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盛无年 » 夜晚之遇(一)

夜晚之遇(一)

    最终,经过四位皇子一番各抒己见、互相争论,尉迟刑终于决定了如何北境之事如何处理。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尉迟刑同意了尉迟元铭的提议,派遣护国将军盛何安前去拜访北境。当然,在此前,他也是和群臣商讨了一番的。

    昭朝两百年来一直延续尚武之风,历代君王都多少经历过同外族谈判交涉、征战之事,面对北境这种神秘强大的种族,众臣虽然大部分为主战派、心中也多少明理!如今面对地方一切形势皆不明朗他们是不可贸然出击,若真要开战以他们昭朝的国库积累和民心所向,要想赢得这次征战也不是难事!

    所以尉迟元铭的提议得到了很多人认可,但是如今他在朝廷中还人微言轻、无太多人拥戴支持!而尉迟元铭本身暂时也没有太多争斗纠缠的心思,只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他到底很清楚自己如今的地位的。所以,他没有在朝堂上过多发言,只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见解看法,其它安抚朝臣情绪的事情就让父皇和兄弟们前去做了。

    虽然,他因此会在所有人面前留下一番软弱犹豫的形象,并且只是一个会纸上谈兵的毛头小子,但总比太过莽撞、引人注目的好。

    一切计划很快被计划安排下来,说完北境之事后,尉迟刑又同众人谈论起了最近的云南百姓暴动一事!云南当地一名吴姓山贼聚集了一帮民众造反,先是围攻了云南王的城池府邸将人抓了起来,然后向各个县城进攻逐一占领,战火眼看就要烧到云南之外了。

    认真说起来云南王当初也是征战沙场、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因此才能被先帝和尉迟刑赏识并破例封为昭朝的异姓王、镇守云南!可惜也许是多年过去不复当年,一个山贼临时召集帮匪徒便能将云南攻陷、生擒了他堂堂云南王,着实令人震惊······

    消息送来的匆忙、也急需商议解决,尉迟刑也来不及感叹云南王如今的这般窝囊了,赶忙与众人商议派遣何人前去止战?

    昭朝所要担忧的外族可不止北境一处,西北与东方都有外族虎视眈眈,而且还在明显的持续交恶!作为昭朝第一战将的魏王,不日又要领兵东征西讨,自然不可能去解决云南叛乱这种小事。原本尉迟刑也有考虑过让盛何安前去平叛,但既然已经决定令盛何安出使北境自然要另做人选,

    盛何安谢过尉迟刑的赏识、和晋王的推举之恩后,对于云南叛乱一事,推荐了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年轻将领韩延瓒!此人当初被已经退出朝堂的大将刘义带入军营,后来又入了盛何安麾下,从军十年来小有成就、智勇双全完全可委以重任!

    尉迟刑听闻大喜,立刻钦点了韩延瓒为此次云南行军总管、即日领兵平叛。

    韩延瓒被封为行军总管后,楚王尉迟元科上奏请命,称自己先前招募了一帮江湖上的侠义之士并推荐给尉迟刑,这群义士各个侠肝义胆、武功高强,且渴望加入朝廷为天子尽忠,可随韩延瓒一道前去云南平定叛乱!

    尉迟刑见他这般有心,便一并允诺了。

    随后关于每年征收赋税一事近日又起了纠葛,尉迟刑听闻这些琐事便觉得头疼,登基为帝二十多年,苛捐杂税这种事务是他心中最为厌烦的!匆忙之下他便加派了人手,多任命了些官员去各地严加看管征税的事务,并且说若是有刁民偷奸耍滑便严加惩治!

    随后今日比以往漫长太多的早朝,终于是结束了。

    尉迟元铭回到了他的王府后,辗转反侧了半日一直是心力交瘁,他今日在朝堂上当真是好生隐忍了许久、尽量控制自己不多说话,不然不知是怎样一番意想不到的结果!

