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到梁山立庙堂 » 第19章 不正经

第19章 不正经

    19,不正经

    对于昨夜的事,西门卿一无所知。

    熟睡中梦见过什么,同样随着醒来,都烟消云散,不留一丝记忆。

    只是今日醒来后,感觉分外不同:前所未有的神清气爽,身体内的疼痛不适沉重无力感统统消除了许多。

    这才是休息了一夜后该有的状态!

    睡足睡美后,赖在温暖舒适的床上伸一个懒洋洋的腰,张大嘴打一个舒服惬意的哈欠,这种安逸劲舒坦劲,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享受。

    伸了两个懒腰,美美享受一番后,西门卿才从床上爬起来,在丫鬟的服侍下穿好衣服,简单洗漱一下。

    小小的四合院子里春光灿烂。

    “少爷,该喝药了。”

    丫鬟小莲端了熬好的汤药进来,语气依然干巴巴的。

    自家清楚“自家”事,这是“自找的”。怨不得人家小姑娘。

    西门卿也曾尝试着缓和一下双方的僵硬关系,可惜小姑娘防他如防狼一般。丝毫不给他示好表示歉意机会。几次后,西门卿也就放弃了。

    对于这个对自己从来不假辞色的丫鬟,西门卿深感无奈。

    这碗药有问题!

    西门卿接过汤药,才一入口,就吐了出来:这药药味不对。

    久病成医,这话多少还是有点道理的。

    穿越以来,西门卿整日无所事事地泡在药罐子里,又加上胡大夫每次下方子都要详细的说明为何用药,耳染目睹,西门卿已经有了后世电视专家们的水平。

    胡大夫每次诊断更换药方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最多只会调剂一两味药。昨天下午刚换的药方,昨晚的汤药可不是这个味道。

    难道有人要害我?

    大户人家的阴私内斗这就开始了吗?

    连忙将口中残余的苦味吐干净,西门卿抬头看见小莲冰冷诧异的目光,顿时又不自信起来:难道是自己神经过敏?

    这碗药,喝不喝?

    西门卿正犹豫着,忽听得院门口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道:“南无阿弥陀佛!”

    抬头看,是那日青牛宫见过的老和尚,正在小夫人的陪同下走进小院来。

    老和尚拄着他那杆大闹过青牛宫的棍子。对那根棍子,西门卿的印象深刻。

    这是什么情况?

    西门卿有些疑惑不解。

    老和尚看西门卿端着汤药,说道:“小施主昨晚睡的好,今天精神不错,这药也是我佛门独家秘方,对小施主大有裨益,小施主但喝无妨。”

    老和尚声音洪亮,和蔼可亲,像极了慈祥长辈面对晚辈。

    见小夫人笑着点点头,西门卿便不再犹豫,喝了汤药,吃了甜口糖,冲着老和尚抱拳道:“多谢大师。”

    “哈哈,小子不必拘礼。相逢即是有缘,释家宗旨也是渡己渡人。普度众生,无非也是让世间少一点疾苦,多一份祥和。”

    正说着,有下人送了早餐进来。

    早餐是加了药材的滋补羊肉汤,正热气腾腾,药香味中掺和着羊肉特有的膻味,顿时充斥了一方小院。

    小夫人见那送饭的仆妇如此鲁莽,不悦地道:“端出去,重新做一份送来。”

    那仆妇不明就里,辩解道:“夫人,这汤是按昨日胡大夫定的药量炖出来的,羊肉也是新鲜的,大火小火足足炖了一个多时辰,才做出这么一碗来。我也不是怕麻烦,要重新做,还要耽搁一个时辰,小少爷的身体可禁不住的。”

    “这……”

    小夫人一时语塞,歉意地看向老和尚。

    老和尚笑道:“无妨。世人所知五戒十善,是佛家的基本清规戒律不假,只是这些戒律都不是原有的教义。和尚不杀生,不可吃肉,只是梁武帝的片面理解,妄解教义,强权推行的结果,当不得真,做不得数。

    否则,释祖有揭: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做何解?

    大千世界,不但飞禽走兽是有生命的,就连地上不能走移的草木也有生命。

    较真说来,这些素食水果也吃不得,吃了就是杀生!

    要想真正做到不杀生,唯有不吃不喝,活活饿死!

    释门有菩萨的慈眉善目,也有金刚的霹雳手段,不是不杀生,是不可妄杀,虐杀,贪杀。人生世间,一饮一啄,皆是天赐,不可无妄浪费糟蹋即可。出家人不打诳语,南无阿弥陀佛!”

