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古玩风云之帝国宝藏 » 第一卷第十四章:如意坊捡漏得珍泉,阅古斋破解玻璃盘

第一卷第十四章:如意坊捡漏得珍泉,阅古斋破解玻璃盘

    段亦阳挠挠头,暗道:“一定是有好东西在这里,否则指环不会莫名其妙的有异动。”

    想到这里,他开始仔细的从货架的上层一件件的寻找。

    货架一共有七层,是那种花格的样式,各种青铜器错落有致的摆放着,都是一些较小的青铜器,有簋、鬲、爵、觥、敦、斚等种类,也有部分错金银的兵器和带钩,真可谓是琳琅满目。

    段亦阳看了上面三层,全是高仿,他失望的摇摇头,蹲下身来继续朝下面三层找去。

    一直找到最下面的一层,仍然没有发现有一件东西是真品。

    就在他失望的准备站起身来去别的货架上看东西的时候,眼角的余光扫到一块长方形的铜片。

    段亦阳身形一顿,正眼看向那铜片,只见这块铜片是胡乱的放在货架的角落里,被一个汉代博山炉挡住了一半。

    段亦阳疑惑的伸手把那长方形的铜片拿在手里端详,这块铜片长约十四五公分,宽约三公分,厚约半公分,像是一把尺子一样。铜片满身绿锈和土锈,隐约能看到上面有纹饰和铭文。

    他终于找到了让指环异动的所在,但望着这小小的长方形铜片,他又有点失望。

    看来指环遇到上千年的古物会发生异动,但不能确认古物的价值,实在是有点遗憾,那些爽文中的金手指不但能让主角具有特意功能,能透视还能自动分辨年代和价值,到我这里就这么烂,遇到个破铜片都要激动一下,唉,人比人气死人。段亦阳摇摇头在心里吐槽。

    想到自己的真正目的,他不再纠结,顺手把那件博山炉也抄在手里,站起身朝柜台走去。

    站柜台的是一个本地的小姑娘,二十一二岁的样子,看到身材有型又帅气的段亦阳选好一件博山炉,朝这边走过来,不竟有点小兴奋。

    看到这小美女犯花痴一样的眼神,段亦阳心里感叹一声:“果然,颜值就是杀伤力呀。”

    段亦阳把博山炉放在柜台上,莞尔一笑:“美女,这个多少钱?”

    那女孩顿时脸红了一片,声若蚊蝇的支支吾吾问道:“这位老板,你是在叫我美女?”

    段亦阳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啊,对,就是叫你呢。”

    女孩更是娇羞得低头用手指绞着衣角,声音更小了:“老板,我真的是美女吗?”

    段亦阳突然恍然大悟,美女的叫法这个时候还没流行,叫女孩子美女,别人要不会当耍流氓,要不会不好意思的。

    想到这,段亦阳尴尬的连声道:“啊?啊!你是美女,肯定是,肯定是。哈哈。”

    就在段亦阳一脸尬笑,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这个美丽的误会这时候,弥勒佛走了过来,满脸堆笑的说:“这位小兄弟,看上这件东西了?”

    段亦阳此时心里十分感激弥勒佛的解围,连忙答到:“是呀,是呀。”

    弥勒佛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连声夸赞道:“小兄弟眼力不俗,这可是汉代未央宫的宫廷里的东西,小兄弟喜欢的话,老哥我赔本赚吆喝,就给一千五,绝对让你捡大漏。”

    段亦阳听弥勒佛这套哄鬼的说辞,内心里鄙视了弥勒佛一下,然后假装为难的说:“老板,我就是买来送礼,也不图真假,就图个好看,什么汉代不汉代的,我管不着,就五百吧。”

    弥勒佛一听,笑脸微变,但瞬间就恢复原样,嘿嘿笑道:“小兄弟这话说的,一千五都是贴本了,这开张生意的,你看再加点吧。”

    段亦阳顺水推舟,伸出一个指头道:“老板,这是啥我们都心知肚明,我也不说啥了就这个数,然后这块破铜片也给我了。”

    弥勒佛终于是露出一副苦瓜脸:“这个……”

    段亦阳不动声色的道:“老板,大生意在那边,我也知道你这些东西的来价,别磨叽了,我这价你也赚不少了。”

    弥勒佛又换了一副笑脸:“小兄弟,原来是圈里的呀,失敬失敬。行,一千给你了,那铜片就是我胡乱收的,几块钱,小兄弟喜欢就当个见面礼吧。”

    说罢,扭头对还在一脸绯红的看着段亦阳的女孩说:“小刘,给这位小兄弟的东西打包了。”

