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重回九零小渔村 » 30 穷也好,富也罢,准备妥了才好过年

30 穷也好,富也罢,准备妥了才好过年

    这一进了腊月,只觉得日子突然过得飞快。

    腊月二十四,徐平安早早就回了家,才放下行李,还来不及坐下喘口气,就跑去敲响了徐采妹家的门。

    一见到徐平安,徐采妹就招呼他进来吃饭。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早就起来了,总觉得你一会儿就要回来,早饭一直温在锅里。”徐采妹笑着说,“没想到你真就回来了。”

    洗过手落了座,徐采妹已经端着盘子过来了。

    一碗白粥,一块三角糕,还有一小碟徐采妹自己腌的咸菜。

    “这么丰盛呢。”徐平安笑着说。

    “今天早上早早就去了镇上买年货,不知道为什么路过早点铺子就是想吃三角糕和油条,就买回来了。”

    “你什么时候说话也变得拐弯抹角起来了?”徐平安打趣道。

    徐采妹的脸肉眼可见地红了起来。

    “我才没有!赶紧吃你的吧,吃完还要帮我扫屋子呢。”徐采妹背过身去,收拾起柜子上的物件来。

    徐平安轻手轻脚地放下碗筷,站起身,走到了徐采妹身后。

    冰凉的触感突然间爬上了徐采妹的颈子,她猛地缩了缩脖子,伸手去摸。

    “这是什么?”徐采妹拈起颈间项链上的吊坠,有些诧异。

    “新年礼物,喜欢吗?”

    徐采妹慌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才再次伸手触碰吊坠。

    吊坠是银白色的心形环,小小的,金属细致的切面反射着点点晶莹的光泽。

    “可能小了点,你先戴着,等明年养殖场回钱了,我再给你买个好的。”徐平安认真地说。

    “这个就挺好的,谢谢你,平安。”徐采妹欢喜地转过身,突然又垂眸,皱起眉来,“可我没什么送的出手的礼物……要不我过年多炸些肉给你吃吧。”

    徐平安将手放在她的肩上,“不用你送我礼物啊,你现在手上又没有什么钱,能省就省吧。况且我给你送礼物,只是希望你高兴,并不是为了图你回报我什么的。”

    “我很高兴。”

    “那就足够了。”

    吃过饭,徐平安回家换了件方便干活的衣服,帮着徐采妹把家具搬开,方便她打扫。

    这老房子许久没有人打理,到处是灰,两人找了两条手绢,蒙在口鼻上。

    “你这样看起来跟电视里演的坏蛋一样。”徐采妹笑了。

    徐平安也笑了。

    徐采妹踩着徐平安搬来的梯子,爬到最顶上,用裹着抹布的小扫帚仔细扫着天花板上的霉斑和蜘蛛网。

    徐平安在底下小心地注视着徐采妹,一双手死死钳着梯子,生怕她有什么闪失。

    等她下来的时候,徐平安一边帮她从头发上摘下蛛网,一边笑。

    “你看你,一头的蜘蛛网,跟个蜘蛛精似的。”

    “没办法,”徐采妹叹了口气,“这房子太久没人打理了,都不好了。等以后有钱了,我非得把房子重新修一修才好。”

    随后,两人又一鼓作气,将其他地方也一起打扫了一遍。

    花了一整天扫完徐采妹家,第二天接着又是徐平安家。

    看着徐采妹从边边角角扫出的大小垃圾灰尘,徐平安有些不好意思。

    徐采妹却只是安慰他道:“你一个人既要赚钱养活自己,还要抽出时间关照我,有时候村长他们也会叫你帮忙村里的事,难免疏忽了这些。没事,这不正好我来帮你,咱们一起弄,总能扫干净。”

    打扫完房子,腊月二十六,徐平安出了趟海,徐采妹坐车去镇上采买。

    临近年关,镇上的农贸市场里异常热闹,挤满了周围村子前去采买肉菜的人们。

    徐采妹也不含糊,毕竟这过年,一年也只有一次,更何况今年还有两个村的“出游”——所谓出游,是福建部分地区特有的习俗,具体的流程根据村子自己的情况会略有不同。

    就徐村和姚村来说,就是在正月里,大家会将本村庙里供奉的神像抬出来,绕着村子各家通宵巡游一番,有些娱神祈福的意味。

    只不过因为两村间长达十几年的‘冷战’,加上他们这两个小村子实在偏僻贫穷,有精力参与筹备的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单独一个村子很难把出游搞得热闹。时间一长,大家已经不怎么记得出游的具体事情了。

    而徐采妹本人,在徐平舱家的那几年,每年一到快过年,姚金桂为了保证小卖部能在一年中最赚钱的那几天24小时营业,要她住在小卖部,所以过年的热闹气儿,其实离她也很遥远。

    所以她也只是模糊地记得,很小的时候,村里最后一次办出游,每家都会制备简单的吃食酒水,款待出游队伍。

    那时候明明是半夜,可大家到了家里,谈天说地,吃肉喝酒,还要放鞭炮。

    而今年,徐平礼前些天在告示栏贴了公告,宣布出游的时间是正月初五,时间还早,所以这两天先炸些丸子、豆腐还有鱼什么的,再做些红团,卤些肉,剩下的等到初四或者初五早上再买,也就七七八八了。

    买了五斤猪肉,三斤牛肉,两板子鸡蛋,两只活鸡,几挂鞭炮,两副对联,以及一些青菜、水果,还有干货什么的,徐采妹满载而归。

    姚村村口的车站前,徐平安已经在等她了。

    “买了这么多东西呢,我来拿吧,”徐平安说着,接过徐采妹手里的大兜小兜,两人说着话,亲亲热热地回了家。

    这趟徐平安也是收获颇丰——除去多余卖掉的,家里留了七八条四指宽的带鱼,四五条小臂长短的海鱼,一桶子螃蟹、虾还有小杂鱼。

    “这两条大鱼你拿回去放冰柜里先冻着,等三十晚上和初五咱们再拿出来做了吃,带鱼一会儿帮我洗出来,我跟其他的东西一起炸了。”徐采妹高兴地说。

    徐平安应着,和徐采妹一起放东西。

    院子里的小将军似乎馋了,冲着被挂起来的肉汪汪叫。

    听到它的叫声,徐采妹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大黄和她其他的几个孩子,还守着养殖场呢,这马上就过年了,也该把它们接回来,跟着热闹一下,改善改善伙食。”徐采妹说。

    “那你去接他们吧,我先带着小将军把鱼杀了,把猪毛燎了,还有其他的都备好,等你回来主手。”徐平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