    一个和尚说起杀生吃肉面不改色,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与众所周知的佛家教义大相径庭。完全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话,好说不好听啊。

    这和尚不是个正经和尚!

    院子里的下人们,看向和尚的目光都怪异起来。

    小夫人深知这老和尚佛法深厚,断无狂言诳人之理,而自己对佛法的认知也大多是来自众说纷纭的坊间俚语。自然相信和尚所说,只是这个观点又和自己心中的认知相悖,一时间难以转弯,不知该如何是好。

    小院的气氛有点冷。

    西门卿听老和尚说的有趣,随口道:“这就是所谓的酒肉穿肠过,佛祖留我心?”

    老和尚眼睛一亮,笑道:“哈哈,酒肉穿肠过,佛祖留我心。这话说的在理,有真意,有慧根!”

    先前用怪异眼神看老和尚的人听了西门卿的揭言,也都自然而然的回复到正常状态。

    老和尚这一辈子云游天下,走南闯北,确实也见过不少的舌灿莲花、言语间多有机锋之人,可那些人要么是饱学之士,要么家学渊源,追根溯源,都是有迹可循。

    然这西门卿不同,据他这些天多方打探仔细了解,这西门卿先前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还是知道的。

    而如今,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立马就扭转人们的认知,展现出多少得道高僧面壁几十载孜孜求而不得的佛家真揭。真是才绝惊艳,仿若天人。

    唯因如此,老和尚更加肯定面前的西门卿就是密宗中所说的来自未来的圣人。

    佛陀说:未来现世,国土丰乐,善思念之,执在心怀。

    孟子曰:五百年必有圣者出,其间必有明世者。

    东西方两大圣人不约而同的作出了预言,当今天下正符合先圣所说的先决条件。

    只有圣者才拥有片言只语就可扭转乾坤的伟力!

    自己果然从天象中领会了玄机妙理,勘破天机,找到了来自未来的圣者。

    和尚大喜,愉悦至极,相由心生,立刻顿入一种意识里,身无外物,颂起经文来。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摩诃。”

    老和尚这突如其来的操作,唬得众人面面相觑,不明就里。

    西门卿倒是见怪不怪,全身心的投入而已。

    前世见过不少工作狂人,一旦进入状态,就自动屏蔽排除一切外界干扰,进入忘我之境,直至力竭事成,方肯罢休。

    大约是汤药起了作用,西门卿胃里忽然有些不舒服,泛着苦涩。如果不赶紧吃点东西压一压,恐怕会吐的。

    西门卿见羊肉汤已经不再热气喧腾,拿起碗筷,一阵猛吃海喝。

    小夫人是见识过老和尚能耐的人,见老和尚忽然闭目诵经,虽然觉得突兀,却也知道这是感受佛光照拂的难得机会,也连忙屏气静心,仔细感受。

    不料,正觉得心头一片澄清祥和时,却听见西门卿咕嘟的喝汤声咀嚼声,将那份心境破坏得一干二净。循声望去,见西门卿只顾吃喝,白白浪费机缘,提醒道:“卿哥儿,先听大师诵经。”

    西门卿哪里会相信这些。

    吃饱喝足,肚子不饿,才是硬道理。要不是这碗羊肉汤,现在肚子里还不一定难受成什么样呢。这些心里话,西门卿自然不会说出来——这小夫人虽然不是自己的亲娘,可对自己的这份关爱一点水分也没掺,百分百纯酿母爱。

    西门卿擦擦嘴,乖巧地答应道:“知道了,小娘。”

    小夫人疼爱地看着他,示意他认真听。

    西门卿刚刚听得“波罗僧揭谛,菩提萨摩诃”几个略微有些熟悉的字眼,老和尚停了下来,看着西门卿道:“小施主可曾听过这些经文?”

    “听过是听过,不过不明白里面的意思。”

    佛经歌,前世一度非常流行,当时无聊的他还专门从网上搜了几首梵文版当绕口令练习了很长时间。

    和尚刚才诵的好像是《般诺波罗密多心经》。

    要不要拿出来问问,到底什么意思?

    西门卿想了一下,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果对方问他从哪儿学的梵文,该怎么回答?

    “南无阿弥陀佛!你可愿意跟着贫僧习经文,求取一方净土?”

    习经文?当和尚!

    不行,这事绝逼不能同意。好不容易投个好胎,居然想诓我出家当和尚。

    身体虽然现在不行,可不等于将来也不行!

    妻妾成群,万恶的腐朽的封建生活还没来得及体验一把呢,就想忽悠我出家当和尚?

    万万不能!

    西门卿当机立断拒绝,也忘了避讳真男人字典里绝不能出现的两个字,连连摇头:

    “不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