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世子无德 » 第82章 拿左侍振经济?

第82章 拿左侍振经济?

    “说吧,这永天建左侍之职要扣在我头上,到底是什么打算?”许天衣正色道。

    朱苡沫没有再卖关子:“山河不再动荡,但整个大永的经济都在下滑,京城的经济同样不景气,本宫希望能从你这里得到点什么。”

    许天衣手捻茶杯,不动声色:“我想过,成衣要做官,就算是平步青云,也要一步一步做起,慢慢做至高位。”

    “可如果第一步就是永天建左侍,我很难想象他第二步、第三步……他最后要做的官该有多大?难不成是与崔服龙平起平坐?”

    许天衣这番话,顿时让朱苡沫明白了什么意思。

    对方是觉得她这么做,并非是要考验他,而是想通过他这位北牧世子,逼迫那北牧第一幕僚成衣出谋划策。

    “左侍之职是本宫提出,想看看你是否还有更大的才能。你既以永天建主司之职顺利举行水陆法会,超脱了黎王府亡魂,若有更大的才能,没有相对等的官职,也很难做出成绩。”朱苡沫坦诚道。

    “你或许是这样的想法,但你那位天子皇兄可未必这样想的。”许天衣一笑道。

    圣上如果同意了朱苡沫的提议,那么许天衣就相当于又背上了一个巨大包袱。

    于永天建左侍的位子上待着,若能做出有利于大永和京城经济的良策,于大永有利无害,若是毫无功绩,左侍之职,才不配位,建学立功成为一个笑话,或许就给了圣上趁机加码的机会。

    这也是许天衣忽然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西游记》中,那吃不完的米山、面山,还有烧不断的铁锁,很可能已经无形之中加在了他的身上,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这一点,因为自己现在功绩尚不突出,天子还能顾及颜面,但以后,却是一个谁也不知道、拿不准的事情。

    显然,朱苡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所沉默下来。

    她能年纪轻轻就坐到了正一品永天建正令的位子上,除了长公主的显贵身份,当然还有自己的手段和才能。

    所以对于许天衣面临的困境,她是很清楚的。

    原本的她,一心想着只要许天衣做好建学立功,其他都能是再商量的事,至少在这段时间中有很多缓和的机会。

    但现在看来,只要在建学立功之中,矛盾就不可避免,北牧与正安城的较量也在无形之中展开,许天衣根本无法避免。

    可正是因为她年纪轻轻就坐到了这么高的位置,才更知道年轻人的重要性,有才能的年轻人只有给他足够广阔的天地,他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给大永带去更广阔的视觉天地。

    双方的沉默,令殿内气氛有所压抑,不过很快,就被一声淡笑给带动。

    “哪有夫君为难娘子的?何况娘子还主动给我送来一顶正二品左侍的帽子,这帽子戴着可比主司威风多了。”

    朱苡沫怔然抬头:“你要接?”

    “当然,为什么不接?”

    朱苡沫犹豫一下道:“你可以不接。”

    “矛盾的娘子啊,你折子都已经呈上去了,哪能要回来?放心吧,你小看你夫君了,左侍之职就算你现在反悔给我了,我都不答应!”许天衣一笑。

    朱苡沫认真地看着他:“你想好了?”

    许天衣起身:“抓紧吧,我想好了,准确说已经迫不及待了,不过有一点先说好,我做什么,必须要有你这位正令的支持。”

    “只要你做得对,永天建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你!”

    黑衣女子诧异看向长公主殿下,如何也没有想到长公主能给出这般重的承诺。

    许天衣哈哈一笑:“不要永天建,只要娘子你一人就够了!”

    望着离去的那道身影,朱苡沫神色恍惚,这一刻的许天衣,身形挺拔高大,那些往日的纨绔形象好似成了被洗尽的铅华,从他身上全部脱落。

    金玉其外,金玉其中?

    永新四年的第一次早朝,永天建正令朱苡沫提出,封许天衣永天建左侍之职,以便更好建学立功,得到众多官员反对。

    都直接封官了,哪里还需要立功,这不已经算是建学立功的平步青云版本吗?

    强有力的反驳在众多官员看来,是铁定能把长公主这一提议给否决,甚至会借着这件事的东风,打击一下女子庙堂为官的现象。

    哪怕你是长公主,也不能开这么一个口子,一有机会,就势必要给你摁死!

    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天子没有同意,却也没有否决,而是将此事稍做搁置,以后再议,如此也让庙堂上有了暗流涌动之势。

    许天衣清楚,这是他那位四叔叔在等着看他接下来会有何表现。

    表现出彩,就让他试一试,反正京城乃至大永的经济已是很差,不担心更差了,说不定他就真有一些本事。

    表现不出彩,连建学立功都做不到了,更别提什么正二品的官身了。

    接下来的日子,北牧王府好像安静了,北牧世子也少有出门,偶尔出门,目标明确,兵部和兵部侍郎府。

    这一天,许天衣出了王府。

    “少爷,兵部侍郎府?”老杜问道。

    “光去都去腻了,换个地方逛逛吧,中书府。”

    “好嘞!”

    长公主府,朱苡沫讶然:“许天衣去了中书府?”

    国子监,房选析若有所思:“怎么跑中书令那里去了?”

    太常寺卿萧奚,来至一座府邸,府中有雅致凉亭,亭中一瘦骨嶙峋的黑色华袍老人,大寒天气,垂钓亭外湖泊。

    “太师,许天衣去了中书府。”

    双眼沧桑又蕴含精光的老人,头也不回,依旧盯着冰块漂浮的湖泊,老人不说话,萧奚也不敢作声。

    堂堂从二品太常寺卿,庙堂上位高权重的老臣,在一座府邸一个毫无官身的老人面前,如此拘谨,如此谨小慎微,若让外人看了,定觉不可思议。

    可只有真正清楚老人身份的人才知道,这位老人的本事和可怕。

    老人,正是当今天子的老师,郎太师!

    一庙堂之外的人,把控庙堂多位重臣,形成了与崔舍派系抗衡甚至压对方一头的郎亭派系!

    啪唧!

    鱼儿上钩,老人没有收杆,却是开口了。

    “崔服龙不可能跟许栾有联系,跟许天衣……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