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八零外贸女厂长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她想什么他都知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她想什么他都知道

    厂里暂时没有招聘业务员,主要是不好找,懂外语的都往大城市发展,会做外贸的谁会来一个农村刚起步的私人企业,大型国企还不够用呢。

    挂靠星海市工艺品公司的好处就是很多环节都省掉了,支付一定的管理费,工艺品公司的业务员就帮他们搞定了。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日后订单量越来越大,光是管理费这项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所以杨文妮在等,等进出口经营资质放开以后,她肯定第一个去申请。

    目前业务部只有杨文超一个人,他除了不懂外语,和工艺品公司那边的对接沟通,负责采购和送货都没问题。

    高逸主要管生产和设计,订单的问题还是杨文妮一个人搞定。

    厂子刚起步,一切从简,一切从精。

    厂长的办公室不大,两张并在一起的写字台靠窗放着,两侧立着两个档案柜,墙上挂着几张地图,窗台上摆的两盆芦荟还是高逸拿来的。

    唯一最豪华的地方就是靠墙摆了一排带茶几的沙发,是接待客户用的。

    高逸坚持自己是副手,厂里的一切都由杨厂长做主,他只是协助。

    刚开业,很多事情都需要去协调去处理,高逸甚至学会了调试和维修设备。

    杨文妮也是忙的跟陀螺一样,稍有闲暇的时间还要恶补日语。

    两人难得像今天这样面对面的坐下来,好好聊聊。

    杨文妮满怀心事的把中午发生的事情和高逸讲述了一遍。

    高逸知道,杨文妮看似平时没心没肺的,其实她是个心软的姑娘。

    “我师傅说,自然灾害那年,厂里有个临时工,把饭票和工资全部换成粮食带回了家,他自己在厂里偷吃浆糊为生。浆糊是用面粉调的,可是里面加了明矾,特别难吃,就是加了盐也很难下咽。”

    高逸说到这里,杨文妮很难想象那个味道,只觉得嘴里发苦,下意识的添了添嘴唇。

    高逸淡淡一笑继续说:“结果没几天就被领导发现,把他开除了。他没办法只能在城里做点体力活,夏天帮别人挑水,冬天挑煤球,养家糊口都成了难题。

    你说的对,有困难和穷都不是违反规定的理由,实在有困难,可以申请预支部分工资。工厂的规定绝不能破坏。”

    杨文妮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那人都那么困难了,偏偏雪上加霜又被开除了,站在那人的角度上好像觉得美术厂的领导有点不近人情。

    但站在领导的角度上,他要是不管此事,以后厂里还不乱了套啊。

    杨文妮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就是觉得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有些人要受那么的多苦,她们宁可自己只喝一碗粥,也要把饭留下来给孩子吃。还有那些孩子,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要跟着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

    高逸安慰她:“我们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你让村民免费打水,就已经是做出很大的贡献了,起码他们不用再喝二性子水。”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杨文妮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她乌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迫不及待地问:“咱们村的小学里现在大概能有多少学生?”

    “五个年级加起来怕是也只有几十人。”高逸真的很懂她,又道,“要是你中午管饭,可能会有一百左右,因为有人会为了那顿免费的午饭送孩子去上学。”

    高逸简直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她想什么他都知道。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学校中午管饭,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妇女们普遍担心的问题,她们的孩子能吃饱,她们才能更加安心的工作。”杨文妮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包括在家里做手工活儿的也是一样。”

    她现在有两个长期客户,查理和西蒙,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客户,有更多的订单,有更多的妇女加入到抽纱绣这一行。

    这个年代物价低,厂里赚的钱供应一个村里的小学还是养得起的。

    高逸看着她舒展开的绣眉满眼的宠溺:“村长和镇长又该给你开表彰大会了。”

    他就是这样,她做什么他都支持,这钱可是只出不进的,钱从厂子里出,肯定会影响将来的分红,但高逸看上去一点都不在乎。

    杨文妮觉得先缓冲一下再做决定,说:“我只是有这个想法,我们厂里还要开会商议一下,让大家帮忙提提意见。”

    这是造福后代的好事儿,谁会有意见,厂里的员工高兴还来不及呢,甚至有孩子的妇女们都忍不住感动的哭了。

    杨建平和于常娟基本不干涉厂里的事,有活儿就跟着干点儿,没活就继续种地,平常就帮着看看仓库。

    杨文妮要为村里的小学提供免费午餐,他们也很支持,总之杨文妮做出的决定,他们都会无条件的支持。

    其实杨文妮最开始做外贸的目的很简单,她想要挣钱,改善家人和自己的生活,就像她刚穿进书里,她第一个愿望居然是实现香油果子(油条)自由。

    现在跟着她干的人越来越多,铺的摊子大了,她不禁操心的事情就越来越多。

    她可以凭借后世的经验,赚钱相对容易些,可村里许多村民,一辈子都没走出过这个村,他们只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想赚钱就很难。

    厂里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后,杨文妮便找到了村长和小学的校长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郭村长和秦书记为此召开了全村的大会,宣布此事,村民再次对杨文妮刮目相看,甚至有年长的说她肯定是菩萨派来的。

    正如高逸所说,一听有免费的午饭,那些辍学的孩子又被送回了学校,无形中让村里的入学率直线上升。

    镇长在镇里也专门开了表彰大会,专门就私营企业回报社会,造福百姓的事迹,给予宣传和表扬,并上报到了县里。

    很快,镇长和小学校长专门到厂里送了两面锦旗,以示感谢。

    县里的宣传部就此开展“弘扬企业家精神、聚力高质量发展”企业家专访活动,每名企业家形成一篇宣传稿件,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第一个要专访的就是杨文妮。

    一时间,各企业家纷纷行动起来,力所能及的为自己的家乡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