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真的只是个钳工 » 第三十五章 刘华强和鲁提辖

第三十五章 刘华强和鲁提辖

    “你是说,高英杰伪造了一份你的自白书,逼迫你签字承认偷了他的钳工理论,还想害你丢掉工作?”李学武听完王小来的陈述,反问确认道。

    王小来点头:“我刚才上班的时候看见他了,穿的还是昨天那件衣服,自白书很可能还在他的衣兜里。”

    李学武还是第一次听说脑袋里的学识还能偷的,对这件事的严重性不以为意。不过谋害工人阶级丢工作的事情则必须严肃对待。

    于是填写了接警记录,撕下回执联递给王小来。

    两人一起往精整车间去了。

    这个年代办案不规范,搜查根本不需要法院批准,治安警察私自就能搜,事后都不需要补程序的。

    高英杰今天虽然有“大事”要办,但国营大单位嘛,节奏向来很慢。他和周贵群虽然约好了收拾王小来的步骤,但也需要等合适的机会发难。所以他此刻已经换了劳动服,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加工保密零件。

    按照他和周贵群商量的计划,如果武力打伤或者胁迫王小来离职不成,就要想办法创造厂长视察机加工车间的机会,当着厂长和专家组的面,把王小来和高英杰叫到一起,“揭露”王小来剽窃大师兄钳工理论的真面目。

    高英杰在轧钢厂经营已久,人地两熟。专家组里的钳工们肯定是跟高英杰亲近,而专家组里的技术人员则基本都是周贵群的下属。在这样的环境下,杨厂长作为仲裁者,会怎么判断,那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而且,理由都是现成的。

    你王小来上班还不到一年,怎么可能对钳工技术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肯定是师父师兄传授给你的。结果你仗着自己年轻会写,直接据为己有,一点都不提及自己的师父和师兄,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忘恩负义。

    有了这样的名声,王小来但凡有点脸,主动辞职几乎是必然的。就算脸皮够,杨厂长也不愿直接辞退他。那等三年学徒期满,真正转正的时候,也能顺理成章地不予转正。相当于是变相辞退了。

    “王办,忙着呢?”二人来到精整车间的办公室,李学武问车间办事员王秀芳。

    王秀芳抬头一看,见是李学武,慌忙放下手里织了一半的毛衣。

    “哟,李科长。您不会是来查岗的吧?”说完,看了眼跟着进来的王小来,眼生。应该是跟后面这个人有关,看来不是查岗的。

    李学武懒得跟他废话:“王办。我要查查你们车间的更衣柜,你拿着钥匙盘跟我来。”

    李学武军人出身,又在保卫科和护厂队干过,自带杀气。转到治安科当科长以后,经常审讯,更平添了一种难明的威压。

    王秀芳不敢贫嘴,赶紧从抽屉里取钥匙,打开身后的柜子,取出了更衣室的钥匙盘,跟随二人往更衣间去了。

    “高英杰的柜子是哪个?打开。”

    没有意外,果然从高英杰列宁装的胸兜里摸出了昨天的那张稿纸。看过以后,李学武吩咐王秀芳回去,并嘱咐她对今天的事情保密。

    等更衣室只剩下王小来和李学武二人。李学武开口了:

    “这信里的内容是真的吗?你到底偷他的技术没?”

    在李学武看来,偷没偷很重要。

    如果偷了,那这封自白书就不是诬陷,逼迫王小来辞职也不算迫害工人阶级,反而是清除GM队伍中的毒瘤。因此,他问王小来,希望王小来能证明自己并没有偷高英杰的技术。

    这是很朴素,很直觉的想法。却让王小来有些无语。

    普通的老百姓这么想也就罢了,你李学武可是警察啊,办案人员怎么能抱着这种思维呢?

    “我偷没偷,你得问他呀。他既然指控我偷了,那就请他举证呗。他要是有过硬的证据证明我偷了,我就是想否认,也做不到啊。

    凭什么让我自己证明自己没偷呢?我要是随随便便指控你昨天晚上说领袖的坏话了,你是不是也得证明自己没说过呀?”

    王小来举的例子一下子让李学武紧张不已,赶紧打消了让王小来自证清白的企图。

    李学武反过来想,让高英杰证明王小来的技术理论是来自他的,逻辑链条太长,环节太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一旦高英杰公开宣称这样的指控,那就一定会是法律意义上的污蔑。

    只是这个时代懂法的人太少了,而这本来就少有的懂法之人,多数都异化成了玩弄制度的法棍。

    “可是光凭这封信,并不能定罪啊。人家可以说这就是写着玩的,又没造成伤害,你用这个报案没有意义呀。总不能人家只在心里想过怎么害你,但并没有着手实施,咱们就用还没发生的事情为理由去惩罚他吧?”

