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姐姐是麒麟转世 » 第121章 群狼环伺

第121章 群狼环伺

    当晚,因受到于莉怀孕刺激,杨柳霸占了田骁上半夜的能量。

    娄晓娥夜宵时间只得延迟到下半夜。

    于莉需要恢复体力,也理解两位姐妹的迫切心情。

    田亚妮还好,意思是她不着急,先整个副厂长当当。

    ……

    一大早,倒座房的电话铃声将田骁吵醒,将八爪鱼似的娄晓娥一点点解开,一身睡衣瞬间闪至电话旁边。

    机械部的车很快就到,开会。

    早点在机械部食堂吃的,馒头、白粥加咸菜。

    王远山组织会议,参会的人不多,里面竟有个小本子,松下五寸。

    会议议题是希望中、日在工业建设和产品贸易方面要多多交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切协定须由双方政府缔结。

    老人家曾指出,“要把帝国主义的政府和这些国家的人民区别开来,要把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和一般的官员区别开来。”

    虽然当下情势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互不来往,但是,首先打破壁垒的却是来自东方的伟大声音。比如,大陆早在1951年就成立了京城对外经贸学校,1948年将港岛的“联和行”更名为华润公司。

    所以60年代起,中、日交流合作不少,小本子也是较早与大陆建交的西方阵营国家。

    王远山给田骁介绍松下五寸时,讲真,田骁心里是抵触的。

    他固有印象里,西方的揍性一向是衣冠楚楚、斯文亲和的外皮下,深藏一颗居高临下、烧杀抢掠的偷盗心。

    然而,那些都是过往,被打残过,这不是站起来了么。

    松下五寸伸出右手,上身前倾,态度谦恭道:“田先生,请多指教。”

    田骁打量着面前的鬼子,五寸在他们那边算的上大物件,想必很有市场,笑道:“松下先生,客气了。”

    “田先生,贵厂生产的袁师傅方便面口感非常棒,梨汁饮料在岛国也颇受欢迎,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泱泱大国才能培养出田先生这样的才俊。”

    卧槽,听着别扭呢,田骁挣开那只肥手,收起笑意:“松下先生,您谬赞,这些产品可不是我一人之功,而是集几个大厂的技术结晶,共同研发出来。”

    有意的扫了下腕部,王远山看出田骁不耐烦,松下五寸也明白对方是看表送客。

    “几位都是忙人,不打扰了,改日,改日田先生一定给个机会,容在下摆酒请教。”

    “松下先生是贵客,我们作为东道主,岂能不尽地主之谊,择机我来组局。”

    送走松下五寸,王远山拉田骁到办公室。

    ……

    “小田,今天是我冒昧,我这老人先给你道个歉。”王远山来这么一句。

    卧槽,将军啊!

    那就将回去。

    “领导,有什么事请直说,办不到的,我不会逞强。”

    “松下五寸,为大陆的工业发展提供过不少帮助,他这次来,是想与你谈合作,意在方便面厂和饮料厂。”

    “机械部想得到什么?不只感谢他的帮忙吧。”

    “让你猜着了,小本子最新一代纺织机,价格太高,咱的外汇有限,买不起。后来那边提出条件,如果能撮合你们两家合作,这纺织机的事,好商量。我知道,与你提这个显得不近人情,也是急的没有办法了。”

    “所谓无利不起早,他们在这其中的算盘,我也懒着去分析,没啥新鲜的。但是,要拿咱们的食品技术换他的纺织机,我不会同意,因为看不上。”

    “何故?”

    “纺织品出口,以大陆的底蕴,无非是赚点辛苦费,我也不怕讲大话,纺织、制衣行业,赚钱的环节在设计,而以量取胜的行当,都属于低附加值的行当,是人家不愿意玩的东西。”

    “好,具体说说。”

    “领导,我不是舍不得钱,方便面厂和饮料厂暂时规模还不大,创汇也有限,但它毕竟是一股活水。是一个能持续创造财源的技术。

    而且,我们在这两种产品上面,保持着领先,他们即便想追,也需要时间,等他们仿制出来,我们可能又出新品了,而且市场经济里有辨识度讲法,这会让他们头疼很久。

    如此,最肥的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我们自己,属于大陆。”

    “明白了,是我眼光不够。”

    “领导,莫要这样说,会折煞晚辈的。”

    晚辈一词,这时拿来用用,不显得违和。

    “那,你有什么建议?”

    “合作可以,尺度大一些都不要紧,只有一个要求,我要小本子的几项技术。”

    “什么技术?”

    “只两项,车床技术和汽车发动机技术。”

    王远山一怔,诧异的看着田骁:“你可真敢想,两项可都是国之重器,怎么可能啊?”

    田骁哼了一声:“小本子的汽车发动机技术,还不是买了德意志的专利,后来再更新换代的。”

    “有没有具体的章程?”

