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父亲的人生情缘 » 第十一章 男人的尊严

第十一章 男人的尊严

    年轻爱美的奶奶,拍打着身上的尘土嘟囔道:“大嫂,诚志的意思是,东家答应咱们住在他们家了,见东家咱们可得收拾干净些,这儿连水都没有,这弄得七分像人,三分像鬼怎么见人啊?”爱美的奶奶拍打着身上的尘土嘟囔道。

    爷爷安慰奶奶道:“不着急,一会儿到沟底好好地洗一洗,打扮得漂亮点,让东家知道咱们山外也有漂亮的女人。”

    大婆见状,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回头,狠狠地瞪了爷爷一眼,抿嘴笑道:“你知道你大嫂我脑袋瓜子笨,尽拿我开涮!”

    “大嫂,这一路我就没见你笑过,想逗你开心吗嘛!”爷爷一边收拾地上的行李,一边回头和大嫂开玩笑道。

    奶奶拍打完身上的尘土,过来抱起三伯接过话茬说:“别尽说大嫂了,你的脸比我们谁的脸都笨得紧,就像是谁欠你的钱了似的,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样子,吓得孩子们也不敢在你面前撒娇轻狂了。”

    爷爷无奈的抬头看了奶奶一眼,轻轻地摇头道:“你哪里知道,我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一路上成了一个只会背行李,抱孩子的脚夫,却要靠女人孩子乞讨食物来活命,你说我还算是个男人吗?我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啊?”

    奶奶开玩笑道:“哦——原来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伤了你做男人的自尊心了。这回好了,你不但找到了活干,还为我们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你大可以好好地表现一番,干活养活我们了,找回你大丈夫失去的尊严!”

    奶奶帮爷爷背好行李,把三伯安顿坐好,回头问大婆道:“大嫂,你收拾好了没有?咱们走吧!”

    “哦,好了!好了!你看这贤儿的行李我怎么拿啊?背了这个,拿不上那个,怎么办?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你们刚才去的时候拿过去一些呢。”大婆一手提着一个凉席卷,一只手拿了一个小铺盖卷,身子扭来扭去,怎么也背不到背上去,不由得她抱怨道。

    爷爷听到大嫂的抱怨声,回头一看,见大嫂笨手笨脚的样子,笑道:“大嫂!好了,我来吧!你只要自己能走好,不要别人扶就不错了。翠萍,你把那个凉席卷儿给我挂在脖子上,小铺盖卷也给我随便绑在后面就行了,天色不早了,咱们赶快走吧!”

    早已习惯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过流浪生活的父亲,见爹娘又背起行李,知道又要开拔了,能偷懒就偷懒,过去有哥哥姐姐们陪着他走的时候,他们走着玩着,他走得可欢实了。

    现在姐姐被留在山那边哭着喊着,却不跟他们走。两个哥哥也不知被爹爹把他们领到什么地方去了?看样子大家现在急着要去找哥哥们。从来不知忧愁和烦恼的他,便兴奋的抱着父亲的腿,不停地喊着:“抱抱我,抱抱我!爹爹抱抱我!”

    奶奶提起凉席卷儿,看着抱着丈夫腿转圈圈的儿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不好挂,便摇摇头道:“不行!不行!把凉席卷给你挂在脖子上,你怎么抱咱们周儿啊?凉席卷我拿,我把这个铺盖卷给你捎上吧。”

    大婆见爷爷这么说,也就求之不得了,也怪自己这双中看不中用的小脚,一走三晃的根不稳。一路上,别说帮忙拿东西,难走的山路,时不时的还要兄弟媳妇照顾自己。看着这吃的、穿的、铺的盖的,这么一大堆的行李,全靠他夫妻二人背驮。还有这个不争气的三儿子,一步路也走不成,原本想一路上能找个人家送出去,让他也逃个活命,给大家也能省一口吃的。没料到,一路上连健康的娃娃都都没人问,何况一个一眼就能看得出是个病怏怏的孩子,谁还敢要?

    大婆无可奈何地看了一眼整得像陀螺似的爷爷,奶奶还给爷爷往身上绑行李。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叹了口气,自己在地上捡起一条打狗棍,便拄着一走一拐的自己先行了。

    奶奶帮爷爷收拾停当,看着丈夫抱起他们的宝贝儿子,她也背起了自己的大包袱,提上小凉席卷,跟在后头出发了。

    太阳渐渐地西沉,空气中的灼热的开始减弱,天空中的浮云,宛如水面上的轻舟,扬帆缓缓而过。

    爷爷带领奶奶和大婆,沿着弯曲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转了几道弯,老远看见前面沟底河对面影影绰绰的亭子,便回头对奶奶指道:“你看见前边沟底那个尖顶的小房子了吗?”

    奶奶抬头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望去,见树丛中影影绰绰的一座小房子似的屋顶,激动的问道:“那里是什么地方?是住家户吗?”

