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真的只是个钳工 » 第三十七章 技术高

第三十七章 技术高

    今日一战,事关高英杰今后在厂里的地位,不由得他不尽力发挥。

    在场的不仅有杨厂长等领导,还有全体专家组里的技术人员以及机加工车间的工人们。

    如果能当着众人的面,把钳工手册的著作权抢到手,高英杰觉得自己被破格评为八级钳工也不是不可能。

    正常情况,有工龄的硬杠杠卡着,普通工人五级就算是到顶了。

    想要晋升六级,就要得到局级单位的推荐才行,每年也就个把名额。

    而六级再往上,就全靠机遇了。

    要么就得像他师父易中海那样,在八级工制度确立之初,就凭借技术和人品,直接空降为第一批八级工。否则的话,从制度确立的第二年开始,后人想评上七级八级,就必须赶上重大项目立功,或者有突出贡献才行。

    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能够著书立说,成为整个系统或者区域内本工种的祖师爷。

    为了自己的职业前途,高英杰一定要把欺师灭祖,欺世盗名的帽子死死地扣在王小来的头上。踩死王小来,才能夺过著作权。

    不过王小来作为资深键盘侠,习惯性的无视了高英杰扣过来的帽子:没有证据支撑的指控,毫无价值。

    网上论战,绝不能被敌人带了节奏,一定要另辟战场。

    “大家听我说。按照高英杰的意思,钳工手册里的理论和技术,是他们师徒二人多年以来共同积累的,所以才能够传授给了我,让我有机会写出来。

    那么我就有几个问题要问了。

    第一个问题,既然手册里的内容你们原本就已经掌握了,可是易中海在专家组里呆了那么长的时间,工作陷入僵局那么久,你为什么不运用掌握的理论和技术,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呢?你明明有办法,却故意看同志们的笑话,是不是不愿为事业奉献啊?”

    王小来的话,让围观的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原本安心看戏的易中海。易中海面色大变,但也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引导着大家把目光再次聚焦到高英杰的身上。他把回应的机会留给徒弟,实在应付不下来的话,说不得必须再卖一次徒弟了。

    高英杰没想到王小来会突然把师父易中海扯进来。他之前把钳工理论的本源安在自己和师父两个人的身上,目的是为了增加说服力。

    易中海是全厂的最强钳工,自己作为他的嫡传弟子,习惯了狐假虎威,借用一下师父的名头。这是他潜意识里对技术不自信的表现。

    可是现在火烧到了师父身上。如果坚持说钳工理论来自于师父,那师父就会因为敝帚自珍,不愿出力而被质疑态度了。

    今天的事情,师徒俩是在一条船上的。

    必须保他。

    “不许你往我师父身上泼脏水!我说理论来自师父,意思是大家作为师父的徒弟,一切成就,都必然包含有师父的一份。我虽然已经青出于蓝了,但我永远铭记师父的恩情,绝不会做出欺师灭祖的事情。不像某些白眼狼。”

    高英杰自己是不怕被质疑态度的,因为专家组工作停滞那段时间,他一直在家里养腚呢,就算想出力,也没机会啊。

    “嗷,您的意思是说,手册里的理论和技术,其实是你自己这么多年领悟积累的,之前只是出于对师父的尊重,才捎带上他的,对不对?

    那我就好奇了。我进厂还不到一年,还一直呆在机钳车间。而你早在几年前就调到精整车间了。咱们俩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见过几次面,您什么时候教授过我钳工技术了?”

    “见面少又如何?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师父和我就是太器重你了,才对你毫无保留的,想不到竟然看错了你这个白眼狼。”

    王小来从宋伟民手中拿过《手册》,比划了一下厚度:“您这‘一句话’可是有点厚啊。”

    不仅是书册的厚度,更是脸皮的厚度。人群里道行浅的年轻工人和技术员听了王小来的讽刺,纷纷忍俊不禁。

    吵架从来不是为了赢,而是吵给观众看的。

    王小来自信笃定的神态,很是动摇了一些无关路人的倾向。甚至有些人还被他雄辩的风采感染,毅然从内心站队到王小来一边。

    周贵群见形势有失控的风险,赶紧出言控场:

    “小来同志,好好说话,别阴阳怪气,夸大其词。这本书里真正的精华,可不就是那几种钳工技巧?整本书不过是那几个技巧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罢了。你想用接触时间短为理由,反驳高师傅不可能传授给你,是不充分的。”

    “好。刚才是第二个问题。现在我要问第三个问题了。

    你既然对这些技巧这么在意,由此可见,这些技巧的价值是非常高的。可是这么重要的技巧,你领悟这么多年,却从来没有教授给别人,只教授给了我。是不是认为这些技术是你自己的?你不想告诉别人,就可以不告诉别人?”