    “把咱的想法直接抛给他,否则,我不会再与他们见面。”

    “哈哈哈,好小子,有血性!”

    “因为我什么也不在乎,他们却在乎,时间和机会。”

    “臭小子,你是影射我做官瞻前顾后。”

    “您还是好好的做官,我在您这棵大树庇佑下,才能活的畅快些。”

    “啥都敢说,今天就这样,有消息我通知你,滚吧!”

    “是!”

    “哈哈哈…”

    ……

    南锣鼓巷95号院中院,易家。

    易中海接连折戟沉沙,头发又花白几分。

    最近,他又心生一计。

    二大爷刘海中、三大爷阎埠贵被邀来易家吃酒,破天荒的事。易中海何曾瞧得起这两位,然时运不济,不得不低头。

    酒过三巡,刘海中和阎埠贵均露醉意。易中海认为火候到了,开口道:

    “三大爷,如今我和老刘栽了跟头,内中缘由说来也没意思。想当初,三位管院大爷一旦同时出马,不说院内邻居,就是街道、派出所也得给我们几分薄面。

    可如今,被一些小辈挤兑的灰头土脸,实在是憋屈啊。”

    刘海中想起昔日荣光,与易中海碰了一杯,口齿有些不清:“老易,那时你多牛啊,院里的事你是一言九鼎,现在嘛,你我都落了配,不过,我比你稍稍强点儿,谁让儿子争气呢。”

    阎埠贵嘴角抽了抽,不悦道:“老刘,甭在这耀武扬威的,你家光天还不是靠着田骁,我家解成虽然出些苦力,但也没去跟谁低三下四。”

    刘海中豆眼一瞪:“老阎,这话我就不爱听,解成在火车站扛大个儿,不去低三下四,人家能给活干?我可听说每天都有排不上号的。”

    易中海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打了个手势,阻断两人争吵,脸上勾兑出为人忧虑神色:“我说两位,院里各家都过的不容易,究其原因,不就是没个好工作么。

    田骁怎么说都是一个院的邻居,现在有了厂子,富得流油,不见他对院里有什么贡献,你们说说,该是不该?”

    阎埠贵有些生气,阎家多次打田骁主意,先是谋算于莉,后来想从秦京茹处迂回,愣是一件没成,还弄丢了俩儿媳。

    刘海中感觉这顿饭有预谋,刚要张嘴,被易中海抢了话头。

    “田骁厂子里招了那么多无亲无故的人,晾着一个院的邻居不闻不问,哪来这么大怨气啊,我提议,开个全院大会,把田家姐弟也叫来,当着大家伙的面,咱们几位豁出老脸了,求田家给院里没工作的年轻人赏口饭吃,我看他们好意思推脱不。”

    好计谋,刘海中嘴唇哆嗦了两下,心说易中海又搞道德绑架那一套,他还不能反驳,否则被两人传出去,院里人会记他一笔。

    阎埠贵嗤了一声:“一大爷这步棋…这个提法,我看挺好,方便面厂的工资,四十多块呢,现在哪找这种肥差去。”

    只要阎家能进钱,一大爷的称呼瞬间被他起复。

    “好,那就算咱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择日开会。”

    ……

    沪市,建国西路56弄,一高档住宅区内。

    肖然和另一公子哥孔玉堂正品尝着从法兰西运来的红酒。

    “我说兄弟,你这次不地道。”孔玉堂精瘦,一副大麻相。

    “这可怪不得我,前几天叫你过去,你说走不开。等人家离开,你又来劲了,这是哪的道理。”肖然点燃一根雪茄。

    “好吧,算哥哥没福分。本以为寻常货色,看你拍的那些个照片,我就后悔,竟是绝色,摆的那些姿势,可都是高难度,学舞蹈的吗?”

    “我这远房堂妹是体育出身,尤善短跑。”

    “真是馋人,可惜了,错失一场露水缘。”

    “未必,她现在已被我收拾的服服帖帖。孔哥,这是小事,那个乡巴佬的方便面厂才有意思呢,产品卖到了国外。”

    “凭咱们身份,卖那东西去?我丢不起那人。”

    “孔哥,这我得说您了,食品看着不起眼,可每天都有人消费呀,咱们倒汽车、倒家电,看着体面,可这些东西用得起的人群太窄,量就上不来。我问过堂妹,那个乡巴佬的厂子,每月净利超过两百万块。”

    “这么多!你没听错吧,如果真是这个体量,上头会有关注。”

    “所以啊,我才找孔哥么,你家在京城的能量不容小觑。”

    “我们的根本在沪市,去那边麻烦不会少,很被动。”

    “不是惦记我那堂妹么,水嫩水嫩的,保您尝一次就忘不了。”

    “让我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