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逆袭孙策开始 » 第十一章 兵种

第十一章 兵种

    整编部曲、任命将领在纸面上是件简单事,但是真正施行起来却并非如此。

    首先就是要给士卒配备必需的生活工具,比如铲子、凿子、箩筐、斧头、钳子、锅子、火石、盐袋、碓等。

    衣甲也是要发的,不过严氏宗族并没有几套甲胄,族中武库总共只有铁铠五领,皮甲一二百套,勉强能装备到队率一级……队率往下,只能是布衣、麻鞋、开口袴三件套勉强凑合了。

    光是筹备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严虎就废了好大劲,但也没办法,总不能让士卒衣衫褴褛训练吧。

    通过这些小细节,严虎也逐渐见识到了古典军事科学的一面,小到普通士卒的装备、大到兵团的配合及战术的运用,这些看似枯燥的东西,往往更能刺破迷雾、反映出战争的真实面目。

    以往严虎所读的书籍,无论是演义还是传记,大多都只是写大将叱咤风云、横扫千军,谋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场面。

    根本没有人讲士卒穿什么、吃什么、带什么装备,这直接导致了严虎两眼一抹黑。

    穿越之后,经历这一系列的事情,严虎渐渐才意识到,兵法还真不是读几本兵书那么简单,布防、扎营、行军甚至包括简简单单的单兵装备都是包含大学问的。

    挽马、骡子、驴子当然也少不了。

    严虎计划:平时用这些杂畜充当战马训练士卒的骑术,战时运送辎重。

    至于究竟能不能提升骑术那就不是可以预料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优选——没办法,江东实在是太缺战马了。

    虽然江东出了项羽这样的骑兵大家,但是缺马的状况却不可能得到缓解,归根到底这属于地域原因,不是人力可以改变。

    当然了,用骡子暂代马匹也并非严虎脑子一热的想法,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的考量。

    在严虎记忆中,有个叫李希烈的中唐叛将,凭借一支战斗力彪悍的骡子军纵横淮西,这支骡子军在李希烈身死之后,依然坚挺了三十年,直到李愬(sù)雪夜下蔡州才宣告覆灭。

    后来唐军也一度组建了骡子军,种种迹象表明,骡子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代替马匹的,因此严虎决定试一试,反正又没有什么损失。

    处理完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宜,紧接着就是按照兵种建立正规编制了。

    步卒的兵种划分其实很简单,以长矛、弩、弓、刀、戟五种常用兵器划分就行。

    “壮勇有胆之人为长矛兵;臂力强劲、目能远视之人,操弓弩;健大雄伟者执大戟;身姿矫健、有杀气之人充作刀盾手;身强力壮,行动敏捷之人为斥候”。

    三千士卒之中,长矛兵占比最重,约有半数。

    辎辅兵占据六分之一,这五百人年纪相对较大,体能不甚突出,严虎分派其承担军中杂务。

    剩下的一千人中,刀盾手五百,弓手两百、弩手一百,大戟士一百,斥候一百……当然了,严氏部曲的装备显然不可能达到汉军的水准,类似刀盾手只有刀没有盾,大戟士没有重甲,斥候没有马的问题简直不要太多。

    对此严虎毫无办法,一来严氏家族没有铁官坊、二来吴郡本身不产铁,吴郡士民所用的铁器基本都是产自丹阳郡或是会稽郡。

    就这三千件兵刃已经是家族积攒数年已久成果了,若不是前两日从沈氏家主沈䁕手上换来数百杆长矛,严虎连这三千部曲都武装不起来。

    三曲长矛兵严舆领了两曲,两名部曲督都是严氏宗人。

    严圭领一曲长矛兵以及辎重曲,外加新建的斥候屯,还有原来的一队斥候。

    辎重曲部曲督由严圭所荐的吴硕担任,算是考察其才能。

    鲜于丹出身猎户,射术精湛,严虎任命他统领弓手,职位部曲督。

    蔡遗出身军旅,会使五兵,严虎以他为部曲督统领刀盾手,顺便充当教头。

    大戟士、弩手则是严虎亲领,原因很简单——大戟士本身就是护卫主君的队伍。

    再说弩手,因为弩本身是禁器,使用便捷,威力巨大,袁绍曾以强弩千张大破公孙瓒白马义从一万,严虎当然不会将这种军国利器其交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