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龙图 » 第三十四章 无题

第三十四章 无题

    几日后,段元珩等人回到真定。

    在这个世界,段元珩没有房子。他被童师搭救后,一直住在童师家中。逢黄巾乱起,他方才离开真定,投军平叛。而今再度回归乡村之中,瞧着那村口的枯树,不觉有些恍然。

    大抵上,少有人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不同于后世那种方便的交通,能做到昼夜之间,环游大汉。眼下的大汉,远行之人,不仅是人生意义上的远行,很有可能是生命意义上的远行。

    一去不复返者,屡见不鲜。

    几人走到村口,看着灰败没有生机的村子,似乎耳边还能听见往昔的村民音容。

    “黄巾贼暴起后,那些平日里躲在山中的贼人们趁乱下山为祸一方。地方县衙无力弹压,只能听之任之。我早先回来通知当地县令转移百姓的时候,村子便已是这副摸样。而今,村中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刘崇微微一叹,而后摇头。

    “回家了,别这副样子。”段元珩笑着拍拍他肩膀,抬脚走进村子。

    村名叫做赵河村,之所以叫此名,其原因有二。一来,此处聚集着赵姓一族。二来,有一条河流经过此地。故,赵河村祖先们遂取此名。如此普通且平凡的村名,可见此地并不是什么豪望大族聚集之地。

    童师并非什么隐士高人,他只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武宗之家出身。不过,随着大汉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童师家业都在他的善心中渐渐走向破败。

    他虽然教导赵云等人武艺,但从不收弟子,故而段元珩后来入门,这才因为年纪稍长一些,武力略强一些,被赵云视作师兄。可以这样认为,他们都是选修童师这门课的学生,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师兄弟情分。

    不过,段元珩这次带着赵云锤黄巾,俩人之间的生死兄弟之情,远超形式上的师兄弟情谊。

    再见童师时,对方脸上的病色更浓郁了。

    室内。

    “你做得很好,很好。”近六十岁的童师穿着灰袍,跪坐着,烤着火盆,目光慈祥的看着段元珩。他虽然从来不承认段元珩,赵云等人是他弟子,但是他由衷的为段元珩所作的事情而感到骄傲。

    段元珩两只手捂着陶盏,轻呼口气便是一片白雾。

    “我也只是略尽薄力而已。”

    很多事情,他不好与童师分说。如果告诉对方,黄巾贼只是一个开始,恐怕这位老人得日夜难安了。

    大抵上,他一开始真的很难理解大汉百姓为什么会对大汉这种烂到根子上的朝廷抱有信心。童师如此,郭典宗员等人亦如此。便是赵云,心里也只是认为错的是奸臣,而不是皇帝。

    一旁,赵云的兄长赵风笑着说道:“前几日,外面逃回来的村民都说河北出了一位豪杰,连斩黄巾三贼。还说,对方名叫段元珩,奇怪他的名字为何与你相同。没想到,还真是元珩。”

    赵风年长赵云一些,已经成家立业,两兄弟相貌三分相似。不过,相比较赵云的健壮,赵风明显要瘦弱许多。

    “子虎下次遇见,不妨告诉他,其实那人就是我。”段元珩哈哈一笑,充满恶趣味。

    此言一出,童师等人也是忍俊不禁。

    谁又能想到,斩死黄巾三贼的段先登,居然出身这么个小地方。

    童师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从段元珩那儿了解到他们一行这几个月做的事情,便回去休息。赵云也跟着兄长回家,刘崇也有家,自然也回去见见父母双亲报个平安。

    风雪天寒,段元珩先给韩当安排好住处后,又去探望童师是否睡得踏实,而后便返回自己的房间,将其打扫一番。

    打开木箱,段元珩看着箱子里面的衣服,目光略显涣散。

    里面的衣服样式是千年后的摸样,不过已经不能穿了。想到征讨黄巾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段元珩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

    拿起衣服,走到火盆边,将之丢进去。

    在火焰中,最后那一丝留念也走向消亡。

    如果说之前他和这个世界还是若即若离,那么经历黄巾一事后,那一丝隔阂已然彻底消失。现在的他,是大汉子民,段元珩。

    盘腿坐在火盆边,静静的享受着片刻的安宁。

    回想穿越那点事儿,他不由得可惜。自己身体被强化,无人机变成活物鹰,但是贴身的手机却是消失不见。

    或许,自己能够和‘鹰’共享视界,是手机的功劳?

    毕竟,他穿越前正在用手机操控无人机拍摄照片。

    难道说......

    他摸了摸胸膛,心里怀疑手机可能和自己融为一体了。

    操!

    那自己还算人吗?

    想到这里,他往下一摸。

    嗯,还好,还在,还能深入交流。

    转念一想,他又不由得为自己的一惊一乍感到好笑。在战场上,他流的血可做不得假,而且那种面临死亡的恐惧同样也做不得假。

    其实,段元珩不知道的是,他能和‘鹰’产生联系,的确是手机的功劳。只不过,那股‘时光力量’,只是单方面保留了他和‘鹰’的联系。至于手机,彻底消失的干干净净,变成尘埃了。

    回到家后,段元珩的生活作息再度变得规律起来,每天和童师聊聊天,习武看书,然后和韩当喝酒聊天,偶尔也同赵云等人一起去村子里帮助孤寡,日子倒也过得愉快。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他的谦让功劳,他的名字,令不少朝中大臣都记住了。

    这也不奇怪,突然冒出一个人,接连斩死黄巾三贼,他想不出名都难。何况,他还拜托皇甫嵩给卢植以及董卓求情,这份赤子之心,很难让人不记住这个小人物的名字。

    不过,大多数人只是记住,并未放在心上。

    如大汉皇帝,太监们的干儿子,刘宏。

    他就记住了这个小人物的名字,不过一转眼他就去了宫里潇洒,将这个人的名字忘得一干二净。既然段元珩这么高风亮节不要赏赐,他乐于成见。反正,他的钱自己用都不够,才不会给小贱民呢。

    至于卢植和董卓二人事后得知段元珩那点心意后,心里自然是略显讶异,而后便不再多想。

    来自普通人的善意,对于他们而言,感动也只是一时的。将来若有机会,他们自然不会吝啬照顾这个人。前提是,这个人将来还能再碰见他们。

    卢植因为皇甫嵩将功劳全部推给他的缘故,官复原职,担任尚书。而董卓则走狗屎运,碰上刘宏发神经病,大赦天下,他也逃过一劫。

    总的而言,眼下大汉律法如同玩物,根本不复它本该有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