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世子无德 » 第11章 势在必行的灭佛

第11章 势在必行的灭佛

    吴普在王府住下了,以幕僚的身份。

    对方退下后,许天衣身子倚在檀木椅上,若有所思。

    吴普的话,环绕在他耳边,也回响在他心头。

    “国子监有痛骂世子无故打人的,也有称赞世子伸张正义的,毁誉参半不去说。”

    “殿下勾栏活捉女刺客,英勇无双,跟在北牧的臭名昭著形成鲜明对比,以现在入京为质的处境来看,不是找死是什么?”

    “所以老朽猜测,殿下无故马踏白马寺,便是为了自污一把。”

    “而如果是这种打算,马踏白马寺,殿下不但无法达成自污目的,还会真正成为圣上的心刺。”

    当吴普说到这里时,许天衣已经收起了所有轻视,神色认真地看着那一身布衣侃侃而谈的老者。

    “自古以来,中原都是佛道之争的根本。帝王求长生,纵观历史,多数王朝都是崇道贬佛,大永也不例外。”

    这一点,许天衣很是认同。

    近五十年来,中原王朝,佛门能压过道教一筹的,只有天诏、大运,先后都被大永灭国。

    “大永的国教祖庭摘星观,如今已是天下道统的首领。当上了天下道统的首领,摘星观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灭佛了。”

    “大永一统中原,当今圣上的雄心抱负已是再无施展之地。如此境遇下,长生便成了帝王心中唯一所思,唯一所想。”

    “摘星观只需以长生为由,三两句挑拨,灭佛都会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甚至都不需要摘星观说什么,当今圣上自己就有意灭佛,不然大永十二州,为何偏偏有着佛门圣地的河州、胡州没有去?”

    “可以说,灭佛在大永已经成为势在必行之事,只是当今圣上还缺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所以,这个时候殿下若是以北牧世子的身份,马踏白马寺,不但正中圣上下怀,给了圣上灭佛理由,还让天下佛门对北牧心怀不满。”

    再多的话,吴普并没有说,许天衣却非常清楚。

    佛门从西域传来,能与根基就在中原的道教争斗无数岁月而屹立不倒,究其原因,便是信佛的百姓众多。

    王朝争霸,战乱不止,百姓又如何不信慈悲为怀的菩萨?

    一旦让天下佛门对北牧心生不满,那北牧必定会失去人心。

    如吴普所言,自己真要是马踏了白马寺,不但没能藏拙自污,更是真正进入了那位皇帝陛下的视线,成为其心头刺!

    只是凭“马踏白马寺”这么一件事,就猜出了他的目的,更直指要害。

    吴普这一幕僚,分量十足!

    许天衣苦恼了。

    那白马寺老秃驴气焰嚣张,借几本佛经都要他这位北牧世子亲自去,委实可恨,但偏偏听了吴普的话后,他说什么也不能马踏白马寺。

    这感觉,别提有多难受!

    不多时,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解情况后,侍女白灼表情有些犯难。

    “说吧,西城门外现在是什么情况?”许天衣知道结果一定会非常好。

    “回殿下,西城门外乞丐流民聚集,扬声感谢殿下的大恩大德,还说……”

    “还说什么?”

    白灼小声道:“还说殿下您心地善良,才入京不久就来救济众生,是活佛转世!”

    “……”

    许天衣脸都绿了。

    他知道结果非常好,可这也好得太离谱了吧!

    还活佛转世!

    你全家都活佛转世!

    心里窝了一团火没去发泄的世子殿下,大手一挥:“老杜!驾车,国子监!”

    于是乎,国子监那些“勤奋好学”的士子们,又从睡梦中惊醒,遭到了世子殿下的拳打脚踢。

    包括以为世子殿下今天不会来了所以又偷偷打起盹儿的马大公子。

    去国子监发了火,许天衣心情好了不少。

    勾栏扛花魁成了捉拿刺客,国子监打人成了伸张正义,想着在酒楼撒钱当一当冤大头,结果莫名其妙成了转世活佛。

    他是真的愁啊。

    好在接连数天在国子监打人,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站了出来,跟维护他这位北牧世子的孙安安等官家小姐唱对台戏。

    现在国子监这边,自己勉强算得上毁誉参半。

    行吧。

    至少不是没有一点反对声音的好名声。

    许天衣不知道的是,京城的佛门圣地白马寺,此时也已经知晓了西城门外的事情。

    “西城门外的施舍救济,真是北牧世子所为?”身着海清的白马寺老住持问穿着五条衣的小和尚。

    “住持,千真万确!我问了好多人,错不了!”小和尚很肯定回答。

    脸上满是褶皱的老住持,和蔼一笑:“北牧王妃敬佛礼佛,虽不曾来过白马寺,但大慈悲寺、罗刹海等等,天下佛门去过半数,是诚心之人。是了,有这样的娘亲,孩子又如何能坏了?北牧世子,也是慈悲为怀的好人啊!”

    远在国子监的许天衣,若是知道连白马寺都是误会了他这位北牧世子,不知道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而这白马寺老住持,若是知道就在早上,那位北牧世子还嚷嚷着要带府兵马踏白马寺,又不知道会是什么感想。

    小和尚摸着光头,一脸纳闷:“住持,那为什么北牧世子要借几本经书,您还不给人家,要让那位世子亲自来啊?”

    “王妃救济了不少僧人,我本想着到底是王妃的孩子,就算北牧世子名声不好,白马寺也应该准备一份薄礼。”老住持笑道,“如今看来,礼确实是薄了,要换一换喽。”

    小和尚撇撇嘴:“住持,寺里已经好多天没收到香火钱了,我昨儿饿了一整天肚子才吃了半个窝头。您倒好,还在这里想着给人送礼,您有东西送吗?”

    老住持笑着摸小和尚的脑袋:“你这小家伙,前些天让你念的经书都白念了是不是?佛缘不够,你能参出禅来?”

    小和尚眼睛一亮:“住持您给世子送礼,世子必定还礼,以世子救济乞丐的善良……白马寺能收好多好多白面馍!”

    老和尚一愣。

    名叫海清的小和尚已是眉开眼笑,欢欢喜喜、蹦蹦跳跳离开了。

    看着那再苦再饿都只是口头抱怨一下的小小身影,老和尚眼神痴了。

    “海清啊,这辈子参一个禅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