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穿越异世之世子修仙 » 第14章 金手指02:用科技碾碎敌人

第14章 金手指02:用科技碾碎敌人

    山谷的另一个支柱性产业就是军备制造了。

    军备升级,是林凡未来“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能够让升级的军备更好的贴合军队的使用实际,林凡这次还特地从黑虎军抽调了十多个人组成的小队,来共同参与武器的研发和试用。

    “司令好!”小队看见林凡,立即敬礼道。

    “你们辛苦了。”林凡回礼道。看着大家整齐的军礼,林凡心中不禁涌出一阵豪情。

    “现在,我来和你们说明一下,此次特别任务的详情。现在,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无名谷的装备研发中心。这里正在研发制造的就是你们未来将要装备的武器。所以,你们此次的任务,就是协助研发人员,实验武器性能,提出改进意见。都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

    “实验开始之前,我再强调下保密原则。这里的一切都属于最高保密级别,严禁一丝一毫的泄露。清楚了吗?”

    “是,明白!”

    “好,都跟我进去吧。”

    山谷军备研发,主要分六大模块:步兵武器、步兵装甲、骑兵武器、骑兵装甲、远程打击武器和新科技武器。

    这是林凡根据过去看的诸多电影、电视剧和描写冷兵器战争的小说,结合当下时代的战争特点所总结的。

    步兵武器作坊,主要研究制造的有近战武器、远战武器、防御性武器和特种作战武器。

    近战武器其实在林凡原先时空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等等等。不过林凡最终确定了三种比较适合大规模列装军阵的冷兵器。牛尾刀、唐横刀、唐陌刀。

    牛尾刀,形制简单易制,单手握把、操作简单,适合近战砍杀和长时间作战。

    因为牛尾刀有一定的弧度,所以出鞘便捷、省力。加上刀刃是曲线的,所以能够造成更大的杀伤效果。刀头尖锐,也可以用以捅刺。

    劈、砍、削、刺,几乎没有短板,是非常适合大规模装备步兵的近战利器。再配个好点的盾牌,那就是战场上妥妥的的血肉磨盘。

    就像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那样》,一挡、一捅,对面战阵绝对刷刷的掉皮。

    试验场内,小队成员分成两组,第一组,人手一把牛尾刀。第一组,手持常规的青铜武器和护具。

    “你们手里拿着的是步兵单兵作战武器,牛尾刀。此道以玄铁打造,刀长二尺七,刀重五斤六两。可用于近战劈、砍、削、刺、挡。”一位研究员,缓缓说道。

    “现在,牛尾刀攻击实验,开始!”

    随着命令的下达,第一组立即对第二组展开了攻击。只听见一顿丁玲哐当,普通的青铜武器皆被斩断,就连普通的盾牌都被砍烂了。

    现场的军士都被这牛尾刀巨大的威力震惊的目瞪口呆。除了林凡和研究人员在一旁悠哉悠哉,还不时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现在,牛尾刀持续作战实验,开始。”

    这项实验,主要是检验高强度、长时间作战情景下,牛尾刀的坚韧度和使用感受。

    第一组的任务,就是拿着牛尾刀,一把接一把不停地劈砍青铜剑。直到牛尾刀砍断,或者青铜剑不再出现断裂。

    第二组的任务,就是拿着牛尾刀,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劈砍草席桩。直到再也砍不动为止。然后再统计战斗时长、砍断草席桩的数量、牛尾刀使用时的手感等。

    实验,一直持续了一整天。除了之前做过的测试,还实验了牛尾刀的拔刀便捷性、保养操作、捅刺性能、格挡性能等。

    实验结果,自然是非常的满意。至于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如何,只能等待以后在战场上检验了。

    参与实验的士兵也是兴奋的不要不要的。因为,虽然今天累得够呛。但是,实验结束后,每个人都领到了一把崭新的牛尾刀。横在腰间,感觉走路都带着风。

    “怎么样,这牛尾刀威力还可以吧。”

    “司令,这兼职就是神兵利器啊。要是拿着这个上战场,我感觉自己能打二十个!”

