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从大胃王开始长生 » 第二十章 初识螳螂拳(求收藏)

第二十章 初识螳螂拳(求收藏)

    王峰一直在被王帅带回家后,还没反应过来,一直在脑海中回想着刚才的切磋。

    他本来以为就算刘修武比较特殊,身高比自己高,体型也比自己大,可自己凭借身体素质,至少能过几招。

    可惜以自己强悍的身体素质,和媲美专业格斗队水平的格斗技术,在他手里没走过一招,就被击倒。

    甚至在他攻击自己的时候,有种自己是被被螳螂捕食的昆虫一样,毫无还手之力。

    而这种无力的感觉,是他十分讨厌的。

    等他回过神来,发现王帅已经点好了外卖,并且一直在安慰自己。

    看着王帅点的外卖,他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大吃特吃。

    只是在稍微垫了一下肚子后,就和王帅说了几句,就回到房间,关上了房门。

    回到房间的王峰,就开始查找相关资料,想知道刘修武为什么那么强,螳螂拳为什么那么能打。

    这和自己了解的情况不太一样啊。

    在王峰的印象中,华夏传统武术大部分都是表演性质的,很少有能上擂台实战的。

    还有就是层出不穷的各种武侠影视剧,没有那个华夏人,在小时后没有被里面的各种神奇武功所吸引。

    只是慢慢长大之后,见到听到的都是,武功就是表演性质的,甚至国家体育总局对于华夏传统武术的定义就是强身健体。

    而不是格斗技术,只是在推广全民健身所使用。

    日常中最长见到的就是,早上晨练的时候,几乎每个公园都会有老人在练习太极拳什么的。

    经过王峰一翻资料的查找,发现螳螂拳在国内还是很有名气的,算是传播比较广的武术。

    自己以前也经常看到,螳螂拳出现在各种影视剧之中。

    王峰再次感谢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在只需要上上网就都能查到很多资料。

    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社会上对于自媒体的向往,短视频平台就有很多人,在教授各种传统武术。

    甚至还有很多揭秘视频,让很多原先密不外传,甚至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技巧,直接在网上免费学习传播。

    通过查找资料得知,螳螂拳是一种模仿螳螂动作,而演变而来的传统拳术,主要在胶东等地流传。

    诞生于三百多年前,虽只有短短的二三百年,但是经过历代武术家的总结提炼,创新发展。

    逐渐形成了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实用性强的风格。

    现在主要流传的流派有太极,梅花,七星,六合等螳螂拳流派。

    根据王峰观看的教学视频,确定了今天刘修武使用的就是螳螂拳里面的八步螳螂拳。

    八步螳螂是由精通形意拳、通背拳的武术宗师,研究创新形成的一种螳螂拳。

    这种螳螂拳,其基本动作有八个式子和八个步法组成,所以命名为八步螳螂拳。

    而且八步螳螂拳有八卦掌的身形圆转,通背拳的松柔绵长,形意拳的准狠直接,讲究连削带打。

    加上螳螂拳本身特有的手法,和结合形意拳、通臂拳的八种基本架势,

    形成了战斗力极强的拳法套路。

    查完资料,对螳螂拳有所了解的王峰,准备跟着视频自学一下螳螂拳。

    主要是他不服输,可能是他这一段时间以来,马拉松比赛除非自己放弃,不然就能稳稳的拿下第一名。

    自己业余练练的自由搏击,在身体素质的加持下,也能轻松的打过绝大部分人。

    这让他有股傲气,除了在刚开始得到金手指的时候,这半年以来,他是顺风顺水,几乎可以说是心想事成。

    猛然间被刘修武教育了,虽然只是擂台切磋,可对他的冲击还是不小的。

    现在的他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学螳螂拳,然后用螳螂拳在打一次。

    下定决心的王峰,就开始跟着视频学习八步螳螂拳。

    螳螂拳的手法分勾、楼、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十二字诀,手型就是仿螳螂前爪,类似刁勾,名“螳螂爪”。

