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姐姐是麒麟转世 » 第32章 比基尼和连体丝袜

第32章 比基尼和连体丝袜

    午夜在十里洋场感悟,清晨于黄浦江畔沐风。田骁感觉心里累积多年的郁结有了松动,那团郁结或许是贪婪,是痴念,是疑虑,是怒从心头起,是贱人就是矫情,是常规俗套,是沉疴藩篱…淤塞,滞胀了多年。

    直到一串儿沉闷的汽笛声响起,他从空濛中睁开眼,一声长啸,似要吼出江中鬼魅,吼破天际长云…很不给面儿,只惊起一滩水鸟。

    ……

    田骁昨晚整理出协议框架。协议分两个部分。

    第一份协议是京城单位对沪市单位销售协议。京城负责生产,沪市负责运输和对外销售。销售分两块,沪市单位在国内指定区域销售。出口不限。

    第二份协议是沪市单位对港城企业销售协议,沪市单位销售给港城企业产品,港城企业销售给沪市单位原材料。明确发往港城产品不得返销大陆。

    总之,都是清楚的购销关系。协议有效期都是一年,到期后据市场情况或续签或另行起草协议。

    京城这边不与港城发生直接贸易,沪市作为中间商,是田骁设计的一道屏障。而京城这边出面的是轧钢厂,这事比较大,再让街道小集体顶在前面不合适。

    京城方面,轧钢厂其实只出了销售身份,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还是街道小集体办理,轧钢厂过账。小集体提供图纸,轧钢厂或其他单位负责设备制造,收取工费。整个过程明面上均由轧钢厂销售处组织。

    结合当下原材料价格,以及港城公仔面售价,待田骁回去后办理京城手续,项目即可开展。

    ----------

    沈公子在京城时就是体面人,田骁来到沪市,在尽地主之谊方面考虑得很周全,一个大信封内,装着各类票和工业券,田骁心安理得接受,走一趟十里洋场,怎么可以不购物呢。钟志泰也是个妙人,硬是递给田骁一万美元,建议他去沪市专供外币消费的商店看看,现下是1美元兑2.7元人民币,这点钱对港城生意人算不得大钱,田骁笑纳,钟志泰很满意田骁见过世面的气场。

    沪市属8类地区,生活用品比京城要丰富一些,物价差不多。其实除粮油等食用品,一直到80年代,全国物价变化不大。

    在淮海路一家商场,田骁见没有自己钟意的,随意给田亚妮挑选几样。深蓝羊皮鞋十一元八角,制服呢每公尺一元一角,花呢裤料每公尺一元一角五分,棉布每市尺二角七分。一公尺即一米,合三市尺。

    皮鞋颜色和样式京城还未见过,买下。呢料也就是毛料,手感不错,适合做冬装,一想到制服诱惑,买下。

    ……

    田骁走进华侨饭店时被拦住,正如钟志泰说的那样,需要出示侨汇券或者外币才能进入。虽然让人感觉不舒服,多少会联想到“爷和犬不得入内”。外围关系不友善,迫不得已出的招,理解,谁家又没经历过几年苦日子。

    早前间,为侨汇,外汇提供购物服务的商店分设在国际、华侨、和平几家饭店内,还有不断变迁店址的友谊商店,属于专供外汇现款购买商品的地点。

    其实,侨汇券在黑市可以交易到,那就得看有没有值当的东西了,否则,没人愿意冒风险花大价钱去那里搞。服务员看到田骁展在手里一沓美元时,表情瞬间恭敬起来,他么的,狗眼看人低!田骁用目光抓挠两下服务员的小旺仔,很无趣,打消了逗她几句心思。

    嚯!他看到了超时代物件,比基尼!不,这玩意儿西方在四十年代就推出了。田骁要过来把玩着,呃…是用手比量尺寸,目光很专业,表情也很正经,自言自语道:“瞧这尺寸,应该是专供大洋马的。”

    柜台服务员给干脸红了,旁边有女顾客投来不屑眼神。田骁不去理会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贱人,对服务员道:“这个尺码的,一套橘黄色,那个兽皮样式的也来一套。还有,旁边的连体丝袜,豹纹儿的,拿给我看看。”

    比量一番,适合田亚妮身材,点评道:“嗯,面料不错,弹性也好,野性十足,就是价格有点贵,撕碎太可惜了。”这在前世,属于情趣款,就是用来撕的。量产才是王道呀,否则价格压不下来。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大庭广众之下这么奇葩的,服务员羞臊着瞪他一眼,刚才那位女顾客“呸”一口,气咻咻离开。

    在田骁结款后,服务员看那背影轮廓,宽肩阔背狼狗腰,应该是力量型。也只有这样的款式,才能降服得了那种尺码的女人吧,好让人遐想呐…看看,这就是贱人德性,明面上可会扮纯洁呢。

    又转了大半圈,没什么亮眼货,更没有刚才的爆款,直到手表柜台。有国产SH牌,瑞世的欧米茄和浪琴,还有西铁城,忘了是SL的还是小本子的。

    比对后,田骁给田亚妮选了浪琴Flagship腕表,1957年推出的,价格达到600元,付完款,表链回去再调整,这个服务员一直朝他微笑,还给了暗示,却没等来绅士的地址信息。他想说要不去卡车上?想想算了,看她弱不禁风的,别闹出人命。

    ----------

    轧钢厂销售一科。

    “妈,家里有什么事吗?”田亚妮又接到丛英电话,这个星期已经第三次。她早已习惯这个“妈”,正式的“妈”杨柳,也没盯这么紧。

    “我和你爸能有什么事,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上次打电话没说透彻,你婚姻大事必须得上心啦,县文教局有个小伙子不错,妈给你张罗张罗?”丛英语气很认真。

    “妈,这事儿您就甭操心,我有自己想法。还有啊,电话费挺贵的,三分钟您要出四分钱呢。”田亚妮忽然感觉心烦。

    “你的事,妈不心疼钱。你最近能回来不?家里都想你。”丛英记得春节后闺女就没回过。

    “妈,您是不是把儿子给忘了?呵呵呵。”田亚妮憋不住笑,也不知谁才是亲生的。

    “嘿!你不提我还真没想起来…那个不争气的回来没?”对儿子,丛英认为没什么好聊的。

    “田骁过几天才能回,人现在沪市。我看看端午吧,要是能请一天假,再赶上休息日,还可以在家住一晚。”缺吃少穿年代,她对家里牵挂应该更多一些。只是最近被田骁搞得晕头转向,把家里这茬儿疏忽了。

    “那好,你要吃饱,以后不要再给我们寄钱,否则我再给你转回去。挂了。”丛英看看时间,马上到三分钟。

    田亚妮轻叹一口气,弟弟最近一次都没提起家人,有点不正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