    “不是,那是河底桥头的一个亭子。我连背带抱的实在是太累了,我得先走了,我到亭子里等你们。大嫂我先走了,你脚下小心点,翠萍,你走慢点,照顾好大嫂!”

    路上碎石滚动,大婆小心翼翼的双手握着打狗棍,连头也不敢抬的答道:“哦,我知道了,你背的重,你先走吧!我们随后就到。”

    年幼的父亲硬是从爷爷的肩膀头伸长脖子向奶奶喊道:“娘——大大——你们记住走快点儿!咱们找哥哥去。”

    我们家乡的此地话,管伯母称呼大大。

    “走吧,走吧!我知道了。”奶奶笑着向父亲招招手道。

    三伯没精打采的坐在三爸背上的铺盖卷上,头上戴了一个柳条编的帽圈,只是回头望了娘和三娘一眼,随着爷爷前进的步子摇摇晃晃的走了。

    又转了两道弯,河对面的凉亭和小桥,清清楚楚的展现在面前了,奶奶望着在夕阳照射下闪着亮光的河水,激动地惊叫道:“大嫂你看那河面上还有一座小桥,桥那边的高坎上的那座小房子,绿瓦红柱真漂亮啊!咱们快点走,到哪里歇一会儿,洗把脸,收拾干净在走!”

    “唉,你们走得这么快,我的眼睛光看路还来不及呢,哪有那闲功夫看景致呢!唉,翠儿,这山路怎么越走越远啊?刚才孙家坪不就是在沟对面吗,怎么走着走着就走得看不见了呢?不会走错了吧?”虽然是一条曲里拐弯的慢坡路,路并不是十分难走。可是,对大婆的一双小脚来说,的确很不容易,早已磨出了血泡,一路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山路上时不时的还有搓脚石滚动,大婆吓得连头都不敢抬,怕踩上搓脚石滑倒。就这奶奶还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搀扶一把。

    当奶奶和大婆赶到沟底时,见爷爷把小兄弟俩已经放在河边的大石头上给泼水洗澡,逗得两兄弟高兴的不亦乐乎。

    爷爷见奶奶和大婆她们也赶到了,高兴的叫道:“大嫂,翠萍,你们见过这么大的石头吗?你们看这小桥、流水、和那宽阔平坦的大石头,加上高坎上边绿瓦红柱子的凉亭,和那小桥前边不远处的瀑布,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巧夺天工的自然风景区;这潮乎乎清凉新鲜的空气,深深地吸一口,那可真是舒服极了!”爷爷站起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走得气喘吁吁的奶奶和大婆,的确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石头,一两丈多宽的河流,几乎是从一个完整的大石头上流过。奶奶高兴地几步跑过小桥,把背上的包袱往那又大又平整的大石头上一放,一屁股坐在石头上,伸开双臂,躺在石头上,成了一个大字型,静静的闭上眼睛,享受着这暂短的舒适。

    刚刚走上石桥的大婆,手扶栏杆不停地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突然,看见奶奶四肢伸开,平躺在大石头上,不由她惊叫道:“哟——翠儿,你怎么能这样躺在大天底下呢?多难看啊?丑死了,快起来吧!叫别人看见了会笑掉牙的!”

    爷爷听了笑道:“大嫂,这附近除了咱们,哪儿有人啊?看你大惊小怪的样子,你也快过来舒展一下筋骨吧!”

    大婆笑了笑,也再没说什么。便慢腾腾的走过来坐在奶奶身边,喘了一会儿气,便推了奶奶一把,你快起来别躺了,打开包袱把俩个娃娃的衣服找出来给换上,让他三爸先带他俩先走吧!咱们也在这里洗一洗,你看这里的水多清凉啊!”

    奶奶仍然静静的躺在石头上,望着天空白云变幻莫测的样子,遐想着没动。

    大婆见状,转身在奶奶的膈子窝用指头一捣,奶奶咯咯咯的笑了起来,一翻身便坐了起来笑道:“这大石头比咱们老家的炕还大,躺上去热呼呼的,这要是冬天,那可比咱们烧的热炕还要均匀舒服!”

    奶奶见爷爷给两个孩子擦干身子,就过去给三伯和父亲换上干净的衣服,帮爷爷背上行李,安顿三伯坐好,打发他们爷儿三人上路,爷爷临行吩咐奶奶道:“你们洗快点儿,不要耽搁的时间太长了,洗完就顺着这条大路走,这里没有岔路,我一到那里,就打发贤儿来接应你们!”

    奶奶对对对,是是是的答应着爷爷,转身来到河边,爷爷又回过头来不放心的喊道:“翠萍!往里边走是李家槽,孙家坪是往外走,别走岔了路,记住了吗?”

    奶奶不耐烦的回头答应道:“记住了,记住了!就你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