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就让我来证这天道 » 第十七章 另有原因

第十七章 另有原因

    燕国京都城外有一座山名为燕山,也被俗称为燕头山,是整个燕落山脉的起点。

    燕落山脉由东向西绵延七百余里,到西的尽头分为两脉,呈燕尾之势,一脉偏向西北,一脉偏向西南。

    偏向西南的这段山脉被称为南岭。而偏向西北的这段则被称为北岭。

    北岭与南岭之间,从燕尾开始,由纵深的峡谷地形逐渐因着二者山脉山势的走向变得开阔,从而被一片森林所接管。

    林中有一条河,名为长河,河流深不过腰,也并不湍急。然而其中多含泥沙巨石,所以船支无法行驶,桥路也难以修建,只有些掉落的巨石和古树无意搭出来的桥。

    长河之意并不在长,其长也就不过十七八里,长河之意说的是它存在的时间太长。

    虽没有具体的上流,但却从未断流过,只是到了下游分成七八股细支,或渗入地下,或干涸待尽。

    草树也就随之渐渐稀少,碎石渐渐增多,直至一大片石滩的出现。

    这片石滩西南方向十五里外有一座城,名为边城。好在其依靠的南岭山势平缓,山体地理多为土质结构,便于修路,因而修有官道。这也使得这座名为边城的小城得以保持繁荣,存活下来。

    这条官道从边城起,上至南岭中段位置时,分出两路,一路继续往东,一路往南。

    往南的这条官道,大概行至八十里处,有一座大城,名为幽州。

    李元吉正是来这幽州巡察,从办案官员那里得知这起凶杀案后,便带着自己的一百来号人马,寻着线索,翻过南岭,最后来到这北岭。

    不同于南岭,北岭不但没有官道,而且山重路疑,林秘树多,许多大型野兽动物出没其中,因而稀无人烟,人迹罕至。

    带着一百来人就敢闯入地势复杂的北岭寻找案犯,也不能完全说是李元吉有多自大。

    毕竟这个李元吉也算是燕国赫赫有名的高手,而且又是军旅出身,可不是什么徒有虚名,是真的有一身本事的,要不然也做不了这全境督察官的职位。

    当然,主要是因为林赵两家谋逆一案中,李元吉的功劳最大,因此皇帝刘烨才封他为全境督察官一职,官居一品。

    可要说起来,功劳最大的还是当今皇帝刘烨自己,毕竟那可是当朝宰相林青辰和东境守军护国将军赵长卫啊,这两人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能动的。

    李元吉当时也就不过是赵长卫的儿子赵长安手下的一个副将而已,而李洪如当时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天牢牢长,若不是皇帝刘烨授意,他们又怎么敢陷害林赵两家呢。

    无奈处刑的时候出了意外,让赵长卫给逃了,而李元吉做了这全境督察官,除了替皇帝巡查全境以外,更多是为了利用职位权力方便追查赵长卫的行踪。

    李元吉追查多年这才又终于有了消息属实不易,就更不会将自己的猜想告诉幽州地方官员。

    万一消息不胫而走,导致赵长卫再逃了,所以也就没有调用幽州官兵,只带着自己的这一百个亲信手下,虽找到了赵长卫,却不幸被王路踢来的石凳砸成两半,葬身在竹林。

    其实李元吉从幽州出发若走得再晚一点,就会知晓京都天牢逃走短发青年的全境通缉通报,也许见到留着短发的王路就会有所防备,也不至于被王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了。

    而他手下所谓的这些亲信,在他被杀后,没想着报仇落荒而逃,属实有些讽刺的意味。

    这一百来人逃出北岭后来到南岭他们藏放马匹的林中,随后分成两派,八十多人的这一派,要去较远的幽州请幽州守军。

    而加起来有二十多人的这一派,则去了最近的边城请救兵。

    李元吉的这些手下亲信没上过战场,实战的经验又少之又少。平时跟着李元吉作威作福惯了,尸体都没怎么见过几个,更别说李元吉这种断成两半的尸体了。

    听到众人说得乱七八糟的,边城太守王境泽实在厌烦不已,恨不能过去每人扇上个嘴巴子,咬牙切齿地指着其中看起来最老实的一人:“停停停,就一个人说,你,你说。”

    “回大人话,是真的,那个短发青年突然就踢过来一个石凳,直接把李大人砸成了两半。然后他又搬起一个石凳砸了过来,直接把我们的两个人给砸碎了……”

    “你们就不会还手?就直接跑了?其他人呢?怎么这么点人。”王境泽大致数了一下,才二十来人。

    “回大人话,其余的人去幽州请救兵了,幽州较远,我们害怕逆贼逃走,您这最近,这才赶来求救。”

    “你们一百多人啊,让一个人就给收拾了?你们李大人平时对你们也不薄吧,你们就没想着给他报仇?”王境泽说得直摇头,直叹气。

    “回大人话,哎呀大人呀,您不知道啊,那个短发小伙太残暴了,凶猛至极啊,这李大人都被他砸死了,我们还哪敢……”

    王境泽还是不肯相信:“他一个人就把你们打跑了?”

