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马谡重生之兴汉 » 第10章 论功行赏

第10章 论功行赏

    蜀军大部队浩浩荡荡地从关中出发,在经过汉中后,陆续往蜀地前进。一路上,蜀军将士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毕竟此次北伐是继夷陵惨败后,蜀汉对他国征战的一场大胜,战果有目共睹:不仅成功收复了长安,还平定陇右,占领潼关,彻底断绝了曹魏和西域的联系。

    同时,马谡“战神”的威名也在蜀地广为流传。守街亭、袭潼关、攻长安,这些功劳单拎一个出来都足以震撼世人,载入史册,而眼下却全部集于一人身上,这不由得让马谡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无限拔高,乃至比肩先帝时的“五虎上将”和高祖时的“汉初三杰”。

    马谡对这些坊间传闻有所耳闻,但并没有多加在意,他现在只想着能在这次回到成都的时候,再见一见自己的妻子罗氏。

    前世的他因为无能失守街亭而被处死,耽误了佳人的一生。如今重活一世,他定要珍惜机会,弥补自己对罗氏的亏欠。

    大军行了十几日,终于通过绵竹,来到成都郊区。马谡骑着骏马,远远就望见刘禅领着一众文武百官在此等候。

    “和前世一样,陛下对丞相还是心存敬畏的。只可惜丞相死后,朝堂就彻底变天了。”

    马谡一面感慨,一面下令军队原地休整。自己和姜维一道,搀扶刚下四轮车的诸葛亮,向刘禅走去。

    “相父出征日久,过于辛苦,朕对相父甚是想念啊。”刘禅一见到诸葛亮,赶忙上前嬉笑道。

    “不辛苦,能夺回关中之地,一切都是值得的。”诸葛亮躬身谦让道,“只是此番陛下下诏班师,果是因为想念老臣吗?莫不是朝中有何变故?”说着,诸葛亮用余光瞥了一眼刘禅身后的中都护李严。

    李严似是有所察觉,又见刘禅被问住,便上前说道:“丞相,您多日征战,消耗大量的钱粮和人力,我蜀中百姓的生活早已苦不堪言。因此我冒死向陛下进言,诏丞相班师。”

    诸葛亮明知这是李严想阻止自己北伐,贪图安逸生活所找的借口,但为了大局着想,也只得忍耐一时,“正方啊,我大汉要想生存,要想复兴,唯有北伐这一条出路。倘若一味的偏安蜀地,终究会为魏所吞并的。”

    是否北伐是两人的根本分歧,诸葛亮渴望复兴汉室,而李严只想享受安逸,这是一个化不开的矛盾,有点类似于日后南宋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一旁的马谡在心里暗暗想到。

    直到刘禅开口,两人针锋相对的火药味才有所缓解,“好了,虽然相父出征较久,但终究收复了关中。况且此次回师,朕也能和相父叙叙旧,岂不美哉?”

    刘禅都这么说了,诸葛亮也就暂时把这次回师的事情放一放,不再纠缠。转而将身旁的马谡和姜维拉到跟前,介绍道:“陛下,此次北伐,微臣发现了两位不世出的人才,特向陛下举荐。一位是天水郡姜维,勇略过人,有上将之才;另一位则是此次北伐最大的功臣,侍中马良之弟马谡。”

    “哦?你就是马谡?”刘禅饶有兴趣的看向一旁沉稳无言的马谡。

    “是的,陛下。”

    “哈哈哈,朕在成都早就听说了你的英勇事迹,整个蜀中都传遍了。如今看来,当真是一表人才啊。”

    “传朕旨意,加封参军马谡为辅国将军、绵竹侯,总领关中军务。”刘禅当着文武百官和军队的面为马谡加官进爵,这样的殊荣,难免让人有些羡慕。

    就连马谡自己都没料到刘禅会一反平日里的嬉闹,如此豪爽的给自己授封,呆愣一会儿后才反应过来,单膝跪地道:“谢陛下隆恩!”

