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古玩风云之帝国宝藏 » 古玩风云之帝国宝藏 楔子 下

古玩风云之帝国宝藏 楔子 下

    此时的渐台,已然被李松的义军和长安城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渐台上的王莽直系亲属王邑、王林、王巡等各带死忠军士加上宫中侍卫两千余人作困兽之斗。

    义军发起进攻,渐台上顿时箭如雨下,有不少义军纷纷中箭倒地,于是义军只能被迫后退。待整顿队伍之后令弓箭手和渐台上王莽军队对射,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杜吴听到来自上面隐约传来的的喊杀声,心知如今还得用到王莽,于是他定了定神,对王莽道:“陛下,如今我们已然被反贼包围,已无路可走,不如待军士驱走反贼再做打算。”

    思索片刻之后,又道:“陛下,那玉韘未见佩戴,现在何处?”

    王莽听到白玉韘,顿时又是怒从心头起:“好个杜吴,竟敢用妖物控制寡人,你这是灭九族的大罪!幸亏寡人刚才扔进了池水之中,不然现在还在受你摆布!”

    杜吴听罢,大惊失色。顿足道:“功亏一篑呀,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一步,这可如何是好!”

    见往日一派波澜不惊、成竹于胸的杜吴如此急切和失态,王莽也不禁心中升起好奇之心,没好气的问杜吴:“先生这是何意?”

    “如今没了玉韘,这些财物如何搬走?难道要双手奉送给反贼不成?”杜吴嘴唇青紫,颤抖着指着周围如山一般堆积的财宝,恨声说道。

    王莽听到这话,不禁哈哈大笑:“先生,你道那小小玉韘可搬动这如山的宝物,你是疯了不成?”

    “陛下呀,你可知那玉韘关乎你的前途和性命,怎可如此轻率!唉!”说到此处,杜吴不由得用右手不断锤击着左手心,焦急的来回走动,全然没了平日里国师一般的风度。

    王莽此时才意识到可能会有不好的事发生,降低了声调,眼巴巴的看着杜吴:“那玉韘真能让寡人长生?”

    杜吴此时再不顾及君臣有别,几乎是咆哮着吼道:“你懂个屁,你知道那玉韘有多难得吗?你你你…”然后手指着王莽的鼻子,气得浑身颤抖,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此时的宝库里几人都沉默了,只有油灯继续摇曳着,偶尔爆出几朵油花,劈啪作响。

    渐台上,王邑等人箭已用完,渐渐的再无箭可射。渐台四周的义军见此情形,知道王莽军已经弹尽粮绝,于是便开始强攻。

    此时的王邑等人已无退路,只能凭借渐台的地利进行最后的抵抗。

    地下宝库里的四个人听到上面的喊杀声突然变得十分激烈,都屏气凝神竖起耳朵的仔细听了起来。

    突然,只听通道方向有人奔跑而来的声音,不多时,便看到一名原本守在大殿门外的亲卫惶急的大声报告:“陛下,贼人已攻上渐台,还望陛下另寻藏身之处!”

    此时,更惨烈的喊杀声像催命一般的传到几人的耳里,而更多的哭喊声也伴随其中,越来越近。

    “赶快把上面的青铜门关上!”王莽大声招呼刚来报信的那名亲卫,

    “喏!”亲卫一声应,忙不迭的跑回通道。

    “来不及了”,杜吴在旁边像是自言自语一般的念叨着。

    顷刻后,杜吴像下了决心一样,对王莽道:“陛下,事到如今,也只能离开此地了。”

    “如何离开此地?”王莽和身边的亲卫几乎是同时问出这句话。

    杜吴正色道“陛下,难道你们在进宝库的时候,就没发现宝库门是从外面锁死的,而我却在宝库内?”

    王莽和亲卫这时才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又异口同声的问:“是怎么进来的?”

    杜吴不可察觉轻蔑一闪而过,说到:“早在建造宝库的时候,那一万名民夫以为要被活埋于这地下空间,于是偷偷挖了一条暗道,直通渐台之外。我经常利用这条暗道进出宝库,在几根关键的青铜柱上安放了炸药,原本是想今夜把宝库内的财物悉数带走,然后炸毁宝库,从此无人知晓有宝库的存在。只可惜……”

    说罢杜吴径直朝宝库的东南角走去。

    王莽及两名亲卫目瞪口呆,原来这杜吴有如此计划,还有暗道。等等,他说的“炸药”是什么鬼?