    “回大人话,他们一共三个人。”

    这家伙是真的耿直啊,说起来话来不带脑子啊,王境泽恨不得,一脚踢死这个李元吉的手下,但他忍住了,毕竟是一城之太守,总得压得稳一点:“也就是说他们一共三个人,但出手打你们的就一个。对吧?”

    “回大人话,是的。”

    王境泽深吸了口气,平息了心中的怒火:“那,那你可知那人叫什么?”

    “回大人话,那人没说,李大人也没问。”

    奶奶的,问了半天,也不知问了个啥,感觉全是废话,王境泽有些无奈,便换了个话头:“再怎么着,你们也得把李元吉李大人的尸体给搬回来吧。你们就那么逃了?怎么对得起你们李大人啊。”

    “回大人话,当时情况实在太过危急,那人举着个大石头桌就要砸我们……”

    又他奶奶的说砸人的事,王境泽直接打断:“好好好好,你先别说了,还有啊,你能不能,不要每次回答问题都来个回大人话。”

    “回大人话,我……”

    “那个赵,赵长卫从头到尾就没有出手?”

    “回……赵长卫好像身体不好,还吐血了。”

    “你刚才说杀你们李大人的是一个短发青年,长什么样还记得吗?”

    王境泽问这话,是因为想起了早上幽州方面派人送来的通缉通报,当时他没当回事,只草草看了两眼,大概记得上面所说也是一个留着短发的人逃出了天牢,撞踏城墙后逃往了燕落山脉。通缉全境通报,尤其是燕落山脉沿线,见到此人务必捉拿归案。

    “回大人话,那短发青年看起来二十多岁的样子……”

    未等这人说完,王境泽就命人把通缉画像送来,传于众人看,并问道:“你们看,是不是画像上所画之人。”

    通缉画像上所画这人其实跟王路不太像,把王路画的脸有点宽,眉毛和眼睛也不像,鼻子倒是有一点像,最像的就是头发了。

    众人见到头发如此相似,也就没管五官的长相,认定这就是他们在竹林所见之人,虽有几个人刚开始还持反对意见,但架不住人云亦云的跟风心思。

    真是同一个人吗?可这短发青年和赵长卫又是什么关系呢?想到这里,王境泽发问道:“这短发青年和那赵长卫是什么关系你们知道吗?”

    “好像说是赵长卫的孙女婿。”人群中有人回道。

    “回大人话,李元吉李大人怀疑那短发青年是赵长卫的孙女婿,但赵长卫说是那人在山里迷了路被他们所救,说和他没有关系,让李大人放那小伙走。”

    王境泽心里清楚,赵长卫的出现和李元吉这一死,幽州方面一定会派大军来北岭搜捕的,所以王境泽没有再继续问话,对着身旁的副将大声说道:“你立刻去点齐兵马,随我出城去北岭搜捕逆贼案犯。”

    一旁的副将疑问道:“大人,北岭地势险要,况且边城大小事务需要您亲自坐镇,您看?”

    王境泽混迹燕国官场这二十年来,高级大官没当过,但一般官职他算是做了个遍,长期打磨,自然演技高超。

    “都发生这么大的事了,还坐镇个屁啊,那李元吉是什么人,全境督察官,见其如见君,这可算作是弑君之罪啊。再者说,那是李大师的儿子。”

    说到这,王境泽双手抱拳恭敬地向右上方一举:“李大师!那可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不亲自带人将案犯捉拿归案,怎么能对得起李大师对我的知遇之恩。”

    说到这,王境泽的表情突然变得伤心不已,硬是从眼中挤出了泪:“哎!可怜我那兄弟元吉了,年纪轻轻的,哦不对,那个英年,那个,才四十岁啊,就故去了。”

    一旁的副将等王境泽演完了才开口问道:“大人,是带全部人去吗?”

    “我们现在有多少人?”王境泽揉搓着额头问道。

    “三千有余。”

    “那就带两千人吧,你立刻去点齐兵马,速度要快,在营房门前等我,另外,把小狼也带上。”王境泽说的小狼,是一条长得像狼的猎狗,嗅觉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