    见马谡谢恩,刘禅心情大好,又犒赏三军,并对其余北伐诸将一一进行封赏:魏延升任左将军,领凉州刺史;赵云升任车骑将军,领长安太守;姜维任镇东将军,领扶风太守……

    众将士听到刘禅的封赏,一个个喜形于色,直到听到赵云的名字后,才全都阴沉着脸低下头,沉默不语。

    刘禅以为是自己的封赏有所不妥,连忙慌张地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沉默片刻后,轻咳了一声,沉痛地说道:“陛下,子龙他……去世了。”

    “什么?子龙……”刘禅难以置信地倒退几步,原本随性的面庞忽然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略带哽咽地哭道,“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如今连他也走了……”

    “子龙的尸首……带回来了吗?”

    “启禀陛下,子龙的尸首已经厚棺收殓,停在军中。”

    “好……”刘禅抹了抹眼角的泪水,郑重地说道,“传朕旨意,追赠子龙大将军,谥封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左右谨遵旨意。以李严为首的朝中大臣,对此也毫无异议。他们当中虽然有因为北伐的事而跟诸葛亮不对付的,但对赵云这位忠勇宽厚,平易待人的老将,都打心眼里敬佩,对他的离去也都深感惋惜。

    原本皆大欢喜的庆功仪式,因为赵云的身死而增添了一股悲伤的氛围。就这样所有人都怀着一股复杂的情绪,结束了这次的入京面圣,回去准备来年新一轮的北伐。

    诸葛亮和李严随刘禅入宫,另商大事。马谡没有跟去,而是独自一人入城,朝着城内自己的府邸驰去。

    途径菜市口时,随着来往的百姓越来越多,马谡不得不放慢骑行速度,缓步前行。

    “奇怪,这么多人怎么都去往一个方向,我记得那个方向好像是醉花楼啊。”马谡有些疑惑,于是勒住马拦住一个路人询问道,“敢问兄台,今天可是什么日子,为何这些人好像都要去醉花楼啊?”

    那名路人一看到马谡盔甲披风的打扮,还骑着骏马,料定身份不简单,连忙答道:“哎呦,军爷您忘了,明天可就是七夕了。醉花楼的姑娘们今晚有艺曲表演,广邀全城前去捧场。听说还举办了一场诗歌大会,不少豪门世家的青年才俊也会到场,表现突出的说不定还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如此盛景,自然吸引不少人去围观了。”

    “哦……原来如此。”马谡恍然大悟,在向那名路人道谢后就继续赶路了。

    “唉,山外青山楼外楼,蜀中歌舞几时休啊。汉室还未复兴,这些世家子弟倒先学会享受了。可悲可叹啊……”

    马谡一边叹息,一边骑着马终于来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宅邸门前。虽然身隔两世,但这种回家的安心感,却从不曾消散。

    粉墙黛瓦下,年初的嫩绿小草已经探出头来,迎风摇摆。数朵黄色的小花点缀其间,招蜂引蝶。门前的白色石阶一尘不染,显然有人经常打扫。那位一袭白衣的佳人,似乎仍站在台阶下方,翘首以盼。

    门口看守的家仆一眼望见自家的主人归来,兴奋地想向屋内报喜,却被马谡拦住,暗示不必。

    马谡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衣着,独自一人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庭院里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在女主人的精心照料下,常年充满生机,芳香四溢。

    马谡的心一下就安宁下来,抛却了征战的辛劳,循着香气一步步迈进。终于在草木之间,看到了那让他魂牵梦萦的身影:她仍穿着那身白衣裙,在耐心地打理花草。

    “玉儿!”重活一世的马谡感觉有些不真实,快步跑上前去,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女子的闺名。

    罗氏听到丈夫熟悉的声音,惊喜地抬起头,正好被跑来的马谡一把拥入怀中。

    “夫君……你终于回来了。”

    “是啊,我回来了。”马谡看向妻子绝美的面庞,忍不住地亲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