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在蜀山当弟子 » 第七十五章 返人间

第七十五章 返人间

    在蜀山待了几天,与清源师叔说了一些自己心中的看法,然后又挨个给师弟师妹们,指导了一番,李承凌才彻底从忙碌中抽出身来。

    蜀山不算大,但是景色优美,山峰相连,是世间少有的仙境之一。

    李承凌闲下来后,也没去做其他,而是静静行走在蜀山之中,感受无处不在的天地之力,既是放松自己,也是修行之路。

    迈入返虚境界之后,很多原本看不见的东西,这一刻都清晰的展现在他的眼眸之中。

    虚空中无数虚线萦绕在蜀山各处,构筑成了一个圆形屏障,将整个蜀山给保护起来。

    这些虚线之间千差万别,但是其中,却又各有联系,共同构筑成了这个镇守蜀山的大阵。

    借助蜀山附近地脉之力,再以大法力接引天空中风云雨雷雾等天地之力,做到阴阳贯通,两极转化,从而生生不息。

    李承凌被这庞大的阵法所吸引,所以一步步在蜀山之中行走,方便观察各处的大阵构造,以及不同种类天地之力的运用等。

    几天下来,对他的修为大有益处。

    而且,这种借用天地之力构筑阵法的运用,给了他一些启示,他结合一些前世的理论,从而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阵法不仅仅是守护,还可以用来杀伐对敌!

    “风,无形无色,强大到一定程度,却又充满无双杀伐之力。”

    “雨,泽被苍生,却又蕴含杀机。”

    “雾,随看似简单,却能蔽人视线,乱人心神。”

    “雷电之力,攻击无双。”

    “如果将这些天地之力构筑在一起,组合成一个阵法,雷电为主,风雨云雾为辅,或许可行。”

    李承凌坐在一颗树木之下,手中浮现出五种天地之力。

    平常修士,能够掌握一种天地之力,已是万幸。如果能掌握两种,则是奇才,掌握三种以上的天地之力,在整个人间界中,还未有过记载。

    而如今,李承凌很轻松的就借助灵气,显化出了五种不同的天地之力。

    这已经是极难的事情了,更可怕的是,他还想将这五种不同的天地之力,通过阵法,融合为一体,然后激活发挥他们各自蕴含的杀伐之力。

    李承凌正在一点点尝试着,但是砰砰砰的响声传出,他的手掌之中一片漆黑,还混合着一道细微的伤痕和雨滴等。

    他失败了。

    不过,他的目光又投向了蜀山大阵之上。

    这不是一个人的手段,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够弄出来的,而是整个蜀山成立以来,一代代返虚修士不断重构,优化的结果。

    同时,李承凌的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可怕的想法。

    或许这整个天地,就是一庞大到无法想象,细致到无法辨别的阵法。

    这个想法在脑海中浮现,他便再也不能将其抛出脑海。

    一时间,李承凌都要行走在整个蜀山山脉中,观察着这里的天地形成,观看风雨云雾,雷电甚至一切的形成。

    这个过程庞大无比,李承凌只能从最小的来,他先是在蜀山云海之上观看风起云涌的状态,然后又看云化作雨滴的过程,再飞到天空中观察雷电的形成。

    所有过程都亲眼观察,然后仔细感悟其中天地之力的交融,转化,以及其中种种神奇而不可思议的过程。

    他沉浸在这种种天地奇迹之中,无法自拔。

    就这样,李承凌观察着天地的神奇,不知不觉中出了蜀山,来到了下面的竹海之中。

    直到一片枯叶从头顶落下,轻轻点在他的指尖之上,李承凌才中这种近乎悟道的状态中醒悟过来。

    “原来,天地如此神奇,想来之前没有发觉,是因为境界不到,如今,以天地为师。”

    李承凌醒悟过来,口中呢喃道。

    而他陷入这种状态,以天地为师,观察天地之力的种种变化交融,外界时间足足过去了一月之久。

    蜀山弟子长老,没有一人去打破他的状态,任由这个注定青史留名的蜀山弟子,做着他们不甚理解的事情。

    抬头看了一眼后方,李承凌神色平静,没有转身,也没有多余的动作,而是挥手一招,三生剑从蜀山之上化作一道流光,落入他的手中。

    蜀山竹海之中,李承凌并未御剑之术,或是其他,而是脚下涌入空间之力,然后身融天地之间,一步千里,离开了蜀山。

    他要去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看看,他要去追寻无上大道。

    …………

    就在李承凌的身影消失之后,他目光看向的地方,一个年轻的身影从竹林处走出,看着远去的背影,目光中显露出来的,只有无尽的愧疚。

    “师兄,或许这辈子我再也无法面对你了。”

    一月时间,飞蓬了解了师兄消失三年的真相,同时他也从清源师叔口中知道了大明宫中的一些事情。

    所谓的天帝遗物,不过是当初师兄亲手交给他的传国玉玺儿而已。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物件,落入了李麟之手,害了师傅,也害了师兄。

    飞蓬愧疚之余,才发现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

    他也打算离开了蜀山,这样一来能够避免面对师兄,也能够让自己的心不那么难受。

    他走了,随意挑选了一个与李承凌离去之时,背道而驰的方向,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

    …………

    蜀山大殿,清源道人刚接手蜀山掌门之位,很多事情还不是熟悉,正在用心学习之中。

    “他们走了。”

    一道声音在清源道人耳边响起,清源道人放下了手中的书册,然后目光看向蜀山之下,随后叹息一声,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

    同时,蜀山弟子也知道自己的大师兄下山去了。

    不久之后,蜀山之中一道惊人的消息传遍整个神州。

    蜀山收徒,不再限于时间,凡是有缘之人,皆可前往蜀山接受考验,然后成为蜀山弟子。

    这是李承凌对清源师叔提出的第一条建议。

    蜀山想要壮大,弟子还是少了些,底蕴虽然十足,但是新生力量还有所欠缺。

    李承凌此举,乃是效仿曾经前世的一些知识。

    放宽了收徒的时间限制,蜀山之中必然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弟子。

    而另一则消息,则在蜀山内部传来。

    所有弟子,按照修为,划分为真传弟子,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