    女孩听到老板吩咐,这才清醒过来,忙不迭的去找盒子把博山炉装起来。

    段亦阳付了钱,拎着盒子坐到摸金张身边,摸金张看着段亦阳坏笑道:“你小子是想勾搭这卖货的小姑娘吧,一千买个假货,代价有点大吧。”

    段亦阳白了摸金张一眼,低声道:“你的思想能不能纯洁点,有正事,看我眼色行事。”

    摸金张眼睛滴溜溜一转,知道段亦阳刚才看那个烟灰缸肯定是有原因的,于是就小声的回答:“好嘞,没问题。”

    只听段亦阳咳嗽一声:“张哥,咱们出门的时候,你妈交代咱们卖个水果盘回去,你可别忘了。”

    摸金张心领神会:“没时间去呀,呆会还得去给大哥的小舅子帮忙搬家,只怕是没时间。”

    “咦,这烟灰缸就挺好,尺寸也大,不如就把这个买了给我妈做水果盘,挺合适。”摸金张假模假样的提议到。

    段亦阳装着恍然大悟:“对呀,这不是现成的吗,不用跑超市去买了。”

    接着他大声的朝弥勒佛问道:“老板,这玻璃烟灰缸就卖给我吧,正好省的我们大热天的到处跑。”

    弥勒佛正在配马匀看东西,也懒得为个烟灰缸多事,随口道:“小兄弟,那也是我胡乱收的,那人说是爷爷传下来的。”

    说到这里,弥勒佛有点轻蔑的笑道:“那人非说老的,其实我知道他不过也是在地摊划拉来的,这玻璃的玩意,能有多老,最多也就解放后的,这不五块钱收来当个烟灰缸用,也挺合适。你要喜欢,就拿去吧,我柜台上好几个烟灰缸,不缺这个。”

    说完,弥勒佛又一脸笑容的去伺候雷马二人去了。

    段亦阳给摸金张使了个眼色,摸金张二话不说,直接找了个塑料袋把烟灰缸装了起来。

    最后雷均也挑了件玉器,是一件和田籽料的手把件,花了五千,倒不是啥古玉,是现代的苏州大师手艺,工料都上乘,也算是能送得出手。

    弥勒佛咧着嘴恭送几个人走出店外,今天开张就原来两千多,真不赖。

    等到见不到弥勒佛,摸金张迫不及待的把烟灰缸拿出来,凑到眼前仔细看,看了半天,咕哝了一句:“伙计,你莫非是想真的给我妈卖个水果盘?”

    马匀和雷均也好奇的打量着摸金张手里的玻璃盘,马匀说到:“这不就是和普通的玻璃盘吗?段兄弟这是玩的哪出?”

    段亦阳嘿嘿一乐,拿过摸金张手里的玻璃盘,在上面弹了一下,说道:“诸位,这可不是普通的玻璃盘,这是雍正御用之物!”

    另外三人顿时一惊,摸金张差点嚷嚷起来:“啥?你是说雍正爷也用这玩意?超市里一大堆,比这漂亮多了。”

    马匀和雷均也同时点头:“雍正时期有这样的玻璃盘了?古代不是用的琉璃吗?”

    段亦阳拉着三人来到一个僻静的树荫下,才开口道:“这确实是雍正时期的东西,且不说这底款是雍正,就说这工和形,虽不如现代玻璃器皿好,但也是不遑多让。尤其是这刻花,完全是水凳慢陀碾制,阴线看得到解玉砂的痕迹,完全不是高速机器的工痕。”

    接着段亦阳介绍了康熙年间清宫聘请几名西方传教士为技术指导,召集天下名手,在宫内设立玻璃厂,开始制作玻璃器皿供宫廷使用。到了雍正年间,玻璃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制作有画珐琅、刻花、套色洒金、描金、缠丝等工艺制作的玻璃器皿,可谓是精美绝伦。

    介绍完,他扬了扬手里的玻璃盘,又说道:“这件清雍正款的素色刻花玻璃盘也算是当时登峰造极之作,如今存世极少,十分珍贵。”

    摸金张大张着嘴,听得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看到段亦阳还在拿着拿玻璃盘晃来晃去的,他赶忙上前小心翼翼的从段亦阳手里拿过玻璃盘,搂在怀里,连声说到:“额的神呀,你都不怕把这宝贝给摔了,我的个乖乖嘞。”

    马匀和雷均连连点头,暗自佩服段亦阳这捡漏手段,同时又被摸金张那一副财迷样逗乐了。

    四人又相邀回到阅古斋,老李已经在柜台后面候着了,见四人进门,忙不迭的打招呼,一边让李良赶紧沏茶。

    老李见四人坐定,喝了口李良沏的茶,这才对段亦阳开口道:“小段是吧,你早上送来的玉雕山子我看过了,清末的,可以收,你开个价吧。”

    段亦阳道:“李老板,我们这也算熟人了,这件山子我也不指望挣钱,六千来的,六千给你,你看如何?”