    “TMD,牛倒是会吹。好了,这牛尾刀本就是制式装备,到时候人手一把。”

    “我滴乖乖,这还了得。那到时候,司令您放心,到时候您指哪我们就砍到哪。保证给他们都砍得服服帖帖的。”

    “你小子,别怕马屁了。带你们去吃点好吃的,然后都回去好好歇着吧。后面好东西还多着呢。”

    第二天一大早,林凡就带着小队,来到了唐横刀制造作坊。

    唐横刀,只能劈、砍、削。

    虽然极为锋利,杀伤力大,但是,对使用者有一定的武力要求。

    所以,林凡准备将唐横刀统一配备给军官和自己的亲卫军。而且,在制造的过程中还根据将领级别的不同,制造了不同材质的外壳。木、铁、铜、银、金,分别对应营、团、旅、师、军。既体现了身份的识别,也符合唐横刀使用的要求。

    不过,冷兵器的材质,才是最关键的。

    林凡的小高炉炼钢也有了一段时间,所以林凡目前还是有不少钢铁的储备。

    牛尾刀、唐横刀都需要绝对的锋利,而且要坚韧。

    所以,这两种武器就用包钢法来锻造,就是把熟铁包在钢材里面在锻打成型。最后再给刀刃进行性覆土淬火。

    外面的钢材保证了刀刃有着绝对的锋利度,里面的熟铁则给整个刀身提供了坚韧的支撑,确保刀具不会轻易的折断。

    “今天要测试的武器叫做横刀。主要是用作将校佩刀。”

    接下来,便是按流程进行的标准测试。当然,林凡还要求几个有底子的,各耍了一套刀法。果然,这唐横刀耍起来,真的是帅的没边了。

    第三天,一行人来到了陌刀作坊。

    这唐陌刀,是一款曾经被传的神乎其神的长刀类武器。

    据说是冷兵器时代步兵最强大的单兵近战武器。据记载,其通长一丈,重至十五斤以上(五代旧制,约合现在二十斤左右),可斩人于马上。陌刀所向、人马俱裂,锋刃所加、血流飘杵。

    一般而言,步兵面对骑兵天然的处于劣势,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但是,安史之乱的第三年,唐朝将领李嗣业率领两千五百名士兵组成的陌刀军,面对来势汹汹的数万叛军骑兵,毫不惧色。只见李嗣业脱掉铠甲、手持陌刀,阵前大喊:“挡我李嗣业刀锋者,人马俱碎。”随即,一马当先,连斩数十人。最终,带领陌刀军大破叛军骑兵。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香积寺之战。史料中记载:“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不仅是陌刀军最辉煌的战绩,也是唐陌刀强大杀伤力的体现。

    陌刀主要采用灌钢法进行锻造,就是将钢汁和铁制,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等到冷却后在不停的锻打。从而等到内部较为均匀稳定的钢材。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陌刀的锻造难度。

    你想一想,一个不到一米的棍子上面戳着个两米多长的刀身,要是用包钢法来锻造,这TM一年也产不出一把啊。

    有人说,陌刀不是长柄短刃,双面开封就像那个低配版的三尖两刃刀么?其实这都是被专家给误导了。那么长的柄、那么重的刀身,其实非常难于操作,就算力气极大的人,实际操作的时候一只手也握到了将近刀身的地方了。

    这样不要说对骑兵具有伤害了,搞不了两刀自己就先受不了了。真是刀刀八十,三刀下班。

    实际上,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陌刀应该是中柄超长刀身。就像一把汉剑拉长到一米七八,屁股后面再接个一米左右的棍。这玩意要是抡起来,什么人马俱裂,方圆三米都给你清空了。

    只可惜,唐代禁止陌刀陪葬,所以至今也没有这玩意的实物出土。一切都只是推论。不过也没关系,大体上有方向就好。多试几次,总能找到满意的款式。

    所以今天试验的时候,把两种形制的陌刀都试验了一遍。结果还是中柄长刀的样式,更合理、威力也更大。

    至于这陌刀,毕竟属于步兵冷兵器中的重武器了,一般的士兵肯定是够呛。

    不过,林凡军中现在饭管饱、肉管够,再加上每天十公里的小跑、俯卧撑之类的。士兵的身体素质也是一天天改善了起来。

    到时候专门挑一些,身高体壮、力大无穷的组建个重甲步兵,人手一把大陌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牛尾刀、唐横刀、唐陌刀,这三样基本上步兵近战也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是步兵的远战武器了。其实,一般就三种:弓箭、弩箭、投石机。

    不过最适用于大规模列装的只用弓箭了。至于弩箭和投石机,到时候专门搞两个营应该也就够用了。

    史上威力最强的弓箭,其实就是清弓了。不得不说,一直以来,游牧民族的骑射都要优于中原文明,因为战争和生活的需要,游牧民族对于强大威力的弓箭的渴望是中原农耕文明无法理解的。

    而清弓,就是这之中的集大成者。清弓改良了原来弓箭的设计。两边更大更长的弓梢,加上反向弯曲的设计,让弓身就像是一个杠杆,弓箭手使用很小的力,就能拉开更大磅数的弓。

    同时,清弓又将之前弓箭的环形弦垫改为了固定式的凹槽状弦垫。弦垫上装有皮革,以减轻弓弦反弹回来的巨大力量。

    弓体用牛角、木材和牛筋等材料制成。

    也可以说,清弓其实就是一种筋角反曲复合弓。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普遍磅数非常大。最低的也得有八十磅,主流的战弓甚至能够达到一百磅以上。具有更远的射程、更高的穿透力、更好射击精度。

