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管亥,黄巾大帅 » 第44章 层出不穷

第44章 层出不穷

    “嘭!”

    门口一声巨响,引起正在吃茶的管亥注意。

    炅母抬头看去,道:“好像有人闹事,亥爷,某去看看!”

    “我和你一起去。”

    管亥起身,炅母对盛金有点意思,他自然瞧在眼中。

    两人还没出门,就看到街边人声鼎沸。

    大约二三十名壮汉手持棍棒而来。

    “走啦,走啦!”

    当先几人大声吆喝着,目光凶狠,吓得几个买粮的急忙逃开了。

    但这些人没走多远,却又在街边驻足观看,似是要看热闹。。。。。。

    “姓公孙的,有完没完!”

    盛金柳眉倒竖,双手叉腰上前,她这边也有八九个伙计,一时间声势不弱。

    对面领头的是个面容富态的年轻人,身上穿着的褐色的圆领锦袍,手中还拿着一把纸扇。

    他拱手笑道:“盛家小娘子,邳乡的水有多深,你又不是不知道。

    为什么关家把你家的产业都收走,却留下这个粮铺。

    呵呵,说句难听的话,去岁你郎君被杀,和这个粮铺就有干系。”

    闻言,盛金冷道:“天底下有天底下的规矩,贱妾的买卖虽然难了些,那是贱妾的事情。

    哪有你在这里三番五次叙说的道理。

    你有本事,便让杂署的吏员来,我自把粮铺让你。”

    “嘿嘿!”

    富态年轻人干笑一声,挥手道:“给我砸了!”

    “嘭!”

    话音未落,一声巨响。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粮铺门口,出现一个铁塔似的大汉。

    那身段仔细看去,彪悍魁伟。

    再细细看去,脸庞棱角分明,只是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如同刀刻。

    此刻浓密的眉毛如两把利剑,斜插入鬓,眼睛瞪的好似铜铃。

    “谁敢砸,老子一刀劈了他!”

    盛金面前软绵绵,还会脸红的炅母,发起怒来,声势骇人。

    不过出头就出头嘛,先砸了盛金粮铺里一张桌子,是几个意思?

    二十名大汉立时一片安静,一个个左看右看,方才壮了胆子。

    富态年轻人微微一笑,打开折扇道:“听兄台的口音,许是青州人。

    这边是徐州,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多管闲事的好。”

    炅母上前两步,手中刀指着富态年轻人骂道:“老子就是看你不顺眼,娘的一刀劈了你,正好逃回青州去。”

    年轻人被炅母瞪的心惊肉跳,环顾左右,身边大汉虽然还在手握棍棒,但身子却在悄悄的向后缩。

    妈的一群废物。

    心中暗骂一句,年轻人收了折扇,看向盛金道:“小娘子,咱们本地人的事情,你请了外地人可就是坏了规矩。

    规矩一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

    盛金道:“他们只是来买粮食的,见不得你欺负寡妇罢了。

    你也不用扯什么规矩不规矩,今天就砸了铺子,杀了我。

    但凡有一口气在,看我不到东莞城找县令来理论!”

    闻言,年轻人的脸色愈发难看,道:“行,你说的对,我没那个胆子!”

    说完之后,竟是调头离去。

    身边大汉见状,也是飞快的转身,眨眼之间散了个干净。

    街边等着看热闹的人,则是“噫”了一声后,也各自散了。

    不远处的渡口边,昌霸看着彪悍的炅母,不由得龇了牙花子,道:“原来以为就是个憨大个,没想到发起威来,居然不弱于某,真想切磋切磋。”

    ......

    “多谢,不过粮价是谈好的,可不能变。你砸了妾身一张桌子,正好相抵。”

    盛金白了炅母一眼,转身向室内走去,不过她的身形虽然挺直,但还是依稀可见强自支撑的味道。

    或许等她进了内室,卸下伪装的坚强,就会软倒在床榻边。

    管亥看着盛金的背影,若有所思。

    即便做了山贼,但并不意味着和整个官面对立。

    黑白通吃,都有门路,往往才是发展壮大的良药。

    管亥若不是勾搭上孙家,管谷的发展,至少也慢上数月。

    这个盛金虽然是关家的媳妇,盛家的人,但看情形,两家对她都不是很待见。

    或者说,盛家的人想让她改嫁,而关家的人,则可能在想侵吞她家最后一点财产。

    毕竟,这个粮铺的位置是真的好,靠着河水,又足够大。

    夜里偷偷摸摸运点什么物资,没人知道。

    这个店铺,可以发展成为他管亥的一条手段。

    原本以为盛金背靠盛家和关家两棵大树,没有什么路子下手。

    但现在看来,盛家和关家不管争执,那就有了机会。

    想到这里,管亥劝说炅母道:“若是你能娶了盛金,我们也就不缺粮食了。

    这门面太大,可以改造一下,旁边开一家山货铺子,我们山中的山货皮毛,可以拿到这里售卖。”

    炅母摇了摇头道:“亥爷,某真的对盛金没有想法。”

    “好吧。”

    管亥点点头,心中却是嗤之以鼻。

    两人返回粮铺中继续等待,快到日头西落时,孙剑带着侯清、吴涛及车马赶到。

    “真黑,一个人收两钱倒也罢了,一辆马车居然收十钱!”

    吴涛忿忿道。

    管亥自然不会理会这些小事,让炅母喊了盛金出来,一行人开始交接。

    九万钱,整整两大箱子,抬过去的时候,吴涛和侯清明显都有些不舍。

    不过下一刻,大家就投入到粮食的搬运中。

    盛金没有食言,送了两辆马车的草料,不过,她是连车带马带草料一起送的。

    一匹这种拉车的马,市价一万钱左右。

    单两匹马就相当于送了两万钱。

    开心之余,管亥也就和盛金多聊了几句。

    盛金也瞧出管亥是这伙人中拿主意的,而且确实对她没意思,于是也就好好的说话了。

    事情和他想的基本差不多。

    关封死过之后,盛家人就来劝盛金改嫁,毕竟正当壮年。

    但盛金认为,自己有儿子,一旦改嫁,儿子就要还给盛家,于是坚决不从。

    如此一来,盛金和盛家闹的就有点僵。

    至于关家,其实嫡系的宗家子弟,基本上都是走的吏员和乡绅的路子。

    只有偏远些的分家,才会行商坐贾,看似好像是自己的产业,实际上都是族中产业。

    这里面也有个风险分隔的问题。

    挂在个人头上,出了事,族中扛不住,或者损失太大。

    这些产业也就是个人的,把个人牺牲掉。

    如果不出事,那收益之类就是宗族的。

    关封做的不错,盛金也很有能力。

    所以关家族长的意思是,让盛金在关家分家的子弟中挑一个嫁了。

    盛金也拒绝了,她要自己抚养子女。

    于是,事情的发展就是两家都不怎么管她了。

    关家逐步收走了关封经营的产业,但在盛金的极力坚持下,给她保留了这个粮铺。

    毕竟粮铺行商的渠道,原本在关封这里,关系也都是关封打点,换人对方未必会认。

    于是便把粮铺留给了盛金。

    原本盛金经营的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孙家似乎是探知到盛家和关家的口风,于是开始不断的试探。

    原本只是使唤些地痞游侠,不成想今日居然是公孙琪亲自带人上门。

    ......

    炅母见管亥和盛金谈笑风生,于是把一膀子力气都发挥在搬运上。

    “两个袋子不够,某要扛十个!”

    ......

    街道上,一辆华贵的马车,缓缓的停在了粮铺前。

    车门打开,走下两名姿色靓丽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