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真的只是个钳工 » 第四十二章 化主动为被动

第四十二章 化主动为被动

    郝主任要介绍他认为合适的姑娘给王小来。

    这个姑娘其实是他侄女。姑娘从小就生得极好,是整条胡同附近公认的一只小花。家人对她的婚姻寄予厚望,一心想着要攀上国朝新贵。于是让郝主任帮忙在轧钢厂里物色合适的对象。

    可是称得上是新贵的,不用说,肯定得是干部身份了。而未婚就能获得干部身份的,只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学生或者军转干部。

    而这种肉眼可见的未来之星,肯定早就被各路热心大姐包围,完全供不应求。郝兴良作为一个男同志,天然就不如这些单位大姐们下手快。在这个时代,文化上还有些残留着旧社会“盲婚哑嫁”的习俗,适龄男女经人介绍,只要见过一面,只要没有特别大的不合适,基本上都能顺顺当当地白头到老。

    旧社会的盲婚哑嫁有残留,与之想配套的“夫道”和“妇道”则残留得更多。

    因为法律管得了包办婚姻,却很难去规范人家夫妻之间婚后的相处模式。大家都是第一次结婚,婚内如何相处,基本上只能参考从旧社会过来的自家父母。

    原本郝主任并不打算把这个姑娘介绍给工人的。他作为工代干的壮年主任,对工人身份的本质看得非常透彻:知道这种工人和干部之间地位倒挂的扭曲现状,必然不能持久。

    但是王小来最近的表现,让郝兴良确定,他绝对不是一般的工人。

    业务能力自不必说,已经取代易中海成为事实上的机钳车间第一钳工了。高超的钳工技术,显示这是一个心灵手巧、精明能干的人。有这样的素质作为基础,人生的成就必然不会小。

    再加上王小来高中学历,虽然不自带干部身份,但在工人群体里,已经是相当大的优势了。

    王小来几乎是京中普及高中教育的第一届毕业生了。厂里比他年龄大的工人,普遍没读到高中,比他年龄小的又还没分进来。如果今年的提干名额按学历分配的话,王小来的优先级将非常靠前。

    而今天王小来竟然有幸能够跟两位学部委员对谈,更让郝兴良坚信,王小来已经是囊中之锥,眼看就要脱颖而出了。这个时候把侄女介绍给还是工人身份的王小来,已经不算辱没她的天生丽质了。

    这么久迟迟没能踅摸到合适的,他都不好意思过去串门了。

    “小来,傻笑什么呢?快回答我,有对象了吗?”

    王小来赶紧把思绪从《牧马人》的名场面拉回来,绷起脸回答:“没,还没呢。我才19岁,不着急。”

    “怎么不着急?男人要先成家,才能立业。你现在19,先见一面,定下来,明年20岁正好可以登记结婚。结了婚,有了稳定的后方,组织才能放心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嘛。”

    王小来无语。

    这么直接吗?

    前世他老听上一代的人强调,说结了婚才算成熟,才能被委以重任。身为键盘侠,当时还想杠一下,很多人结婚多年依然幼稚。

    今天听郝主任的直白谈话,才发现,是后世的自己格局太小。

    结了婚,有了家人,上级才好用软肋拿捏你乖乖服从。

    所谓“成熟”,指的是作为可靠工具的成熟。

    重要但不困难的任务,

    你会派给一个孑然一身,行事随性,不受控制的干才?

    还是一个拖家带口,身背房贷,丝毫不敢行差踏错的庸才?

    解开了前世一个疑惑的王小来,瞬间觉得索然无味。

    “郝主任。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每天过得自由自在。我老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走了,所以我从小不习惯有个娘管着自己,暂时还不想给自己找个新娘。”

    世界上最难说服的一类人,就是自以为是的小男孩。

    郝兴良懒得浪费口舌,又说了几句别的事情,就离开了。

    下班以后,郝兴良直接去姑娘家里,跟她父母谈了王小来的事情。

    他们都对姑娘的颜值和气质非常有信心。不管是什么样的男孩子,只要见过她一面,就算是如来,也会忍不住思凡的。

    郝兴良向姑娘的父母详细介绍了王小来的情况,并且把自己对王小来人生发展前景的判断也毫无保留地讲了。

    姑娘父母思考女儿的终身大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初期的妄想破灭以后,早已经变得非常务实。对郝兴良介绍的对象也是非常认可,于是就想着单方面给自家女儿和王小来安排一次“偶遇”。等王小来见识过自家女儿之后,再求亲的话,可就不是平等的相亲了。