    老李嘿嘿笑道:“小兄弟,看得出你是懂行的人,你知道卖货和收货是两回事,这山子我们要按六千收,谁又肯出七千买?收货得有利润呀,就四千吧。”

    段亦阳手里想着以后有好货还得找老李这条线出手呢,于是也不太勉强,就报了个四千五。

    老李哈哈一笑:“小兄弟是个爽快人,这价还得到位,行,就四千五吧。”

    突然,老李看到摸金张像抱宝贝儿子一样抱在怀里的玻璃盘,咦了一声,道:“这位小兄弟怀里的这盘子不似凡品,能不能借我上手看看?”

    摸金张有点不舍的把盘子放在茶几上,然后说了声:“请李老板过目。”

    老李点点头,这才伸手小心的捧起盘子,同时吩咐李良把小绒毯和放大镜备好。

    老李小心翼翼的捧着玻璃盘,走到柜台边,把玻璃盘扣过来放在厚绒毯上,然后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起来。

    众人见老李郑重其事的样子,都屏气凝神的看着老李的鉴定,生怕喘气大声了,影响老李的判断。

    半晌之后,老李站直身子,放下手里的放大镜,然后摘下眼镜,看着摸金张,略带着兴奋的语气问道:“这位小兄弟,看你如此护着这盘子,应该知道这盘子的来头吧。”

    摸金张一副早就知道的表情,傲然道:“当然了,这盘子可是雍正爷用来装水果的!”

    坐沙发上的几人顿时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老李轻咳一声,示意大家安静,待众人不再发声,于是才缓缓的道:“这位小兄弟说得对,是雍正时期宫廷使用的水果盘,至于是不是雍正本人用的,应该可能性不大。”

    顿了顿,老李接着说:“这有可能是雍正赏赐给臣下或者是清末溥仪变卖宫廷器物的其中一件,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毕竟宫里的东西是极少流入民间的,毕竟从民国到现在故宫都一直被妥善保护。”

    听到这,摸金张有点不耐烦:“李老板,我们只想知道这御用水果盘值多少钱,你就直接告诉我价格吧,急死我了。”

    老李一笑,嗔怪的道:“就知道你这猴崽子急着知道值多少钱。”

    “这清代玻璃制作以康雍乾时期最为繁盛,到了中后期基本上就没有啥了,所以算起来,清代宫廷玻璃器比清代官窑存世量更稀有,收藏价值更大。但是…”说到这里,老李不紧不慢喝了口茶。

    摸金张见关键时候老李居然打住了,顿时就抓耳挠腮的急道:“但是什么呀?”

    老李哈哈一笑:“这伙计还真是个急性子,哈哈。”笑毕,他才接着说道:“但是,由于现在玻璃器皿生产量极大,价格低廉,所以谁都不怎么注意收藏清代玻璃器皿,毕竟相比之下,清代玻璃器皿观赏性不如现代的,就算宫廷制作的精品也会有气泡,透明度不如现代的好。另外,由于市场上不见清代玻璃器皿,一直被人们忽视,所以也没人去造假,如果能遇到也是一种造化了。”

    摸金张再也忍不住,插嘴问道:“我的李老板呀,您倒是说一说值多少钱呀,成心要急死我呀?”

    老李嘿嘿笑道:“你这猴崽子,好,我这就告诉你,这种雍正款的宫廷玻璃盘,做工好,尺寸大,上拍的话怎么也得四五十万,私下交易也得二十万吧。”

    听到这,摸金张不由得泄气道:“唉,还以为能值个上百万呢,白疼它半天。”

    众人一听,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段亦阳又想到他刚才顺便弄到的铜片,想到上面的锈把图案都遮住了,于是对李叔道:“李老板,刚才我弄到一块铜片,想借你家的工具清理一下上面的浮锈。”

    老李哦了一声:“哦?小兄弟还有收获?李良,带这位小兄弟去后面清理一下。”

    段亦阳不好意思的笑道:“谈不上什么收获,破铜片而已。多谢李老板了。”

    说完他就打开那装着博山炉的盒子,取出铜片,就同李良去后面清理那铜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