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群雄之路,从刷任务开始 » 第34章 进军禄福

第34章 进军禄福

    杨泉从玉门向东而出,趁着夜色往张利大营而去,这件事情只有极少数机要知道,为的就是绝对的保密。

    这一百里的路程,杨泉马不停蹄,急行了整整一日,在日落之后方才抵达张利前线大营。

    但是杨泉并没有亲自造访张利营帐,而是在附近地势相对较高的一处谷丘上停下,命令手下一名亲卫偷偷拿着自己腰牌去请张利。

    亲卫潜入大营之后,杨泉留在谷丘高地等待,顺便借着地势观察张利大营,揣摩他的营中布置。

    一番等待之后,张利大营并未出现什么明显的动静,却很快见到有两人朝着自己方向骑马奔来。其中一人便是主将张利,只见他独自前来,并未带任何亲随,按照杨泉指示未惊动营中其他人。

    两人见面之后,杨泉和张利独自对谈,其他人等全部屏退在稍远地方警戒。

    “杨太守,你为何深夜来此?”张利见杨泉亲自前来,此前并未告知,如此神神秘秘,疑惑不解。

    杨泉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张利的问题,而是指着他的大营问道:“你这营地看上去还算合理,但是我有一事不解,需要问你。”

    “杨君哪里不解?”张利也顺着杨泉所指,从这高处观望自己的营寨。

    杨泉转头看向张利,说道:“我这一次只拨你八百兵马,出发之前你还和我抱怨人数太少,不足以震慑敌军。那么为何你不在这大营之中,多扎帐篷,多起篝火,造成人多的假想,以做迷惑敌军之用呢?”

    张利思考须臾,有些愤懑地回答:“这一点我哪里不知。但是杨君一再命我往前推进,陈迄敌营近在咫尺。我张利愚笨,一时难以知晓杨君意图,万一杨君是想以我张利为饵,再作疑兵之计岂不坏事?”

    这话里话外多少带点情绪,杨泉听出来了其中的弦外之音,隐隐包含着一种责怪的意思,看来他张利还真的喝下了贾诩的迷魂汤。

    “张利,你现在可还安好?”杨泉也不过多解释,只是问他了一个问题。

    “禀杨君,张利安好如常!”

    “你的人马可还齐整?可有折损?”杨泉又问。

    “人员齐整,未有折损。”

    两个问题对答完毕,杨泉便云淡风轻地说道:“那你为何还要责怪于我?”

    杨泉语重心长看着张利,继续解释:“此事尽在我的计算之中,我断不可能以你的性命为饵,我早已料定陈迄不敢出那隘口,即便再削你一半人马也是安全的。”

    张利听到杨泉解释,便又开始后悔,悔自己又听信了贾诩挑拨,怀疑杨泉,低下头去,没有说话。

    “贾诩来了吗?”杨泉终于问出了今天来此的核心目标。

    方才听到张利说出“以我为饵”的时候,杨泉心中便暗暗一震,仿佛被人看穿了一般。

    此番他如此布置,确实是以张利为饵,不过不是以其性命去钓陈迄,而是以其过往来钓贾诩。

    一听到贾诩二字,张利又有些紧张起来,像是一个被大人抓包的小朋友。

    不过有了上一次的经验,知道什么都瞒不过杨泉,便实话实说,把两人在帐中的对话全数交代了出来。

    杨泉听完,抬起右手往张利头上呼了一巴掌,就像以前在广至时候一样,说道:“这一次你干得好!”

    “我知道你心中有疑惑,比如为何遣你来此,为何让王渠领主力。”杨泉接着为其解惑,“这一切都是为了拿下贾诩,而你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杨泉的话,单个字听上去都能听懂,可是揉在一起,张利的脑子又要烧了,懂个大概。

    不过此时他也不无所谓了,看到杨泉亲自来此处和自己交心,再听到杨泉亲口说出自己不会出卖他,张利还是有些感动。

    “五日后,王渠将率部走小道进攻陈迄。”杨泉看着张利,将最核心的消息透露给了他。

    张利知道主力已经交给王渠,所以对此并不惊讶,只是询问他应该做些什么:“敢问杨君,我部应该怎样做?”

