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秦州血祸 » 第十四章 沉船案

第十四章 沉船案

    击破敌军一个长枪军阵,这不是普通的军功,记录官不可能不记录。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作为主将的韩松,暗自抹去了卷宗上的相关内容。

    为了打压自己儿子的竞争对手,竟然敢在黑湮军副帅的眼皮底下动手脚?黄易觉得韩松简直是胆大包天,哪怕苏晨只是一个罪民,韩松的做法依然触及了他的底线。

    “黄老息怒。”韩松早就做好了迎接对方怒火的准备,神情镇定道:“我这么做,只是不想名额落入一个罪人之手。”

    说来说去,不就是为了自己儿子吗?黄易冷笑一声,“纵然对方的身份是罪民,你敢贪墨他的军功,老夫绝不会视而不见!”

    作为军功处主司,他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伎俩,看向韩松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冷意。

    迎着黄易的目光,韩松没有慌张,反而朗声道,“我没有想贪墨任何人的军功,我只是认为苏晨没资格接受祭司大人的称赞,更没资格去竞争本该属于黑湮军将士的名额!”

    听到这番冠冕堂皇的话,黄易冷笑几声,直接起身下了逐客令:“韩大人,时间不早了,请回吧。”

    看到黄易的态度,韩松的脸色终于开始难看起来,但这不过眨眼的时间,他就重新稳住了心神。

    对于眼前的局面,他来之前就做了准备,迎着黄易冰冷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句话:

    “黄老可还记得,五年前的那起沉船案?”

    听到“沉船案”三个字,黄易额角青筋一颤,苍老的双眼顿时射出两道寒芒。。

    看到他的反应,韩松暗喜,立刻说道:“苏晨,便是当年沉船案主犯——苏岩的儿子!”

    韩松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开来,黄易一言不发,眼神却凌厉得吓人。

    五年前,苍梧全境大旱,尤以西境最为严重。为了赈济灾民,苍梧派出船队前往巫黔,斥重金购回灾粮。

    但在船队返程的路上,有两艘船沉没了,灾粮尽毁,船上人员也尽数葬身大海,

    苍梧周围的海域峰高浪急,暗礁密布,出现海难原本是颇为寻常的事情。但蹊跷的是,两艘船沉没时居然没在船队之中,而是比大部队足足晚了半天的航程。

    如果跟随船队同行,哪怕遭遇海难,其他船只也能出手救援,绝不至于造成如此大的损失。

    苍梧高层震怒,出动雷霆手段,很快查明了两艘船只脱离队伍的缘由。

    负责运粮的草谷堂主簿——苏岩,为了谋求私利,竟然利用两艘粮船夹带巫黔的钨金矿,最终拖延了船只的归期。

    钨金矿,出自巫黔,是整个秦州最极品的矿石,有一两千金的美誉。用它铸造的器皿,远比一般金属经久耐用;用它锻造的武器,更是锋利无匹。

    运粮船不仅提供了运输钨金矿的工具,而且因为船上是亟待发放的灾粮,很多审批和查验程序都被减除。苏岩便是瞅准了这一点,打算借机发一把国难财。

    任何时代,发国难财的人都会遭到唾弃,苏岩因为自己的无耻之举,让他和家人彻底沦为了整个苍梧唾弃的对象。

    真相水落石出之后,苏岩被处决,妻子郁郁而终,唯一的儿子也被流放充军,但苍梧沸腾的民怨却久久不能平息。

    尤其是当年旱灾最严重的西境,因为少了这两船粮食,不知饿死了多少人。时至今日,只要提起当年的沉船案,西境人民至今仍然是咬牙切齿。

    很巧,军功处的主司黄易,就是西境人士,而且当年因大旱而饿死的灾民中,就有他的至亲。

    “苏岩这个畜生,他的子嗣,连当罪民的资格都没有!”黄易气得发须颤动,脸上肌肉不住的抽搐。

    “黄老您息怒,可别为这样的人气坏了身子。”韩松赶忙劝道。

    黄易面色涨红,盛怒难消除,半晌后猛的一拍桌子:“自己父亲犯下这样的罪孽,留他一命已是法外开恩,他还有脸来竞争学宫的名额?!”

    黄易口中的他,自然是指苏晨。

    “在下虽不是西境人士,但对于苏岩的所作所为,也是一直心怀愤慨。”韩色语气激愤,极力表现出与黄易感同身受。

    “此等罪民,有什么资格去竞争留给黑湮军将士们的名额?”黄易盛怒难消,破口大骂,“他立的那些军功,还不够抵他父亲所犯罪孽的万分之一!”

    “黄老说的是。”韩松附和了一句,这次没再多说什么。就冲黄易刚才的态度,苏晨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机会,这个时候话多搞不好会起到反效果。

    又是一番劝慰之后,黄易的怒火终于渐渐平息,韩松四下看了看,正想着要用什么借口离开,便听见黄易说道:““韩大人,时间不早了,你早些回去休息吧。”

    相比起之前的逐客令,这一次,黄易的语气远没有那么冷淡。

    “那……”韩松的声音里带着试探。

    “放心吧。”

    听到黄易说出这三个字,韩松眸光微动,片刻后抱拳道:“在下明白了,那黄老您早些休息。”

    韩松没再耽搁,转身出了营帐,离去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应付完古铁锤的视察,又解决了苏晨的威胁,两件大事都圆满解决,他总算可以安心的睡觉了。

    而在他身后,黄易帐里的光还一直亮着。

    就在韩松走后不久,黄易从营帐中走了出来,召来值守的卫兵,吩咐了几句话,卫兵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一炷香之后,卫兵返回,带回了一个人。

    “苍山营军功记录官,李云,参加大人!”

