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群雄之路,从刷任务开始 » 第30章 贾诩要搞事情

第30章 贾诩要搞事情

    从玉门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杨泉一门心思都扑在整顿和扩建市场上,说人话就是怎样更好的搞钱。

    由于杨泉外出作战,太守府议事已经暂停了好些日子。

    得知杨泉回归坐镇太守府之后,一众属官,如功曹掾、门下掾、五官掾、主簿、主计等,全部一涌而来,要向杨泉汇报工作。

    呃,这哪里是汇报工作这么简单,杨泉不在的这些日子,虽然有郭田总揽政务,诸如民政、赋税、法纪、募兵、武备等事情皆有处理。

    不过这一郡事务纷繁复杂,部门之间难免有所打架,于是杨泉重启太守府议事之后,成天被一堆文官围着嗡嗡嗡嗡,好一顿头大。

    好在杨泉内政还行,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整和维护,敦煌各地的发展逐渐回归正轨,前段时间战争的阴云逐渐消散。

    不过这是三国,可不是什么承平时代,树欲静而风不止,百姓难得有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没过多久,来自酒泉郡沙头县的一份密报,打破了敦煌太守府的平静。

    “……段煨属官贾诩,近来频繁进出玉门县城,与张县令来往甚密……”

    这封来自王渠的密报,甚至为杨泉记录了两人交谈的时间节点。

    通过竹简中的文字,杨泉仿佛能够看见张利和贾诩把酒言欢,互诉衷肠的场景,有点哭笑不得。

    “贾文和啊贾文和,他张利是个粗人,肚子里面没有半点墨水,你怎么那么闲得慌,天天找他聊天有什么意思呢!”

    杨泉噗嗤一笑,将王渠的密报往桌子上一扔,歪在榻上闭目养神。

    过了没多久,杨泉突然一下子从榻上弹了起来,瞪大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说了一句:“不对,这贾诩恐怕是要搞事情啊!”

    “郭田!郭田!来人啊,去把郭田给我找来!”

    杨泉赶紧吩咐左右仆役帮他摇人,自己则开始在房间里面来回踱步,脑海里面逐渐浮现起当时贾诩的属性。

    【贾诩:武力48,智力97,内政85,好感50,技能:离间】

    离间?!——

    “历史上的贾文和是何许人也,说服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力助张绣来回拿捏曹操、离间马超韩遂终破十万联军……”

    杨泉一拍脑袋:“那张利是个谋略不够的人,走的时候忠诚度便只有63了,这一次还不得被贾诩忽悠瘸了?”

    这时郭田急吼吼地冲了进来,一进门便问道:“杨君唤我何事啊,如此之急,难道是前线有变?”

    杨泉指了指桌案上的王渠密报,让他去看,说道:“玉门危矣!”

    郭田读完王渠密报,想了一刻。

    “不如我们将张利立即调回来,换之以其他人去驻守玉门,这样就能一刀断了贾诩的念想。”郭田伸出右手,作手刀状,为杨泉献计。

    杨泉思考良久,否决了郭田的这个提议。

    “如果我们将他调回,总得有一个由头。现在刚刚任命他为玉门县令没有多久,既无过错,甚至还有功劳,就贸然将其调回,难免让他生疑。万一他狗急跳墙直接反水,事情就无法挽回了。”

    郭田对此似乎并不认同,就说:“不用以调令为由让他回来,可以借口紧急议事将其唤回敦煌,再将其软禁,拿下他的兵权即可。”

    杨泉抿了抿嘴,此刻他心里面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化解这一次的危机,还有如何利用这次危机。

    所谓危机二字,先是危,再是机,如果此番能够化危为机,岂不是一件美事。

    于是思考良久之后,杨泉想到一招,决定将计就计,好好会一会贾诩,最好趁此机会一举拿下酒泉郡,并将其收入麾下!