    这确实是个问题。华夏自古的法治思想就是“法不诛心,唯论言行”。头脑中有害人的想法,这是不用受惩罚的。只有公开发表的言论,和亲身实施的行为,才是法律惩罚的依据。

    高英杰既没有公开宣扬没有证据的指控,也没有对王小来造成实质的伤害。法律是管不到他的。

    王小来并没有打算用一页纸就给高英杰定罪。他只是把李学武当成工具人而已,帮他固定证据的。

    这个时代没有公证处,也没有专业的公正人员。如果此时去翻看这个时代司法系统内的案卷,几乎所有的证据,都存在效力不够的情况。

    这就给了办案和判案各个环节中数不清的操作空间。

    采信与否,存乎一心。

    王小来从自己挎包里取出几张空白稿纸,把高英杰兜里的自白书誊抄了两遍,并在后面标注:“1965年11月24日,李学武、王小来于精整车间更衣室高英杰柜子中,起获高英杰污蔑王小来之自白书一张。自白书内容如上。为了监视案件的发展,不打草惊蛇,遂将之归于原位。特留此存证。一式两份。”

    李学武到底是办过一些治安案件的,看着王小来写完,就已经知道他打的什么算盘了。

    “你这是有多不信任我们办案人员啊?”口头上抱怨王小来对自己的不信任,但内心却对他固定证据的方法非常赞赏。

    李学武虽然办案不算多,但很是遇到过不少证据力度不够,被嫌疑人抵赖的情况。虽然很多时候通过刑讯逼供,可以粗暴地解决。但总有种胜之不武的愧疚感。王小来固定证据的思想,算是帮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二人在两张纸上分别签了名,又拼起来签了骑缝名,才算完。

    各自带走一份,谁也不用担心另一个人改口了。

    有了这份证据,等高英杰以后再做出污蔑或者伤害王小来的事的时候,那就不再是无心之失,而是有预谋的反GM行为了。

    王小来并不知道高英杰后续还有计划。他现在就想碰瓷高英杰,只要两人发生矛盾,有了前面固定好的证据,高英杰挑起矛盾的行为就标志着反GM行为进入了实施阶段,性质就变了。

    碰瓷这种事,王小来两世为人,从来没干过。只能借鉴借鉴刘华强和鲁提辖了。

    王小来走进精整车间的钳工区。精整车间里只有两个钳工平台,孤零零的两个钳工弯腰忙活着。并没有像机钳车间那样,每个师傅带若干徒弟,师傅指挥,徒弟代劳。

    高英杰加工的,正是昨天郝主任同样交给王小来的保密零件。

    国防装备的惯用方法,多套备选,择优而用。

    不过高英杰没有金手指,王小来一瞬间就能干完的活儿,他到现在才完成一半都不到。

    高英杰能被轧钢厂推荐参加省市级钳工职称评定,成为六级钳工,不仅是会做人,天赋和手艺都是相当不错的,干起活来也是沉浸其中的心流状态。直到王小来走近了,高英杰才感受到,猛然抬头发现是他,吓了一跳。

    昨天下午下班后,王小来一招制敌,狠摔痦子脸的一幕,给高英杰留下了王小来很能打的印象。现在见王小来突然过来找他,以为是来打人的。连忙丢下手里的工具,后撤警戒。

    王小来对于精整车间来说,是陌生面孔。高英杰的戒备态度,让精整车间的工人们意识到这么似乎有矛盾发生。自家车间岂能容忍外人撒野?于是不忙的都围拢了过来。

    “你是哪个车间的?找我们高师傅干嘛?”

    围观工人越来越多,正合了王小来的意思。

    “我叫王小来,是高师傅的师弟。上个月我临时定级考核,高师傅没让我通过。所以我回去苦练技术,今天来,是想向高师傅讨教讨教。”

    说完,从裤兜里掏出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零件。正是高英杰此时正在加工的这种。王小来招来车间地上散落的废铁,临时合成的。

    工人们上班很无聊的,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尤其像精整车间这样,活都是大型设备在干。工人只需要看着设备,监视着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异常即可。所以工人溜号现象非常严重。

    他们见这边是师兄弟在技术上斗法,并不是要打架。也就不再紧张着帮亲不帮理,而是饶有兴致地看起了乐子,给无聊的上班生活增加亮色。

    更有好事的驻车间的检验员,对着钳台上的图纸,一个尺寸一个尺寸地核起了王小来的三个零件。

    “嚯!小来同志,你这精度可以啊!对称公差,你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正中间。都能估读两位了。厉害厉害,怪不得敢过来请教高师傅呢。

    怎么样高师傅,赶紧把手头这个加工出来,比一比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