    帐内,记录官对着黄易躬身一礼。作为苍山营的记录官,李云受苍山营和军功处的双重节制,韩松和黄易都是他的上司,尤其是后者,更是他的老领导了。

    “几年不见,你现在也能独当一面了。”黄易轻捻长须,悠悠说道。

    “这都仰仗大人的栽培。”李云神色恭敬道。他是军功处出来的,说仰仗对方一点都不为过。

    “为了这次视察,你这几天累得够呛吧?”黄易寒暄道。

    “这几天确实有些忙碌,”李云苦笑了一声,“好在一切顺利,没耽误巨门大人的视察。”

    “你办事我还是放心的。”黄易点了点头,接着话锋一转,“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想好好睡上一觉,不过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果然是有任务……李云站直了身子,等着主司大人发话。

    “学宫名额宣布在即,苍山营年满十八之人的军功,你都统计了吗?”黄易问道。

    听到这话,李云面露恍然之色,原来黄易叫他来是为了学宫名额的事。

    “大致统计过了,目前军功最突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韩良驹,另一个叫苏晨,是罪民营的人。”

    白天巨门祭司点过韩良驹的名,黄易当时就在大帐中,所以李云没有介绍前者,只介绍了苏晨。

    听完李云的回答,黄易用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半晌后说道:“明天,明天一早我要看到这二人最终的军功核定。”

    “明天一早?”李云愣了愣,“时间……时间恐怕有些仓促。”

    黄易皱起了眉头,“这二人的军功,不用统计都知道结果,韩良驹这次俘虏了一个敌军千户,那个叫苏晨的罪民,拿什么和他比?”

    对于黄易的反应,李云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今天在会上,巨门祭司刚刚表扬过韩良驹,黄易看好他是很自然的事。

    真正让李云觉得奇怪的,是今天巨门祭司在会上,居然从头到尾都没提起过罪民营。

    交给韩松的卷宗上,罪民营的功劳写的清清楚楚。李云相信,如果黄易在会上听了罪民营的战绩,此刻的态度肯定会完全不一样。

    想到这里,李云躬身道:“大人有所不知,此战,罪民营也立下了大功。”

    “大功?”黄易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这声冷笑,在李云看来,无非是黄易对罪民营的不屑,这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没什么好奇怪的,于是继续说道:“在赤虎岭,罪民营杀敌一百零五人。”

    “这就是你说的大功?”黄易淡淡道,“此役有好几只部队,斩杀的敌人都远不止一百零五人。”

    “不止如此。”李云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这一百零五人中,有敌军一个完整的长枪军阵。”

    作为军功处的主司,黄易肯定知道一个完整的长枪军阵意味着什么。李云本以为对方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表现出极大的震惊,可他抬起头,却惊讶的发现,这位上司的反应居然比他预料的要平静许多。

    “赤甲军特制的长枪,属下已经亲自查验过了。”李云以为黄易是不相信他说的话,于是又补充道,

    “总共九十把,此刻就在苍山营的仓库。罪民营就击溃敌方枪阵,首功者是苏晨,属下确认无误。”

    那九十把长枪,就是无可辩驳的证据,李云觉得自己这么说,黄易应该不会再怀疑了。

    “我知道了。”黄易点点头,“还是按我刚才说的,明天一早,把韩良驹和苏晨的军功评定交给我。”

    没想到上司的反应还是这么平淡,李云一时愣住了。

    “离天亮没多久了,快回去准备吧。”黄易挥挥手,示意今晚的对话到此为止。

    眼见上司发话,李云只能压下心头的疑惑,躬身一礼之后准备告退。但才刚迈出一步,又转过身来。

    “还有事?”黄易抬了抬眉。

    听出他的语气中的不耐,李云赶紧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恭敬的递了过去,“这是苏晨写的军报。”

    “上面写了什么?”黄易问道。

    “这……”李云神色有些怪异。

    “没事,我知道了,你去吧。”

    黄易如无其事的摆摆手,心中却暗骂自己糊涂,竟然忘了军报是直接交军功处审核,各营的记录官只负责转呈,不负责审阅。

    将折子放在桌上,李云最后躬身一礼,退出了营帐。

    时间已经快到午夜,宽大的帐篷里只剩黄易一个人。他坐在椅子上,没有理会那份军报,而是缓缓闭上了眼睛。

    西境的那场大汉,旱灾下的饥民,尘封许久的记忆开始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苏晨……”

    他蹙着眉头,开始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语气中透着一股笃定的恨意,却忘了自己连见都没见过对方。

    半晌后,他猛的睁眼,苍老的双目迸发出凛冽的寒光,

    “有老夫在,这个名额你休想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