    而八步则是拔步、窜步、叠步、入环步、登塌步、挪步、行步、拖步。

    八式分别为:骑马式、豋山式、坐虎式、坐盘式、捕蝉式(虚式)、虎头式、塌机式(败式)、寒鸡式。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八刚十二柔,也是八步螳螂拳特有的。

    不过这些对王峰来说,还不着急,先练习一下最基础的步伐和手法,在熟悉一下八种架势后,才能慢慢的学习套路连招,最后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王峰就一直在学习八步螳螂拳中度过。

    对于现在的王峰来说,经过金手指的加持,一周时间足够把螳螂拳的套路演练纯熟。

    他也知道闭门苦修不好,他就开始在网上找相关的武术论坛,想要找人交流一下。

    其中有一个置顶的帖子,点击量非常高,也是王峰留下印象最深的。

    发帖人叫刘洋,他的帖子在论坛上的支持率很高,是关于传统武术能否实战的。

    “很多人都想让我谈谈华夏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实战,都知道现在武术的名声已经假大师给败坏了,加上一些人水平不够,练武好几年,打不过练习一年的散打啊,自由搏击什么的,就造成了现在主流的观点就是,传统武术不能实战。”

    “其实我想说的是,你要首先要了解清楚武术到底是什么,怎么产生和发展的,搞清楚了来龙去脉,这才能说的清楚。”

    “现代认知的传统武术其实发展时间很短,并没有很多人印象中那么长,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是不是和你印象中的不一样,印象中的武术应该有长达数千年的传承,怎么会这么短呢。”

    “其实这就是认知障了,现在市面上流传的武术,主要就分两种流派,一种是养生的,一种是技击的。”

    “首先认知最广的就是各种影视剧里面的,这些大部分就是养生派或者说表演派,这种流派动作舒展,体态优美,适合养生和表演。”

    “另外就是技击派了,这就不得不提武术的起源了。”

    “在冷兵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士兵,慢慢总结的武器和身体杀人的技术,流传到民间,就慢慢形成了各种流派的武术。”

    “这些战场厮杀技巧,你说他不能实战,你问问你自己信不信?”

    “所以说,华夏武术从一开始就是具备很强的实战能力的,那么为什么到现在的武术运动员不具备实战能力呢?”

    “这就要说到武术的演化和传承的过程了,在以前的社会中,师傅教徒弟基本都会留一手,只教给一两个人真本事,剩余的基本都是样子货,这是武术实战能力倒退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就是在以前,很多达官显贵也会让子弟学习武术,而武师为了谋生,只能教一下练法或者说套路,这也是养生派武术的来历之一。”

    “慢慢的,各种武术鱼龙混杂,很多人也分不清楚。加上上世纪为了和国际接轨,推行的竞技体育精神,不再是一上擂台就分生死的时代了。”

    “慢慢的武术就变成了表演套路,各种杀招阴招的限制使用,也就使得武术丧失了实战能力。”

    “你在看看推崇的国外搏击技术,现在国内最出名的就是拳击,自由搏击,柔术,空手道等”

    “现在他们的技术比较简单明了,就是以击倒或者降服为主,是根据擂台规则而生的各种竞技技巧。他们摒弃了各种攻击弱点的方式,而是以现代的科技研究推动他们的身体成长,千锤百炼的锻炼规则内的得分技术。”

    “而华夏武术呢?从出现的时候就只有一个目的,弄死对手。没有规则限制,不需要美观,各种偷袭、阴招、弱点攻击都是可以的。只要你能活下来就可以了。”

    “所以传统的华夏武术才是实战最强的,但是现在社会是没办法使用的。不然你出手就是各种撩阴偷桃、插眼、扳手指,锁喉的,你有多少钱够赔的,甚至你都要进去吃几年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