    “张利!听令!”杨泉面对张利,郑重地向其下达命令。

    “在!”

    “我命你率部守好此处,从现在开始减少斥候探查频次,停止一切游骑骚扰,更加不许进攻!只管驻扎在此,扼住要道即可。”

    张利听完脸上挂了无数个问号,虽然知道不该再问,可还是敌不过内心旺盛的求知欲,追问道:“杨君,不是我张利多嘴。这样做的话,会让陈迄觉得隘口无忧,反而敢大胆回援山道,会给王渠主力造成极大压力!”

    “不如五日后,我率部佯攻隘口,以牵制陈迄不敢尽力回援?”

    杨泉摇了摇头,说道:“你觉得你这八百部曲够打吗?有任何胜算吗?战端一开,段煨必然亲自率兵出战,一旦敌军组织兵力冲破隘口,王渠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危险之中!”

    “你还是没有明白我让你来此的用意。”杨泉发现和张利只能讲大白话,“你的核心目标就是贾诩,要让他相信你张利不知我中军安排,更要让他感觉到你对我杨泉颇有不满。”

    张利大概明白了杨泉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让他在这里当一个不会动的吉祥物,要让敌军知道他不可能进攻,但也要威慑对手不敢贸然出隘口。

    “喏!”

    张利经过一番思考,终于说服了自己,接了将令。

    “除此之外,还有一令,五日后你部需做好拔营准备,一旦接获王渠突破陈迄防守的消息,立即率全军回撤山道口掩护王渠撤退。”

    “为何撤军,而不是趁机东进,和王渠来一个南北夹击?如此一来,我们定能攻破禄福。”张利又兴奋起来。

    杨泉摇了摇头:“你可万万不能小瞧了段煨的兵马,我自有我的道理,你照做即可。”

    “喏!”

    杨泉在这黑黢黢的谷丘之上向张利布置完命令,便怎么来怎么去,与张利道别后,原路返回玉门县城。

    临走之前,杨泉专门走近张利,拍了拍他的肩膀:“拜托你了,此事若成,我杨泉还记你为头功!”

    ……

    转眼之间,五日已过,到了发起进攻的时候。出发之前,杨泉与王渠强调了三点。

    其一是,走出山道之后定会遇见陈迄主力,务必快速与之发起强攻,将首战当成决战来打,尽力击溃陈迄主力,使其撤退。

    其二是,不能孤军深入追击陈迄,一旦发现段煨援军踪迹,不许接战,立即从山道原路撤回。

    其三是,击破陈迄主力之后,需立即派一快骑前往东南方向三十里处的张利大营,向其告知破敌消息。

    王渠谨记这三点,一大早便率主力进入山道,杨泉则坐镇玉门县城,并未随军出征。

    山道总长不足二十里,虽然地势较险,但通径较宽,并不妨碍王渠骑卒速度,所以很快主力便已经接近敌军,即将走出山谷。

    路上经过了几处稍窄一些的地方,都没有遇到伏兵,王渠不禁暗自庆幸,做好了要在山谷口与陈迄决战的准备。

    陈迄方面早已获知杨泉主力动向,自己亲率主力守在道口,等候王渠的到来。

    由于张利大营仍然驻扎在隘口西侧,虽然最近没了动静,但是陈迄不敢大意,仍然在隘口东侧驻防足量兵马。如此一来,陈迄在山道一线的总兵力并无明显优势。

    但是毕竟作为守方,占有主场之利。陈迄命人准备了数量众多的拒马、木材和石堆等路障,将接战地点布置成了对自己有利的布局,摆好阵势,为这一场遭遇战做足了准备。

    双方游骑不断前置探查,确认对手位置,飞马回报,战斗一触即发。

    王渠武力87,完全碾压陈迄,手上握着杨泉赏赐给他的博浪锤,战意十足,早已饥渴难耐。

    不多时,当陈迄防线进入视野之后,王渠便号令全军摆出冲锋阵型,遵照杨泉指示,绝不拖泥带水,挥舞军旗,擂响战鼓,全力向前冲杀与敌军展开会战。

    哪知进入战场之后,才发现这陈迄准备非常充分,随即陷入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