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大佬要斗宝 » 第一百五十六章门派弟子,晋升百强!

第一百五十六章门派弟子,晋升百强!

    沈文不适合继续战斗,而是需要稍作休息一会儿。

    等全体比赛结束后,统一比赛。

    刚刚与裴菊一战,消耗颇大。

    回到观众席和明华等人打了招呼,便闭眼眼睛休憩片刻。

    刚入定没几分钟,突然一道狂暴的氤氲罡风将他吹醒。

    好强!

    他睁开眼睛看向台上。

    青年一身仿古汉服,手执一把战戟威风凛凛。

    而对面少女休闲劲服,托着一对玉如意。

    “他们俩是谁?”

    “姬家小魔神姬无忧,吕家小公主吕新阳!”

    “这个小魔神攻击相当凌厉啊,那把战戟似乎来历也不凡。”

    沈文隔着老远就观察那战戟非同寻找,看年代,应该是汉末时期的战戟,方天两月樽!

    叫做双月戟,也叫方天画戟。

    历史上用戟的高手十分稀少,但各个牛气冲天。

    如霸王项羽,汉末吕布,大唐薛礼等,各个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世武将。

    明华拉着沈文解释道:“沈先生可能刚踏上斗宝江湖不久,对江湖诸多事情不是非常了解,尤其是对王侯万族,诸子百家以及名门大派。”

    明华顿了顿,望着姬无忧手里的战戟,闪过一丝热切和贪婪,“这战戟是姬家巧得的,姬家之人,历代主脉嫡子嫡孙喜爱使用战戟等攻击型武器,而姬无忧的战戟传闻是东汉末年,三国第一神将吕布的战戟,而且是经过斗宝协会下属评定鉴赏有关机关确定并等级的,是八级高等古宝!”

    “哦?八级战戟?怪不得有如此惊人的氤氲之息。”沈文点了点头,又多看了眼姬无忧手里的战戟,至于是不是吕布那一柄,并不好说,不能过达到八级高等程度,说明,该战戟必然是华夏武器榜里也能排的上名次的,仅次于传说中几大神兵!

    “不过……”明华话音一转,又道:“这柄战戟被姬家老祖宗给封印了,现如今只能使用六级力量,除非姬无忧修为突破六级,方能使用战戟全部力量。”

    沈文淡淡一笑,这个姬家老祖倒是对子孙颇为关照,其实沈文最初得到博物馆并使用高等古宝时,就发现了,如果自身修为不够,不足以驾驭高等古宝,那么若是强行使用高等古宝进行战斗,就会损伤修为和根基,对自身影响伤害非常大。

    但他有外挂,博物馆能随时替他恢复补全身体,所以,他倒也不怕。

    “那叫吕新阳的女孩倒也有几分本事,竟然能硬抗姬无忧十招狂暴的攻击。”

    沈文看完战戟后,又把目光投向吕新阳身上。

    这个女孩不算特别漂亮,但非常有气质,说不出来的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好似深闺幽兰,草花木香。

    “那对玉如意也非常有趣。”

    那对如意竟然是商朝时期的!

    没错,商时期。

    众所周知,如意被广泛认知并应用是在明清,前世所有关记载发掘过程商墓时,几乎没有出土商墓玉如意的事情。

    有趣极了。

    沈文嘴角弯了弯,说起玉如意,就要深刻剖析“如意”一词来源。

    其实远在商代就有“如意”一词,清弘历帝“泳商铜如意”诗词说道:“一柄曲拳代读者,玢古色错金银,谁知子氏尚质,已有欣于如意人。”

    乾隆帝认为,商代便有了如意,但并没有实物可以佐证,而历史工作者认为,“如意”这玩意来源于民间,是用来“挠痒痒”用的。

    最初始于汉朝,也有骨制,玉制,石制、竹制或者以名贵金属材料制成最初的“如意”,长约一尺许,端部多指型,也有灵芝型,心型或者祥云型,能够自己伸手背后挠痒痒。

    取其名曰:“尽如人意!”

    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引自《音义指引》里说:“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

    这痒痒挠在南方叫做“不求人”,北方叫做“老头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一物被广泛应用,甚至一度被帝王大臣常窝手里。

    想想一下画面。

    天不亮,群臣上早朝,帝王出面坐龙椅,那个时候,鸡不鸣,狗不叫,大殿灯火通明,无数大臣和帝王都手拿一个痒痒挠。

    那些打酱油的大臣上朝有些无聊,挠一挠!

    那些忠君体国的大臣为了山河社稷、百姓安居乐业而沉思苦想殚精竭虑,不由得后背发痒头皮发麻,怎么办?

    当然是挠一挠!

    而帝王半躺着龙椅上,无聊的一批,但又不能睡觉,有损天子威严和帝王威仪,因此只能痒痒挠提醒自己,想睡觉——就挠一挠!

    画面非常和谐,非常完美惬意。

    之后,“如意”用途就更加广泛了,毕竟被帝王和大臣做了一波广告,好像只是有权有钱人才能玩“如意”,于是,整个天下所有人都开始了玩“如意”的道路。

    毕竟名人效应自古以来居之。

    就像搞收藏一样。

    什么是收藏。

    说白了,就是最有权势的一批人,他们喜欢上某一件东西,并开始大肆收购时,那么这个东西就开始无形中涨价,一直到普通人买不起的地步,有钱人买回家藏起来的过程,就是搞收藏。

    前世,作为历史工作者和博物馆管理员的沈文对收藏这档子事是非常了解的。

    再接着说如意。

    将相大臣用来比作权杖,文人墨客用来吟诗歌赋时击节拍打做节奏,甚至烟花柳巷之地都盛传和编排的“如意舞”。

    如梁简帝萧纲说:“腕动苕花玉,衫随如意风。”

    东吴孙和,曾经月下作如意舞蹈,不小心把宠妻邓夫人的脸给打烂了,虽然经过整容手术后有所恢复,但是依旧留下来一道疤痕,毕竟那个时候整容手术还没有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于是有了点靥成风的故事。

    从唐宋开始,各种玉如意就普及开来,玉制,陶制,木制,竹制等等,而到了明清时代,玉如意已经不再是把玩和挠痒痒的用途了。

    而是变成了观赏。

    材质上,变成了金银等贵金属,或者美玉,水晶或者象牙和玛瑙等稀世材料。

    风格上,也由手指变成灵芝或者祥云以及各种吉祥动物和植物的形象。

    工艺方面,更是整体打造成流线型,造型极致优美,浮雕,镂空、镶嵌和景泰蓝等等工艺开始往“如意”上边折腾。

    这样一来,如意变成高档的工艺品,极具观赏价值,如翡翠三镶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丝珐琅如意等等。

    因此,沈文看到这一件商代如意是非常意外的。

    或者吕新阳手里这对玉如意,是非常有可能是所有如意鼻祖级别的存在!

    明华含笑说道:“沈先生可能不清楚,吕小姐的玉如意传说的商帝王辛王后姜王妃之珍宝。”

    “当然,时代久远无法考证,或者只有姜族和帝族能够证实吧,不过就算不能证实,这件古宝依然是高级古宝,属于七级!”

    沈文谈了一口气,“这些历史非常久远大家族来历实在上太古老太神秘了。”

    记得前世,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身份不够高,总之能被世人所知的,也就是明面上那些家族,如山东孔,山西裴,两广黄等,其他的,知之甚少。

    或许是他前世身份低微,不足以知晓这些大族的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