    几人愣了一会,才回过神来,急忙向杜吴离去的方向追去。

    来到宝库的东南角,只见杜吴把一个木架搬开,一块四五百斤的方形石板展现在几人眼前,杜吴上前推开石板,露出一个半人高的洞口。

    此时王莽才发现,这个年近五十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杜吴竟然有如此神力,四五百斤的石板竟然不费力的就推开了。王莽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心想杜吴要是想杀他,那还不是犹如捏死只蚂蚁?

    两个亲卫也将信将疑的去推了推石板,发现一个人竟然很难推动。

    杜吴催促一声:“还愣着干嘛?”

    三人如梦方醒,比起通道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是那些文官和宫人们找到入口进来避难了,不容多想,三人马上鱼贯而入钻进了洞口。

    杜吴则把墙上的油灯点着了他隐藏在暗处的火绳,然后环视了宝库最后一眼,端着油灯也钻进了地洞中。

    缠着油纸的火绳迅速的燃烧着,在一个节点处分为十根火绳,火焰吞噬着火绳,向十根青铜柱扑去。

    文官和宫人们跑出通道,赫然发现一个巨大的宝库,都惊在当场,目瞪口呆的看着堆成小山一般的宝箱和宝物。

    有人反应过来,去打开箱子,发现居然都是黄金珠宝。竟然忘了外面还在杀戮,他们还处于危险之中,居然开始抢夺起箱子里的黄金珠玉。

    突然有人察觉有一股普通烧焦的异味,正待抬头查看,突然一声巨响,只见一根青铜柱在烟雾中断为三截。

    大家还没在震惊中回过神来,紧接着接二连三的巨响直冲耳膜,顷刻间,十根青铜柱相继在青烟中断裂,穹顶上的条石开始掉落。

    大家开始慌乱起来,互相推搡,很快就发现根本就是徒劳,因为他们很快就被掉落的巨石全部砸死。

    渐台上,王邑等人的军士已经所剩不多,正要全数退入大殿继续抵抗。突然地底传来几声沉闷的巨响,然后整个渐台开始颤抖起来,大殿开始摇晃。

    人们开始惊慌的乱跑,但是还没来得及跑出几步,就见整个渐台开始猛然下陷,大殿也轰然倒塌,王邑等人刚进入大殿,就被全部埋在了大殿的废墟中,再无生息。

    而在渐台上的义军也多数随渐台陷入巨坑,被砸死、挤死者也不计其数。一时间烟尘漫天,惨嚎和呻吟声四处响起,在深秋的寒夜里犹如地狱一般。

    王莽一行四人在坑洞里弯腰艰难的前行着,杜吴跟上三人后,立即提议要在前面带路。三人侧身让过杜吴,让杜吴走在了前面。

    不过又走出十来步,突然听到一连串的巨响和惨叫,王莽等三人停下脚步,惊疑不定的朝后面张望,这难道就是杜吴口中“炸药的”威力?

    正在三人惊骇莫名的时候,杜吴在前面低吼一声:“快跑!”

    地面开始颤抖起来,一阵烟尘补面而来,坑道上方不时有泥块掉落,三人这才如梦方醒,加快速度弯着腰朝前小跑。

    突然,在后面的亲卫大喊:“不好!有水漫过来了!”

    几个人低头一看,才发现,脚下不知何时已经被水漫过了鞋面,而且还在迅速的上升。

    杜吴在前面急促的喊道:“渐台已经塌陷,池水渗入地下宝库,快跑,不然都得淹死!”说完便兀自手脚并用的向前逃命。

    王莽哪里经历过如此险境,急忙命前面的亲卫殿后,自己越过亲卫,加快速度没命的跟上杜吴的屁股后面疾行。

    终于来到坑道向上的部分,几个人看着水已经把后面的坑道逐渐淹没,并且速度惊人的向上涨,直追着几个人的步伐,并有随时吞没他们的趋势。

    后面的亲卫由于身披铁甲,在狭小的坑道里行动十分不便,于是就渐渐落后。此时,后面的亲卫一跤跌倒,很快就滑入水中,来不及喊救命,在水流的冲击下,卷进了被大水漫灌的坑洞里,并被坑洞里被水流冲下来的大块泥土掩埋。