    但是说真的,他能忍到早朝结束也是个奇迹,只因他感觉那些人太过胡言乱语令他瞠目结舌。

    尉迟元铭很是好奇,为什么有人永远能这般自以为是,觉得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击败那北境的夷狄铁骑?若是分不清对手底细究竟,纵是百万大军在那辽阔草原之上也尝不到半点甜头。这些事情他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都懂得,有些人为而立之年、甚至是天命之年,却仍然是这般的幼稚迂腐······

    他明白许多人对他充满鄙夷之态不是没有原因的,三百年前著名的短命王朝许国因君主昏庸软弱、面对东方的蛮夷,只知一味求和不愿出击迎战。明明手中精兵强将如云、收复河山指日可待,胜券在握之际却自断臂膀、斩杀忠臣,甘愿低声下气向外族称臣,毫无帝王之风,最终沦为辽国的奴仆!许朝也因此不到百年便匆匆倒塌,致使中原土地一片血雨腥风、狼烟滚滚,几十年后才被昭朝高祖肃清驱除,恢复了中原的光明。

    昭朝高祖在辽国的统治压抑中成长,对于许朝君主的懦弱腐朽深恶痛绝,立国后他作为帝王,数次告诫臣子与子嗣,决不可学习许朝之人的那幅可笑软骨、定要引以为戒!而这些昭朝的历代国君都是谨记高祖遗训,所以臣子君王面对外敌入侵、都会带着天生的脾气下意识的主战!

    而今日尉迟元铭的此番言论,在众人眼中无疑是与高祖的话背道而驰,这才被许多人指责软弱了!

    他心中理解、但也不后悔说了这些,软弱胆怯不可学、难道冲动莽撞,就一定是可取之风吗?他自幼也是受各路名师指教、熟读百家之书,父母也曾同他指点诉说过朝政与军国大事,也是很会权衡的,只是拥戴他的人还不多罢了。

    只是他本身气性大,难免一时受不了。

    他喝了一壶酒后借着醉意在房间里躺了一阵,觉得实在心里不舒服就想出去透气。

    他没有带任何人单独出了去,想去找一间书坊看看书,却在经过洛阳有名的酒楼仰月楼时被人叫住了。他回过头去看竟然是他那五弟齐王,二哥魏王和六弟楚王也在,听说他们今晚将整座酒楼包了下来,所以都没什么人。他们三人平日关系比较好,本想今晚在此好生谈论畅饮一番、为即将远征的魏王送行,谁知见着尉迟元铭恰巧来此,便想着将他也叫上来好生喝一杯。

    尉迟元铭见他们这般热情,也就上去了,今日在朝堂上他们多少也是帮自己说过话,便也不会同他们甩脸色、这点面子也是给的。

    今晚的夜色甚是暗淡阴云密布,方才走上街道上尉迟元铭感觉一片漆黑,上了这灯火如锦绣般辉煌的仰月楼后,突然觉得一切都明亮了许多。他觉得这里的璀璨灯火很是怡人,也许这就是许多江湖侠客向往的烟雨红尘?

    那三人将他邀请进雅席坐下,一桌美酒佳肴摆上,三人热情的朝尉迟元铭敬酒,尉迟元铭只喝了两杯就不受了,因为他酒量不好。

    尉迟元铭见他们对自己意外的客气,自然也放低了平时的姿态同他们说笑起来、并未再计较先前与尉迟元科的矛盾。四人坐于高楼上一同饮酒作乐,光是今日早朝上的一切他们便是一同聊了许多。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三人并没有像别的人那样对尉迟元铭的想法心存怀疑,只称赞他深谋远虑。平日里性情火爆、昨日还当着父皇和几个兄弟的面斥责自己的二哥魏王,竟也同他致歉并说他的想法是对的。

    这一时过多的赞誉,也是让尉迟元铭有些承受不住~!

    说着说着心情就好了些,随后他那五弟齐王激动着说,与他交好的一位大人此次被任命为了巡抚前去蜀地,会同前往云南的韩延瓒一道!

    尉迟元铭听闻不明所以,但还是恭喜了他一句。接着尉迟元科说起了自己招安的自杭州而来的江湖游侠,此时现在也正好在蜀中,等到韩延瓒将军带领军队到达,他们估计已经在云南潜伏准备的差不多了。

    “而我会遇到这帮忠义之士,都是因为五哥的帮助~”尉迟元科满脸欢喜,“我看四哥在这洛阳总是闷着、有时候甚至连侍卫都不带,这样岂不无趣?要不要小弟我和五哥帮你也找一些有趣的江湖朋友,一起练武饮酒岂不快哉?”

    魏王此时也点了点头、附和那二人:“是啊四弟,我看你整日沉闷、满脸的气色似乎都不大好,想必是常常疏于习武,除了公务外便一直闷在屋里吧!若长年累月都是这样。岂不是好生无趣?”

    “这······便不劳烦你们关心了!”尉迟元铭轻轻一笑,全然不在乎。

    他们自己喜欢结交那些江湖帮派就是、可别拉着自己,他可没说过一起吃顿酒,便是将往日仇怨全不作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