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 第138章 道人和尚

第138章 道人和尚

    就这样接连两天,阿英夜夜起来偷看。

    时不时的还偷偷自己比划比划,然后就缠着父亲李宁学剑。

    李宁就被她缠的不行,又经过老友周纯的劝解,心里还是有了点松懈,就对自己姑娘说道:“剑是兵家之祖,极其不易。”

    “想要学剑,第一要有恒心,第二要练气凝神,心如止水,有了这两样,还要有名师传承。”

    “你从小被我娇生惯养,身体没有经历过打熬,实在是难以下手。”

    “不过你坚持要学,等咱们到了山中,每天清晨,可以先学习养气的功夫,做些内功的基础。”

    “这样练个两三年后,才能传你剑法。”

    “你的脾气粗暴,到了练习的时候可别不耐烦。”

    阿英听了,心里觉得老父亲是故意难为他,因为她偷偷看赵燕已经学的很好,比她还要年纪轻。

    阿英正要开口反驳,就听见周纯说道:“你父亲说的极有道理,要学上乘剑法,非照他所说的练气归一不可,你想必因为连夜偷看我传燕儿剑法,你觉得十分容易,可你没看见燕儿学剑时候的辛苦。”

    “我就是看你夜夜偷看,多少有一番诚心,背地里更是劝你父亲多少次了,才得到应允。你父亲剑法比我强得多,他说的话丝毫不假,阿英你不要会错意,埋怨你父亲。”

    李宁也说道:“阿英你不要以为自己聪明,这学剑实非易事,非凝神养气不可,等到成功之后,十丈内外,尘沙落地,都能听出是什么声音来。”

    “你每天晚上偷看,你叔叔为何会知道?就是这个原因。这点眼前的事情如果都不知道,那还讲什么剑法?”

    “幸亏是你偷看,如果另一个人要爬到窗前行刺,岂不是在舞剑的时候,就糟了他人的暗算?”

    阿英听了他二人的话,虽然知晓是这个道理,但还是心里不太舒服。

    然后她又偷偷去问赵燕,果然他学剑的时候,受了很多的苦难,吓了许多苦功夫,这才心服口服。

    就这样,光阴过去,到了起身离开的那一天,一干学童和各人的家长,以及新的夫子都来送行。

    赵燕更是独自送行了二十余里,经过周纯多次催促,才抹着泪跟师傅告别了。

    三人辞别了赵燕,往山中行去。

    他三人除了阿英想要早点学剑以外,都是无牵无挂的人,一路上游山玩景,慢慢走去,走到日已平西,方才走动一处山下。

    这处地方客栈林立,人也很多,看上去非常热闹。

    三人寻了一家客栈,预备明天早上买点应用的物品,就上山去,以备平日所需。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三人商量停妥。

    李宁担任买的是家常日用物件,如油、盐、酱、醋、米、面、酒、肉等。

    周纯担任买的是书籍、笔墨及锅灶、水桶等厨下用品,末后又去买了几丈长的一根大麻绳。阿英便问:“这有什么用?“

    周纯道:“停会自知,用处多呢。“

    三人行李虽然有限,连添置的东西也自不少。

    一会雇好脚夫,一同挑上山去。

    路上人见了他们,都觉得奇怪。

    他三人也不管他,径自向山上走去。

    起初虽走过几处逼厌小径,倒也不甚难走。

    后来越走山径越险,景致越奇,白云一片片只从头上飞来飞去,有时对面不能见人。

    阿英直喊有趣。

    周纯说道:“上山时不见下雨光景,如今云雾这样多,山下必定在下雨。我们在云雾中行走,须要留神,不然一个失足,便要粉身碎骨了。“

    再走半里多路,已到舍身岩。

    回头向山下一望,只见一片冥漾,哪里看得见人家。

    连山寺的庙宇,都藏在烟雾中间。

    头上一轮红日,照在云雾上面,反射出霞光异彩,煞是好看。

    阿英正看得出神,只见脚夫道:“客官,现在已到了舍身岩,再过去就是鬼见愁,已是无路可通,我们是不能前进了。今天这个云色,半山中一定大雨,今天不能下山,明天又耽误我们一天生意,客官方便一点吧。”

    周纯便说道:“我们原本就是雇佣你到这里,你等一会就是,我爬上山去,绑好绳子,将行礼拖拽上去,我在添些酒钱给你怎样?”