    在和郭田详细陈述自己想法之后,杨泉第二天一大早便出发离开敦煌县城,快马往玉门而去。

    ……

    回玉门的路途中会经过沙头县,杨泉便先歇了一脚,进城去见了王渠。

    此前王渠书写密报,虽然记录了贾诩和张利之间的见面,但他自己本身并未当成多大一件事情,更不会想到张利可能叛变这个层次。

    只是由于杨泉曾经布置给他这个任务,所以借着曾经的一些人脉关系,将情况按实记录呈送罢了。

    杨泉自然也不可能和他商量这些事情,此番前来沙头县,也只是视察了一番城防和部队训练,并向他转交家人托来的物品,还特别夸赞了一番他的儿子王双。

    王渠见杨泉如此体贴,还特别关心于他,颇为感动,忠诚度再度上升,已经上涨到了98。

    杨泉为了避免将王渠过多地牵扯进来,便停止让他收集玉门消息。嘱咐他全力做好沙头县的治理和士兵招募训练之后,杨泉便径直往玉门而去。

    ……

    所谓无巧不成书,杨泉刚刚抵达玉门县衙,就意外地发现,此事件中的两名主人公都在现场。此时此刻,贾诩正在张利县衙做客。

    “呵呵!贾文和,我杨泉又来啦!”杨泉在心里暗笑,下马大步流星走进县衙。

    之前早有差役向里通传,杨泉一步入县衙,正好碰见张利和贾诩从内屋走了出来,想必是故意出来迎他的。

    两人在院内碰见杨泉,皆拱手行礼,并无慌乱模样。

    杨泉故作惊奇,一副不知道贾诩在此处的样子,赶紧作揖行礼,惊讶说道:“贾先生,你怎么在这里?”

    贾诩倒是老江湖,面容镇定地说道:“我今日来此处是来为段太守传话的。”

    “哦?给段太守传话?传什么话,我杨泉能听吗?”杨泉好奇地问道。

    “当然,此话就是带给杨太守的,只是碰巧杨太守不在城里,所以我只能先告诉张县令,请他代为通传。”贾诩面不改色。

    贾诩语罢,杨泉转头看向张利,便问道:“是这样吗?段太守到底有什么话?”

    比起来贾诩的镇定,那张利明显不够老练,似乎有那么一丢丢的慌张,见杨泉发问,赶忙回道:“我也是方才才听说,段太守希望我们退回敦煌,并愿意奉上金钱若干,以此化干戈为玉帛,敦煌酒泉和好如初。”

    杨泉听到张利如此回答,心凉了半截,这个答案背后已经完全曝露出了张利的心思。

    因为杨泉并不相信贾诩会恰好就在今天带来段煨的口信,那么张利如此回答,就成了在为贾诩打掩护,两人都在说谎!

    随即杨泉定睛会神,观察张利的数据。

    【张利:……忠诚度65】

    “65?竟然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一些!这是什么个情况。”

    杨泉在心里暗忖:“如果张利并没有反水?那么刚才为何要掩护贾诩呢?难道刚才他们说的是真话?”

    杨泉皱了皱眉,一时难辨真假,便不再纠缠,重新将贾诩请入屋里。

    “先生,我之所以不愿退兵,并非我贪恋城池,而是他段煨在其位不谋其政,散漫懒惰,实在辜负了酒泉百姓的期望。”

    杨泉一上来就不走寻常路,竟然当着贾诩直接贬低他的上级。

    贾诩当下也有些懵逼,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杨泉见贾诩面露尴尬,反而更进一步,问道:“你说是吗?”

    这一问,可是逼着贾诩要有所应对。不过后者确实老练,回答得有礼有节:“段太守乃朝廷亲封酒泉郡守,在任期间体恤百姓躬行政务,可谓尽忠职守。杨太守占着酒泉城池不愿离开,这个理由怕是说不通吧!”

    杨泉听完面露微笑,又说:“与先生对谈,我杨泉没必要隐瞒什么。敢问先生,老虎吃进嘴里的肉还会吐出来吗?杨某不止是要拥有这玉门县,来日还要入主禄福的太守府,在酒泉大行屯田,造福一方百姓。”

    见贾诩脸色难看,青一阵红一阵,杨泉赶紧抛出灵魂一问。

    “贾先生乃当世大才,我杨泉看得出来,他段煨能看不出来吗?”杨泉提高声量,作出一副为其打抱不平的样子继续说道,“在我看来,并非段煨不识得先生才学,而是他嫉贤妒能故意埋没于你,以此来苟存自己的微微声望而已啊!”

    杨泉语罢,屋中陷入沉默,没人说话。

    杨泉之所以语出惊人,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发自内心赞赏贾诩,恨贾文和不是他的左膀右臂;其二则是挑拨贾诩和段煨之间的关系,毕竟所谓离间之术并不是他贾文和的专利嘛。

    不过贾诩是何等人精,又精通此等话术,早已洞察杨泉言下之意。可是当下的他,眉头微皱,思绪漫开,一时并未答腔。

    这倒不是他贾诩失了主意,不知如何作答,而是杨泉的话,正好戳中了他的心中痛处,虽然知是计谋,可却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千愁万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