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公府恶女 » 第9章:外祖

第9章:外祖

    “翊王殿下,小女恕不远送。”

    及至二门前,岑静昭再次对洛启福了一礼。

    洛启无声叹息,“表妹定要与我这样生分吗?”

    “殿下何处此言?从前小女同表哥亲近,是重亲人之谊;如今小女礼敬殿下,是遵尊卑之礼。不知殿下因何不满?”

    岑静昭声音轻柔,却字字如刀。其实洛启早该明白她的心意,只是当她亲口说出,却依旧让他心如刀绞。

    静默须臾,他又撑起关切的笑容。

    “表妹未出过远门,不如我护送表妹南下,今年雨水泛滥,南方水患,流民遍地,路上恐怕不会太平。我与你同去,路上有个照应。”

    岑静昭微微抿起双唇,她以为自己的话已经说明白了,实在不愿再浪费时间。

    “‘神之徕,泛翊翊。’,翊王殿下理应翱翔于天、瞰察众生,不应拘泥于某一人或某一事。殿下的用处在庙堂之上、在天地之间,而小女只是沧海一粟,望殿下莫要因小失大,失了分寸。殿下身系众生,所思所行不可有毫厘之差。”

    洛启想说些什么,但岑静昭没有给他辩驳的机会,继续道:“殿下既知南方水患,流民成灾,更该同朝臣商议解决之策,而不该在此紧要关头离开。”

    洛启愣了一瞬,随即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里多了几分无奈和赞叹。

    “多谢表妹教诲,洛启此生铭记于心。”他顿了顿,又道:“不过,表妹如果肯在钱老夫人面前动一动这张巧嘴,也不至于被置于今日这般境地。”

    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表妹,就算你只是我的表妹,我也希望你过得好一点。”

    岑静昭一时词穷,她拒绝洛启是真,但感激洛启的关切也是真。

    “多谢表哥,静昭明白,就此别过。”

    她再次向洛启福礼,这一礼在恭敬之中又多了些许郑重,然后转身回了内院。

    洛启看着她决绝的背影,突然有些后悔,若他和从前一样,只是一个闲散宗室,他和她之间或许会有更好的结局。

    短暂的悔意迅速被压下,离开瑞国公府后,他仍旧是那个人人交口称赞、地位超然的翊亲王。

    角门外,为四娘子出府采买首饰的典眉听了个大概,一路小跑着回到桂怡院,同四娘子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听到的对话,得到了四娘子手腕上的红玉镯子作为奖赏。

    为了感谢主子赏赐,她又添油加醋地描述了少男少女眼波流转间的情意绵绵,四娘子怒意更甚,拿出一枚海棠金锞子,让她看紧三娘子的隽华院。

    四娘子不知道,典眉远远藏在角门外,听到的对话都是断断续续的,更别说偷看两位贵主了。不过这不重要,只要四娘子相信就行了。

    反正这些话永远不会被验证。

    没了浩荡的车队,岑静昭一行走快了许多,她只带着初喜上路,沉稳细心的同穗被她留下照顾长姐了。徐十五也只带了三名禁军随行,剩下的禁军留下护卫岑大娘子和岑家家丁。

    六个人不讲排场,有时边走边解决饭食,有时还会赶夜路,如此下来,比原定的日子还早了四日到达济州首府介葵城。

    无论路上有多少流亡的百姓和趁火打劫的匪盗,介葵城里仍是一派祥和,只是各家商铺都挂着祭奠用的白灯笼,想来是百姓思念刘刺史的缘故。

    徐十五走在岑静昭身侧,沉声问:“三娘子这就去大长公主府吗?”

    岑静昭转头看向他,能感觉到他越往南走,情绪就越差,想来是一路上看多了民生疾苦,却又不得不迁就她,先把她安全送到外祖母这里,因而心中愤懑无奈。

    她看了眼已经西垂的日头,轻轻摇头。

    “时辰有些晚了,明日再去拜见外祖母。况且我这一身也不好直接去拜访。”

    为了掩人耳目,她一路钗环未戴、一身素衣,一副寻常小娘子的模样。徐十五闻言转头看过来,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却是,这样的岑静昭一样很好看。

    岑静昭不知徐十五在想什么,只当他眼神幽深是在为流民成患而发愁。

    “将军有事要忙的话可以先行离开,总归在城中不会有什么事。”

    徐十五被她的话拉回思绪,难得有些羞愧。

    “不急于一时,刘刺史保卫南疆,于我们南疆人有恩,我既然来了,理当前去凭悼。”

    两人达成一致,寻了间客栈住下来。

    老板娘是个热心肠,听说他们是远道而来投奔亲戚,特意送了一壶花茶。

    “这是我们济州的特色花茶,济州花卉种类繁多,制成花茶芳香馥郁,客官们尝尝。”

    “多谢娘子。”岑静昭含笑颔首,有心打探一二,“敢问娘子,这城中家家高悬奠灯,是为何故?”