    “那是自然!我自己领悟到的技术,当然是想教谁,就教谁,你管得着么?”

    听到高英杰的这句话,王小来骄傲地昂了昂头,蔑视地看了他一眼,转而对杨厂长道:

    “厂长,您听到了。高英杰根本没拿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他的脑子里,有根深蒂固的敌对道路的专利思想,他就是咱们厂里想要走敌对道路的坏分子。”

    王小来和高英杰的对话,一下子把问题上升到了事业道路大是大非的高度,杨厂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原本的内部问题,现在竟然变成了敌我问题。

    高英杰指责王小来“欺师灭祖”,这是标准的人们内部问题。

    王小来指责易忠海和高英杰的“态度不积极”,虽然被口头上称为是反道路,但实际是只是不积极,或者说是不够积极。远没有到反对事业的程度。

    可是现在,王小来通过话术,一步一步引诱高英杰说出了确凿无疑的反事业言论。

    面对此情此景,即便是贵为正局级的杨厂长,也已经失去了仲裁的权力。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和坏分子划清界限,趁机表达自己坚定的事业立场。

    “同志们。我要向组织,向灵秀,向大家检讨。六年前,我没有能够看清高英杰的本来面目,签字推荐他去部里参评六级工,这是我的错,是我的眼睛不够亮。厂里有这样的坏分子,经历这么年竟安然无恙,到现在才暴露。我作为厂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啊。”

    高英杰在之前,从来都是跟着事业先锋们起哄喊口号的人。对于事业话语的理解非常肤浅,只是简单地知道哪些是褒义,哪些是贬义。具体到某个词的含义是什么,则完全没概念。

    他的教育都是在立国前接受的,跟着易中海学徒,在轧钢厂经历了改朝换代,公私合营。由于披着工人的身份,天然就不可能是矛头所指的对象,文化程度和思想觉悟虽然不高,但总能混过去。

    他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技术属于自己”,这样的思想有什么错。

    然而,在老马的世界观里,除了生活资料之外,社会上的一切精神和物质都是属于全人类的。

    先进的加工技术,作为脑力劳动的成果,自然也要归公。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工人如果总结出了先进的技术,就必须尽快公布出来,尽快推广开来,否则就是对事业不够积极。

    而如果这个工人私藏技术,偷偷用高于别人的效率干活,那就形成了对弟兄们的变相欺压。这个私藏技术的工人就不再是自己人了,而是垄断了生产要素的事业敌人。

    现实中,工人们的技术水平各不相同,效率有高有低,这种差异既有方法技巧层面的,又有客观身体天赋层面的。如果不总结出书面方法,那么这种差异还可以混淆一下,无法具体追究。

    可是具体到高英杰和王小来的事情上。王小来写出的《手册》,说明有能够被总结推广的技术方法存在,而高英杰沽名钓誉,想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也在口头承认了它的存在。

    那么,高英杰这么多年,作为钳工大师傅,能够高效工作,就至少有一部分的效率是来自于总结出的技术方法的,而非全部来自客观的身体天赋了。

    你既然总结出了先进方法,居然不报告,不推广。

    你是不是对宏大的事业不认可?是不是要发扬私有知识产权?

    王小来功成身退,另一场大戏就此开锣。

    早有轻车熟路的年轻工人冲上来,反剪高英杰的双臂,用裤绳横向勒住他的两个嘴角,让他无法开口说话。按住肩膀,一踢腿弯,“扑通”跪倒在车间的地上。

    杨厂长开完第一炮,其他人早就等不及了。

    可是现在还没有人挑头宣布高英杰的罪状,普通人没有罗织罪名的本事,他们只会跟着别人起哄。

    周贵群距离杨厂长最近,经验丰富的他最先反应过来:

    “厂长。这不怪您。实在是他隐藏得太深了,谁能想到,如此严格意义上的工人兄弟,竟然会生出这种思想!同志们,这个高英杰,就是仗着自己有些小窍门,欺压我们宏大事业里的兄弟。现在他终于暴露了真实面目,我们一起打倒技术资本家!”

    “打倒技术资本家!”众人等待已久的口号终于有人起头了,赶紧齐声高喊。

    “高英杰必须低头认罪!”

    “高英杰不投降就教他灭亡!”

    人群浩浩荡荡,押着高英杰绕厂示众去了。

    跟在后面的工人小声嘀咕:“技术资本家是个什么罪名?”

    “这你都不懂。资本家知道吧,这个技术嘛,就是说,隐藏的忒好了,说明当资本家的技术高:技术资本家。”

    “嗷,原来如此。怪不得一直没看出来呢,原来是人家技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