    弓箭的常规的射程、精准度、操作性和穿透力实验,其实就是人手一把弓箭,不停地射射射。站着射、跪着射、跑着射、骑马射。射靶子、射木桩、射护甲。

    除此之外,还测试了降雨恶劣天气下得弓箭威力,就是把弓箭泡在水里半刻中。结果,不出意外的不咋地。毕竟,这弓体和弓弦受潮之后物理性能改变的太多。

    林凡也不是没想过,制造心跟哪个更稳定的铁胎钢弦弓,甚至是威力更大的合金复合弓。奈何制作繁琐、成本较大。只能退而求其次,选用清弓了。

    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林凡现在有钱,就是任性,没办法。两军交战,先来一波弓箭洗地。那滋味,想想都酸爽。

    哦,对了。还有宋代的神臂努也可以搞一搞。

    神臂努又叫神臂弓,是一种强弩,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尺寸和张力都是一般弓弩所无法比拟的。神臂努应该是冷兵器时代最强的单兵努了,它将威力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被誉为宋朝第一利器。

    据资料记载,神臂努张力接近九十公斤,射程将近三百米。配上破甲箭头,连盾车都给你干穿。

    神臂努最辉煌的战绩应该就是仙人关之战了。南宋绍兴三年十二月,金元帅左督监完颜宗弻攻克和尚原,宋朝将领吴玠退守阶州。

    金将完颜金兀术,率领各路联军共计十万兵马,在绍兴四年二月攻打仙人关。吴玠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数日后,退守第二道防线。关键时刻,吴玠率领神臂努队大败金军数万全副武装的金浮屠。一战成名。

    不过,这玩意,造价就。。。。。。

    但是,这么好的东西,林凡一定是不会放弃的。大不了少量装备嘛。要是,发现了神射手的苗子,再定制几个威力更大的钢制复合弩,弄个特种狙杀小队,也是美滋滋。

    除了进攻性的武器,防御性的武器林凡也很看重。

    事实上,防御性的武器能够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几乎就只有盾牌可以选择。在对比多种形式的盾牌之后,林凡选择了大圆盾的样式。

    在相同的保护效果下,圆形盾牌的面积最小。节省材料和重量。

    为此,林凡特地制作了水车水力冲压机,用一块薄的钢片冲压成型。里面在贴点布料啥的减震。就有点斯巴达那味了。

    进入装甲作坊,就是林凡最期待的环节了。步兵甲胄的好坏,军队的披甲率。对一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来说,甚至有着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作用。在林凡的计划里,步兵装甲分为普通士兵、军官将领、重甲步兵三类。

    普通士兵,肯定没有办法全身披甲,只能弄几块薄片板前后一挡,就像背心一样套着,再搞个头盔。其他地方就用一些皮革之类盖一盖,也就差不多了。

    很无奈,即使富有如林凡,也做不到每个士兵一套全身甲。最多以后富裕了,一人再加一套锁子甲。没办法,这玩意,太烧钱了。

    军官和将领就统一配备明光铠,除了良好的机动性、防御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这玩意是真好看,胸前、背后各一块大圆镜。要多帅气就有多帅气。

    重甲步兵是林凡军团的重要战略性兵种。所以甲胄就要用最好的步人甲。

    步人甲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但是防御性极强,连骑兵都能生干。

    步人甲有护臂、裙甲、胸甲、披膊、腰带、铁胄、靴子,七个部分构成。共计,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叶拼接而成。一套穿齐只剩个两个眼睛露在外面,少讲也有三十公斤重。

    身穿步人甲、手握唐陌刀。这个世界还有谁敢不服?直接一路给你推到水晶。

    骑兵的装备就比较简单了。因为,除了大金,大部分军队骑兵都是比较稀少的。所以,骑兵就不需要搞太多,每个师配一个轻骑兵团。再来一个重甲骑兵团。基本上就是顶配了。轻骑兵主要是扰乱战阵、追杀溃军、远程奔袭。重甲骑兵主要是,战场破阵、决定战争态势的作用。

    所以,轻骑兵主要是机动力和持续输出的能力。轻甲轻装是标配。马刀、短弓、小盾牌。

    一般的战术是这样的。轻骑兵负荷小、速度快。快速机动到地方军阵或敌军附近。利用小盾牌挡挡地方箭矢。当进入己方弓箭射程,小盾牌往马上一放,抽出弓箭就射,也不用瞄准,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射。小短弓开弓快,射速高。等距离进一步拉近有危险了,打个弯就跑,找个机会再来一遍。这就是蒙古轻骑兵最著名的放风筝战术了。

