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自观照 » 艺术的意义

艺术的意义

    文君望着坐在身边的这个老人,联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亲。老人来自湖南的一座小山村,带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气息。衣着有几分褴褛,前脑门头发已脱光,几缕稀疏的白发服帖的搭在后脑勺上,满脸深深的沟壑。这个沧桑的老人说话时总是面带笑容,有时眼睛里会闪着泪光。

    老人姓曾,是退休教师。上过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教初中英语。

    曾老师曾有一个女儿,取名宝怡。宝怡出生时,就长着一头浓密的黑发,天使般的容貌。护士们都说这是个美人胚子。宝怡十四天大的时候,就会对人微笑。这笑容最是让曾老师心醉神怡的。

    然而还未待宝怡满月,就开始是高烧不断,肺炎反复发作,并伴有抽筋,住过几次医院,因当时医疗技术所限,没有查出病因,也就无法根治。曾老师抱着宝怡四处求医,跑遍省城、京城的各大医院。多次为了挂专家门诊,而在医院外整宿的排队。宝怡就诊时,为了输液,两只小手手背都被护士扎得发青发紫。因为静脉过细,护士通常要在她手背上扎上好几针才能找对地方进行输液。夜里,宝怡会反复高烧,咳啖,很少睡个安稳觉。宝怡偶有感觉舒服的时候,便会对着人微笑。这时候护士总会夸赞几句:你看她笑了,眼睛真美。

    曾老师就这样陪伴宝怡在医院里不知度过多少个日夜。在宝怡十四个月大的时候,又一次的高烧,烧到四十二度,整个人都软绵绵的。曾老师将宝怡从床上抱到怀里,感觉宝怡像面条一样软软的,没有骨头般,身子不住往下掉,眼皮也是灰了下来的,眼里不见了往日的神采,口中发出重重的喘气声,此时已经呼吸困难,生命正渐渐地离她远去。当宝怡被送到医院医生检查时,已发现没了气息。

    就这样曾老师痛失他的爱女。他抱着已经僵硬的女儿,放声大哭。望着宝怡天使般的美丽脸旁,他甚至闪过一个念头:把宝怡放进冰箱冷冻起来,这样他就不会失去她了。

    然而,他最终不得不和遗体告别,签属火葬条款。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他抱着宝怡粉红色的风衣,手握着死亡证明,眼泪无声无息地从他眼里流淌下来。泪光中他看着宝怡化作凤凰从火焰中腾空而起,飞向天国……

    宝怡带着他的爱离他而去了,永远离开了。宝怡那这世间最灿烂的天使般的笑容永远铭刻在他心里。

    若干年后,曾老师有了一个儿子,第二年又有了第二个儿子。一家四口靠夫妇微薄的薪水度日,生活过得还算有滋有味。

    不料,有一日曾夫人夜间突然右侧乳剧痛醒来。到医院检查,诊断是肿瘤,到省城医院复查是乳腺癌晚期。突然其来的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个可怜的乡村教师身上。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他陪伴妻子接受手术、化疗,每三个月定期到省城医院复查。又开始漫长的求医路……

    后来,两个儿子先后考上了大学。因为要供养两个儿子上大学,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日子过得越发坚难。一个月的收入不足两个孩子大学一个月的生活费,可以想见他当初的生活是极其困顿的。每到学校开学之际,老人就要为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发愁。

    老人的家座落在学校的平房宿舍区。为了补贴生活,老人在宿舍后面的一片荒地里开垦了约一亩大小的菜地,种上瓜果蔬菜,还养了鸡、鸭,还有十几只兔子。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就这么艰难地继续着……

    老人好不容易熬到了两个儿子大学毕业。所幸两个儿子都很争气,毕业后在上海都有了体面的工作。本以为可以享清福了。然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想要在上海安居乐业,似乎还要些时日。年轻人靠自身的工资收入买房是远远不够的,少不了需要家里的经济支援。曾老师省吃俭用,一路支持着在上海打拼的两个儿子,直到他们买房娶妻生子。

    几年前,老伴也走了,去天堂陪伴早年夭折的爱女去了。老人年纪大了,便随大儿子住在上海。白天一个人在家很孤独。老人无事便来公园里吹笛子打发时间。有时也会拿着陶渊明的诗集,坐在柳树下抑扬顿挫地朗诵。有时碰见熟人走过,也会聊上几句。老人就这么带着回忆,略带着悲伤,欢快地过着他的晚年生活。

    文君此时正给老人画肖像素描,她将时间定格在这呈现在老人脸上的如花的笑容的瞬间。艺术的意义,大抵在此吧。她领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