    其他三人吓得不要命的加快速度往前奔,好在此时的坑道坡度更大一些了,水流也不再像刚才一样迅猛,这才使得三人稍稍松了口气。

    此时渐台和四周的水池一片狼藉,死伤枕籍,火光下到处是被压在坑里和废墟里的残肢断臂,以及那些还压在石块下垂死呻吟的人。密闭空间产生的爆炸威力实在是过于惊人,连周围没有上渐台的人群都震晕了不少,也有被炸起的落石直接砸死的,离得近的不少人直接七窍流血被震死了,而在渐台上的人没有一个活下来。

    李松借着火光看着这犹如地狱的场景,即便像他这样杀戮无数的人也不由得手脚发冷、心里发颤,难道真是因为自己杀了王莽,上天降下责罚了?他实在不敢想下去。

    待一切安定下来之后,他带着人进入大殿的废墟之上,命令军士搜索王莽的尸体。结果搜索了一个时辰,也无法找到王莽的尸体,李松决定扩大范围搜索。

    杜吴从坑道里一跃而出,吐掉嘴里的泥土,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深秋寒夜里冰冷的空气,然后拍打了几下身上的灰尘和泥土,回头看着王莽和他的亲卫狼狈不堪的从坑道里爬出来。

    王莽瘫坐在地,一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一边紧张的左右四顾,才发现他们此时离渐台已经有两里地之遥。

    只见渐台那边无数的火把亮如白昼,并且不断的向四周扩散。

    王莽喘息刚定,便站起来开口问杜吴:“先生,如今可如何是好?”

    只见杜吴冷笑一声,道:“王莽,你坏我好事,令我十几年的计划功亏一篑,你去死吧!”

    杜吴说罢,一拳向王莽砸去。王莽心里一寒,心知不是杜吴的对手,只能闭目等死。

    只听得“砰”的一声,接着是一个人被击飞摔落地上的闷哼,王莽睁眼一看,只见自己的亲卫躺在地上,口鼻流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想不到你的亲卫对你如此衷心,竟然为你挡下我的这一拳,真是条汉子。”杜吴阴恻恻的说着,看起来哪里像一个快五十的半大老头?

    王莽惊骇之下,脱口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既然救寡人出来,为何又要谋害寡人性命?”

    杜吴又换成一副平常忠厚老实的商人模样,道:“陛下,你若死在里面,他们必定会因为确认你的死亡和你身上的传国玉玺把渐台翻个底朝天。而你若死在外面,他们便不再挖掘渐台,就能让那些宝藏成为一个迷。陛下,臣下的回答可满意?”

    王莽如梦方醒,咬牙切齿道:“好奸诈的贼子,寡人竟然被你玩弄于股掌……”

    王莽话骂到一半,突然觉得一股血腥直冲嗓子眼,他忍不住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然后不敢置信的看到杜吴迅速闪到一边,开始摩挲着刚才在自己心口上猛烈一击的拳头。

    王莽此时只感到强烈的窒息感和浑身无力,他大口大口的吸气,仿佛要把世间的空气都吸进自己的肺里,但那种窒息感却越来越重,他艰难的吐出最后五个字:“你到底是谁?”

    王莽终于倒下,意识逐渐离他远去。这时,他隐约听到有人在他耳边一字一顿的说:“我~来~自~未~来~”。

    “未来,是什么样的”王莽带着最后没有问出的问题陷入了永远的黑暗之中……

    天将明时,一队义军和百姓举着火把搜索到渐台的东南方,走在前面的一个军士突然停了下来,厉声喝道:“何人在此?!”

    众人一拥而上,只见此时火把的火光下,一个干瘦的半大老头忙不迭的从地上站起来,满脸堆笑的冲着军士们点头哈腰的拱手说:“各位军爷,在下乃长安城的一名布匹商人,名叫杜吴,昨夜随义军攻打渐台,因天罚不敢靠近,便藏身此处。”

    众人一听,便放下警惕。左右一看,竟然发现这杜吴身边不远处有两具尸体。两名军士上前用火把一打量,立刻发出两声高低不同的怪叫:“这、这不是反虏王莽?”

    大家一哄而上,仔细把尸体翻来覆去的辨认,确认真的是王莽和他的亲卫。于是便开始解下王莽的佩戴的衣冠和印玺、配剑,然后各人争相切下王莽和亲卫的头颅回去领赏。

    杜吴在一旁冷冷的看着,直到各人分到用于领功的物品,才跟随这一队军士回到渐台。此时天已破晓,一抹朝霞出现在东方的天际。

    此后世人只知道杜吴杀了王莽,却再也不知杜吴去向。

    96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