    哎,打不着,就问你气不气。

    重甲步兵嘛,当然是以铁浮屠作为蓝图了。

    人马俱重甲。干仗时,先是慢悠悠向着敌阵溜达,慢慢加速。离敌人越近速度越快。手持长枪,俯身马背。利用强大的惯性直接冲进敌阵之中。又撞又踩又捅的,一把把敌阵给劈开。长枪一断,顺手一掷再干死一个。随手逃出流星锤,一顿砸。

    挨着就死,碰着就残。敌方输出连甲都破不了,就很完美。只不过,甲胄太重,不加人一百好几十斤。所以这玩意,在敌军方阵里捅个来回,就差不多要下班打卡了。不过,个把来回估计就得把敌军军心给捅没了,只能溃败了。

    好是好,但也是真的贵啊。一个重甲骑兵,差不多顶小二十个普通步兵。要不是这么贵,林凡都想直接整个重装骑兵集团军。

    还苟啥苟,直接从凉州开始横推,东边直接推到大海边上,西边直接给你干到欧亚大陆去。

    三年统一世界,不是梦!

    这几套重装甲,着实让小队成员,眼睛都看绿了。这要是能给自己穿上,就是二郎神来咯,也给你再添两个眼。

    攻击性武器,真正困难的部分其实是远程打击武器。

    不要想多了,那种打击半径以公里为单位的导弹、火箭弹、火箭炮啥的暂时想都不要想。没有办法制造固体火箭燃料,都飞不出去两米。纯粹空想而已。

    目前能够实现的远距离打击武器只能说是相对远距离罢了。同样归属于冷兵器类的,也就是无动力远程打击武器。

    在林凡的清单中,主要包括八牛努和投石机。一个是守城利器,一个是攻城大杀器。

    八牛努又称床努,移动性差,一般只能固定射击。造型很有特色弩机上两张正装的巨弓、一张反装的巨弓,共同挂住努弦。

    据说,需要三十个士兵或者八头牛才能拉动努弦上膛。所以才有了这个八牛努的名字。八牛努的箭矢直接就是用一根坚硬的木棍做箭杆,用铁皮做尾羽。

    《宋史》记载:北宋开宝年间,军械专家魏丕曾对床努进行了改进,射程可达千步,换算成现代长度单位约为一千五百多米。

    这玩意,在防守战中摆在墙头,就跟一挺12.7反器材狙击步枪似的。一箭串的十几个人,比串羊肉串更容易。

    但是想要更好的用于防守战,还是要做一些改进的。

    首先,就是利用混轮组和齿轮改进上膛方式。打起仗来到哪找三十个人拉弦?一个床努最多配三个人,一个上弦,一个上箭,一个射击。

    其次,就是解决射角的问题。为了最大化八牛努的射击范围,在底下再加个可以旋转的台子。

    投石机,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把投篮里的大球球给抛出去。技术原理不复杂,但是对建造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幸好,林凡现在有钢材了。

    当然,不能单单只扔石头,这就太浪费了。

    像什么石灰啦、粪球啦、铁蒺藜啊甚至装点火药扔一扔也是可以搞一搞的嘛。

    忙了小半个月,林凡终于带着试验队把所有的冷兵器都试验了一遍。当然,也给研究工坊提了一些改进的建议。让这些武器能够更好的贴合实际作战的需求,当然了,这也是林凡这是试验的重要目的。

    歇了两天,林凡带着小队开始了最后的高科技武器的实验之旅。

    “前段时间,你们实验了所有的兵器。但是还没有结束。接下来,你们将要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武器。”

    首先实验的是手榴弹。

    “这款武器,我给它起得名字叫震天雷。看,拔掉下面的这根引线,然后再扔向敌人就可以了。”

    “记住,扔的时候一定要扔到五丈开完。”林凡躲在掩体后面大声补充道。

    两名队员,依言操作。

    “咻、轰。”

    一阵巨大的声响过后,前方的木桩便被炸的歪七扭八的。

    两个实验的队员,吓得嘴都合不上。

    “我的天呐,这要是丢在脚下,当场就不得尸骨无存了?!”

    随即实验了烟雾弹,就是用硝石加上一些乱七八糟一烧就冒浓烟的草药制作而成。这可苦了实验的人,不仅烟大,还呛死个人。当然,林凡对这个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毒气弹,就是烟雾弹里加了类似于巴豆油这类的剧毒物质。不过没敢在作坊实验,林凡觉得还没活够,在城外找了处大坑,放了一些活的小动物。实验结果还是很残忍的。

    年轻人,讲什么武德?开玩笑!当然是要用科技碾碎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