    先撩者贱。王小来今天白天的拒绝,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可以化主动为被动的因祸得福。

    女儿婚后的家庭地位有保证了。

    王小来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人安排美人计,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

    除非将来被形势所迫,不得不给随身空间升级,或者他产生了对不同类型女性的收集癖,否则,在秦淮茹已经满足他对女性几乎所有需求的情况下,他对美人计几乎是免疫的。

    今天下班的时候,王小来让叶建阳带着社员,用架子车把办好出门证的微型煤化工设备运回了四合院。

    虽说是微型,但完整安装起来以后,估计还是要占半间屋子。

    “小来,我发现你最近怎么这么爱折腾啊。外院的家具合作社才刚刚红红火火地起步,你这又搞了这么多铁罐罐。既然你这么能折腾,不如给我定做几口特制铁锅吧?”

    见院里热闹,何雨柱放下勺子出来围观。

    王小来指挥着社员,把各个分段按照顺序摆放在中院东耳房外的墙根下面,围绕着烧砖的炉子摆了个L。

    “柱子哥。你想要特制的铁锅,随时都可以跟我讲啊。我还能不帮你做?”

    “嗨,我这不是没想起来么?都说你是个钳工,可没说你是铸造工啊。今天也是看见你能搞回来这么多铁罐子,才知道你还有这本事。

    你这儿这么多铁罐罐,串起来是干啥的?”

    王小来想了想,答道:“就跟你们后厨用猪膘熬油一样,这是从煤炭里面熬油的。”

    “煤炭里还能熬出油来?炒菜能用不?”

    “咳咳,不能不能。煤炭熬出来的油是给机器喝的,汽车喝了能跑,设备喝了能润滑。”

    “诶?你说你这从煤炭里炼出来的油,是不是就是煤油?咱们停电的时候点灯用的那个?”

    王小来很想说,煤油是从石油里炼出来的,并非从煤炭。可是自己这套装置确实能从煤炭里炼出煤油来。他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只好点头:“对对对,就是煤油。”

    “那我以后点灯用油的时候可全找你了啊?”

    “没问题,管够。”

    合作社的几个社员,在使用工装模具生产家具的过程中,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也都开始逐渐在手工方面有意识地自我加强。

    在王小来的指挥下,本无安装基础的他们,竟然能干得有模有样。装配过程中有瑕疵的地方,王小来都会运用空间异能,暗中进行修正。安装过程顺利得出奇,让本来挺有自知之明的社员,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不用返工。

    装配完成后,王小来开始了试运行。

    他从自家煤堆里取了一堆煤球,作为原料,塞进第一步裂化反应釜里,加上催化剂,然后密闭。又令我外取了煤球,作为燃料,给反应釜加热。

    用煤炭给煤炭加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方案是早已经在他的空间内实验成熟的,今天照搬进入了现实,又有王小来用金手指随时纠偏,所以第一炉煤制油,就炼得非常顺利。何雨柱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半碗煤油。

    他先是闻了闻,又灌进洋油灯,试着连了点,成功以后才算是彻底相信王小来所说。

    “哈哈,太好了。以后咱们的煤油票都可以转手卖掉了。值不少钱呢。”

    这个时代京中的生活用电非常不稳定,停电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甚至说,如果哪天没停过电,反而是不正常的。

    洋油灯和煤油就是家家户户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而上班能领到煤油票的人却是少数。多数人只能掏高价问有工作的人买,否则就只能在夜晚忍受黑暗,或者用宝贵的食用油点灯。

    今晚王小来当着围观者的面,眼睁睁看着几块煤球变成了可以用来点灯的煤油。围观者们一个个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社员们想到的是,合作社的领路人王小来真厉害,前面开发出的家具生产线就已经很厉害了。蒸蒸日上的合作社事业,体面的社员身份,让待业已久的他们,对合作社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与其同时,也让他们对王小来长生强烈的崇拜之情。只想着誓死追随以期能够有所报答。

    而邻居们则想着,是不是能够像何雨柱一样,让王小来永久承包他们家里点灯的耗费。

    至少也得是自己拿煤球给王小来,让王小来免费帮助炼油,供自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