    周纯说了,就纵身一跃,上了身旁的一株古树,再由古树向上爬,爬到了上头,取下来自己买的身子,下面绑好了行礼,周纯拖了上去,然后又将阿英拖了上去。

    阿英到了中间,回首一看,只见此处真是险峻,孤峰笔削,下面更是万丈深渊,她虽然胆子大,也不禁觉得目眩神摇。

    阿英上去后,李宁便取了取了银子给脚夫做酒钱,自己照样地纵了上去。

    周纯道:“我此地来了多次,非常熟悉,我先将你父女领到洞中,由我来取物件吧。“

    李宁也不跟自己贤弟客气,跟着过了几个削壁,大概有四五里路程,才到了山洞门首。

    只见山洞石壁上有两个大字,是“栖云。”

    三人进入洞内一看,只见这洞里面共有四个石室。

    三间睡人,一间光线好的作为大家读书静养的地方,周纯去取东西,来回三四次,才取完了。

    几人收拾了一下,已经是夕阳衔山。

    三人用了些吃的东西,将洞口用石头封闭后,各自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起来,李宁开始教阿英练气凝神,以及种种内功。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阿英本来就天资聪颖异常,没用了多少日月,就将各种柔软的功夫练会了,只因为她身来性子急,每天麻烦二位长辈叫她剑法。

    周纯见她进步神速,也认为可以传授,唯独老父亲李宁不愿意,只说没到日子。

    这一天周纯帮着阿英说情,李宁便说道:“贤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难道不知道她现在已经可以先行学剑了吗?”

    “你要知道,越是天分高的人,根基越要打得厚,阿英的天资,我是够不上当她的老师的,所以我现在专心一致,就是要将她的根基打得深厚稳固,一旦机缘到来,遇见名师,便可成就大器。”

    “现在如果草率将我一生所学一起传授给她,也不能独步一时,再加上她的性情激烈,又不肯轻易服人,天下强似我辈的英雄甚多,一旦遇见强大的敌人岂不是吃亏了,我的意思是要她不学则以,一学就要精深,虽然不能如古来剑仙的超凡入化,也要做到尘世无敌的地步才好!”

    ······

    看到这里,方正的意识波动了一下,有些笑意出现,尘世无敌?好大的口气!

    他继续看下去。

    ······

    “我不愿意教她,也是因为她聪明性子急,我的本领有限的缘故。”

    周纯听了,也就不在深劝。

    唯独阿英性急如火,如何耐得?

    偏偏这山上风景虽好,只是有一样美中不足,就是离水源甚远。

    幸喜离这洞一里多路,半山崖上有一道瀑布,下边有一小溪,水清见底,泉甘而洁。

    每隔二日,便由李、周二人,轮流前去取水。

    李、周二人因怕懈散了筋骨,每日起来,必在洞前空地上练习各种剑法拳术。

    阿英因他二人不肯教她,她便用心在旁静看,等他二人不在眼前,便私自练习。

    这山上猿猴最多,英琼有一天看见猴子在山崖上奔走,矫捷如飞,不由得打动了她练习轻身的念头。

    她每日清早起来,将带来的两根绳子,每一头拴在一棵树上,她自己就在上头练习行走。

    又逼周、李二人教她种种轻身之术。

    她本有天生神力,再加这两个老师指导,不但练得身轻如燕,并且力大异常。

    ······

    原来是这样修炼的。

    方正这样想到,然后自己也跟着练了起来。

    他的理解能力也比阿英强多了,毕竟有各种武学秘籍打底子,已经算是尘世无敌的高手了。

    但是在这里方正刚刚封印了一身修为,只有个底子在了。

    可他跟随着幻境中的阿英一起修炼的时候,身姿比阿英做的还要标准,练气凝神,以及种种内功像是无师自通,轻身术也进步神速。

    ······

    这一边方正开始修炼武学,那一边的唐老他们也通过监控视频发现了方正的动作。

    唐老说道:“问智囊团,方正现在是什么情况!?”

