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世子无德 » 第114章 诗剑双绝,酒剑无双

第114章 诗剑双绝,酒剑无双

    “桩州局势复杂微妙,此次前去一定要加倍小心,南征军能不能收服不重要,就算你不做什么,你父亲那边也有其他谋划。”江虞叮嘱道。

    “娘亲你要走啊?”许天衣惊讶道。

    “嗯,去东海。”

    “去找李扶白?”许天衣还记得那日李扶白的话。

    江虞温柔一笑:“欺负我的孩子,可不能让他好过了。”

    “娘亲……”

    许天衣有些担心,对方是天下四大宗师之一,虽说娘亲在中原十大高手中排名靠前,可与四大宗师比还是有着一定差距。

    他不希望娘亲去。

    “没事的,如果有危险,你父亲也不会让娘出来不是?”江虞笑着安慰道。

    许天衣最终还是点点头。

    这句话倒是一点道理没错,最疼娘亲的许栾,岂能看到娘亲有危险?

    “娘亲,这李扶白看起来很年轻,实力居然如此高强?”许天衣惊讶不已。

    要知道,他身怀四株九品灵莲,才能做到武道修为进步神速,对方虽说也快到中年,可一个年纪轻轻的男人,能成为四大宗师,还是有些夸张。

    毕竟听白灼说,中原十大高手中,如娘亲这般都是年轻的了。

    当然,娘亲这般容貌,哪怕已是生了三个孩子,仍是看着如同三十多岁,这就是习武之人又加上常年保养有佳的好处了。

    “李扶白……是一个与前世有渊源的人。”江虞微微沉默道。

    “前世?”许天衣惊奇。

    江虞颔首道:“剑道剑修,往前追溯,也不过有五百年的历史,大五百年之前,剑不过是文人墨客用来舞的花架子和装饰品。”

    “在五百年前,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他为后世开辟剑道,从此有了剑修,那人也是当时的诗之大家,以剑作诗,以诗入剑,他叫李太白,也被称为诗剑双绝。”

    “李白?!”许天衣惊呼。

    “是李太白。”江虞纠正他道。

    “娘亲,他应该有很多诗句流传于世吧。”许天衣追问。

    就算他不学习,可在国子监,也不可能一点关于那位诗仙的诗都没有听到,那一位的诗,必当是流芳千古的。

    江虞微微摇头:“不多,因为极情于剑,那位剑道开山之人,作诗极少,可就算如此,在当时也从未有人否认过其作诗的天赋。”

    “按照流传下来的话说,如果不是为了剑道开山,李太白或许会成为载入史册的诗仙一般的人物。”

    许天衣点头,很是认同。

    “在李太白之后,有了剑修,但兵修很多,而剑在那之前是被读书人用来装饰的,所以不受习武之人待见,觉得有失身份和气度。”江虞继续说道。

    “直到三百年前,一位酒客拿起了剑,那人在剑道之上,悟出雄浑磅礴的剑意,为后辈剑修的剑道铸顶,便是如今依旧在剑修口中盛传的酒剑无双,他叫李慕白。”

    “为后辈剑修剑道铸顶。”许天衣震撼。

    诗剑双绝李太白,酒剑无双李慕白。

    如果真有前世的说法,并且这李扶白还与如此两位人物有着渊源,那能在剑道上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成为四大宗师,也就不奇怪了。

    江虞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儿子修为进步神速,说明武道天赋非常高,又有去了正安城的顿悟开窍,很难不让人怀疑与前世之人转生有关。

    可做娘的,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前世之人转世而来?

    虽有焦虑,但江虞没有说出来,以免影响了儿子的心境,更不想因此影响了她与儿子之间的关系。

    听娘亲说了这么多关于剑道和李扶白的事,许天衣也隐约明白了。

    几百年前的普通人,就算转世,也根本不会对今生今世有任何影响,可几百年前的剑仙人物,无可争议的剑道魁首,那就未必了。

    一个诗剑双绝,一个酒剑无双,到了李扶白这里,兴许从心底就有一股动力做到剑、酒、诗三者共同的极致。

    论剑,现在的李扶白已经做到了,论酒,也不难做到,至于论诗……

    许天衣脸色古怪起来。

    那李扶白心情郁闷惆怅,莫不是自己无心之下抢了对方饭碗?

    貌似永江诗会那些出自他之手的诗,确实能给这位四大宗师巨大的压力,或许冲击最大的还是那日在白鹿书院留下的《将进酒》。

    许天衣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北牧王妃在第二天离开车队,而车队一路南下,也确实没有再出任何意外,有南山王府的保证,就是千叶余孽也闹不出什么动静。

    骁骑禁军死了不少人,楚乡定已是飞书一封,不日便会重新补齐三十人之数。

    安排禁军的不是长公主朱苡沫,而是天子,这一点许天衣心知肚明。

    禁军人数不多,说是保护他,其实不过是看着他罢了。

    禁军实力再强,也是从军队和兵马角度而言,随便一位江湖高手,如那悟入境的尤文图兹,就能轻易解决。

    所以起不到保护的作用,他这位北牧世子离京在外,死也就死了。

    正安城那边,更不担心他会逃回北牧,身为北牧世子,求学尚未结束,若就这样逃回北牧,会被天下人耻笑,不但无法世袭罔替,更给了正安城一个巨大把柄,就连北牧军伍,也再无许天衣的立足之地。

    而禁军,不会是阻拦许天衣逃回北牧的力量,只能是最有力的见证。

    所以,看着,只是看着。

    如今这般境地,是很难,但其实比许天衣预料的要好很多,毕竟永天建副令不可能一直给他戴着,却是把一定正二品左侍的帽子戴出了正安城。

    这让他在桩州有着很大的自由,不过他也知道,这并非真的龙颜大悦。

    越大的自由,也就意味着越容易出错,而正安城那边,就在等着他出错。

    数天赶路下,过了纪州境,车队终于到达了桩州这个被称为南地之南的地方。

    入眼景色,江南的烟雨和风情渐少,反而是大大小小的坚固城池和关隘多了起来,并且车队越往北,越是能见到一些大山。

    到了最后,大山连绵起伏,形成巍峨山脉。

    桩州,便是如此景象。

    有着“十万大山”之称的南蛮大山,又该是何等壮观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