    老板娘自来熟,微胖的身子挤进几人围坐的小桌,长叹一声。

    “唉……我们济州的青天,刘刺史没了。他老人家活着的时候,不少人都受过他的恩,百姓们没什么能为他老人家做的,只能挂盏灯笼聊表心意。”

    徐十五附和:“如此说来,这位刺史大人当真受人爱戴。如今这世道,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可不多见了。”

    “谁说不是呢?虽然从盛夏水患开始,就陆续有流民作乱了,但也只是偷鸡摸狗的小打小闹。可刘刺史才走没几日,这流民就成群成灾了,不是抢人钱财,就是鼓动大家做恶捣乱。也就是这介葵城守兵多,流民不敢进来闹事,否则我们哪还敢开门迎客?您说这都是什么事?”

    闻言,岑静昭和徐十五对视一眼,显然他们都听出了端倪。

    他们在路上抓到的越国细作自称南疆流民,如今又是流民在闹事,想来这其中少不了越国的插手,况且刘刺史病逝的时间也太过巧合。

    徐十五握紧了盛满芬芳花茶的茶杯,满腔怒意几乎要喷薄而出,越国向来只会背后捅刀,从不敢在战场上亮剑。

    总有一日,他定要用手中利剑堂堂正正打败宿敌。

    翌日,肃嘉大长公主府外。

    岑静昭和徐十五,还有跟在他们身后的初喜,皆是一身素服,只是岑静昭的素衣由粗麻制成,以示她对外祖父的孝顺和敬意。

    自报家门后,几人被家丁恭敬地迎了进去。

    大长公主府恢弘大气,却有些空旷冷清,不知是不是先人刚刚离去的缘故。

    他们被引到正厅搭建的灵堂,可那里棺椁已经不在,只在供台上摆了牌位。岑静昭有些奇怪,外祖父过世不满一月,怎会这么快就下葬了?

    不等她多想,一个一身黑袍的老妇走进灵堂,她其实长得慈眉善目,只是唇角两条垂下的沟壑让她看起来不怒自威。

    “昭儿来得早,”老妇走近,微眯起眼打量着岑静昭,“不错,丫头有心了。但你外祖父生前嘱咐过了,不必为他守孝,他不在意这些虚礼。等会儿便把麻衣换下吧!”

    “昭儿见过外祖母。”

    岑静昭俯身向大长公主行礼,徐十五也跟着施礼。

    “晚辈徐十五,见过大长公主殿下,此行奉命护送岑家娘子,特来悼唁刘刺史。”

    大长公主看向牌位,声音有些怅然:“上炷香就行,你一路也辛苦了,本宫要谢谢你。”

    “晚辈惶恐,受命而为,不敢居功。”

    两个小辈在灵堂里为刘刺史上香后,又磕了三个头,徐十五还有事在身,便先行离开了。

    没了外人,大长公主对岑静昭又和善了不少,她虽未见过这个外孙女,但自从她接到两个外孙女在路上给她的信,就对这个聪明果敢的小外孙女多了几分好感。

    “本宫已经派人去接你长姐了,估计他们也快到了。”大长公主带着岑静昭走出灵堂,领她熟悉府中布局,“你做得不错,小小年纪做事沉稳,是个聪明丫头。”

    “外祖母谬赞了,昭儿只是略尽绵力罢了。”

    祖孙两人走到一处宽敞雅致的偏院,大长公主道:“这是你母亲从前住的院子,你就安心陪我这个老婆子多住几日,缺什么就和下人说,想出去随时都可以,不过外面乱,得带着护卫。”

    “昭儿省的,多谢外祖母。”

    初喜忙碌地打理着西厢房,岑静昭坐在廊下休憩。

    看着下人们流水般送来物件,受尽钱老夫人冷待的初喜不禁感叹。

    “大长公主殿下真和善,知道娘子赶路辛苦,不让您在跟前伺候。”

    其实最高兴的就是初喜,她一路走来可吃了不少苦,若是娘子去伺候大长公主,她这个可怜的小丫鬟也要跟过去伺候。如今可以在厢房休息,再好不过了。

    “你说什么?”岑静昭突然一愣,皱着眉问:“你刚才说什么?”

    初喜以为自己又说错话了,连忙告罪:“娘子,初喜多嘴,您别生气!我——”

    “你说伺候什么?”

    岑静昭沉声打断了初喜,沉声重复。

    初喜忐忑地回道:“我说,大长公主,和善……不让您伺候……”

    没错!岑静昭的眼前突然一亮,她终于知道自从进府之后,那种萦绕在心头的怪异之感源自何处了——府里的下人太少了!

    难怪她会觉得冷清,一路走来根本没有发现几个下人,这不应该是大长公主府的规制。

    她望着空旷的院子,心中充满疑惑。

    大长公主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下人都去了哪里?外祖父的奠仪为何如此匆忙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