    “是!”

    唐老又说道:“碧螺道友有什么发现吗?”

    “还没有发现。”

    “继续观察。”

    ·····

    周纯每隔一个月,就去看自己的徒弟赵燕一次,继续教她武艺。

    那一日正要去山下教他,刚走下山没几里路,忽然看见自己的徒弟赵燕跑过来,手中拿着一封书信。

    周纯打开一看,原来是村子里面教读马湘写来的。

    信中说:“三日前来了一个和尚,形状凶恶异常,身上背了一个铁木鱼,重三四百斤的样子,和尚到村中化缘,说他是什么山的僧人,名唤妙通,游行天下,只为寻找一个姓周的朋友。

    “村中的人,因为他虽然长得凶恶,倒是随缘讨化,并无轨外行为,倒也由他。他因为村中无有姓周的,昨天本自要走,忽然有个口快的村人说起周先生,他便问先生的名号同相貌。他听完说:'一定是他,想不到云中飞鹤周老三,居然我今生还有同他见面之日!'说时脸上十分难看。

    他正问先生现在哪里,我同燕儿刚刚走出,那快嘴的人就说,要问先生的下落,须问我们。那僧人便来盘问于我。我看他来意不善,我便对他说,周先生成都就馆去了,并未告诉他住在峨眉。他今天已经不在村中,想必往成都寻你去了。我见此和尚来意一定不善,所以通函与你,早作准备。“

    周纯见了信件大惊失色,便对赵燕说道:“你跟我上山谈吧。”

    说完,就带着赵燕,纵闪上了悬崖,来到了洞中,赵燕拜见了李宁父女之后,才对师傅说道。

    “我因为马老师说那和尚存心不好,我那天晚上,便到和尚住的客栈中去侦察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到三更时分,爬在他那房顶上,用珍珠帘卷钩的架势,往房中一看,只见这和尚在那里打坐。

    坐了片刻,他起身从铁木鱼内取出腊干了的两个人手指头,看了又看,一会儿又伸出他的右手来比了又比。

    原来他右手上已是只剩下三个指头,无名指同三指想是被兵刃削去。

    这时候又见取出一个小包来,由里面取出一个泥塑的人,那容貌塑得与老师一般模样,也是白衣佩剑,只是背上好像有两个翅膀似的东西。

    只见那和尚见了老师的像,把牙咬得怪响,好似恨极的样子,又拍着那泥像不住地咒骂。

    我不由心中大怒,正待进房去质问他,他与老师有什么冤仇,这样背后骂人?

    他要不说理,我就打他个半死。

    谁想我正想下房时,好像有人把我背上一捏,我便做声不得,忽然觉得身子起在半空。一会到了平地,一看已在三官庙左近,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本是瞒着我母亲出来,我怕她老人家醒了寻我,预备先回去看一看再说。

    我便回家一看,我母亲还没有醒,只见桌子上有一张纸条,字写得非常好。

    纸上道:'燕儿好大胆,背母去涉险。明早急速上峨眉,与师送信莫迟缓。

    我见了此条,仔细一想:我有老母在堂,是不应该涉险。照这留字人的口气中,那个和尚一定本领高,我绝不是对手。

    我在那房上忽然被人提到半空,想必也是此人所为。

    想了一夜,次日便告知母亲。

    母亲叫我急速与老师送信。这几天正考月课,我还怕马老师不准我来。谁想我到学房,尚未张口,马老师就把我叫在无人处,命我与老师送信,并且还给了我三钱银子做盘费。

    我便急速动身。刚走出十几里,就见前面有两个人正在吵架。

    我定睛一看,一个正是那和尚,一个是一位道人,不由把我吓了一大跳。

    且喜相隔路远,他们不曾注意到我,我于是舍了大路,由山坡翻过去,抄山路赶了来。

    不知老师可知道这个和尚的来历么?“

    ······

    就连方正都好奇起来,他可是没看过这本书的原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