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梦醒香江 » 第三十五章 金叶子

第三十五章 金叶子

    苏耀祖将黑色的百纳鞋拿出,满脸无奈地说道:“真的,这是最后一件了,真没了,你就不要用那种眼神瞧我了。”

    “我说你小子怎么即使有了新鞋,也要小心翼翼地将这鞋刷得干干净净,我以为你是怀念过去,原来是藏了宝贝啊!”白浩乐恍然大悟地说道。

    “呵呵。”

    对此,苏耀祖只能摸着头,尴尬地干笑两声。

    很快,白浩乐便沿着鞋的边沿将鞋剪开,最终从鞋了抽出了2片巴掌大的长形金叶子。

    “仁,耀。”苏耀祖望着金叶子念道。

    苏耀祖也很纳闷,苏泽之不是说鞋里藏了金纸吗?怎么是刻有字迹的金叶子,而且每片金叶子只有一个字,真是浪费。

    “契爷,你别看我,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

    白浩乐将其中一片金叶子拿到手中,仔细观察了一番,不确定地说道:“我感觉这金叶子的布局造型有点像是记载家训的书籍。”

    “像我白家的家训,是写在上等青田纸张上,不像你家豪横,是用金书刻写。”

    “大户人家啊!”白浩乐感慨道。

    望着白浩乐一脸羡慕表情,苏耀祖不屑地撇嘴道:“切,怎么可能?傻子都知道战争时期跑到香江最安全,我家要是大户人家,肯定20多年前就来到香江了。”

    “再说了,这些金子也不是我家宝贝,这些都是他人送我防身的。”

    “我呀!”

    苏耀祖深吸口气叹道:“我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山里人。”

    苏耀祖岂不知自家事情,如果没有苏泽之的照顾,他现在还在山里玩泥巴呢,长大以后也是懵懂无知,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也不知这些金子是苏泽之从哪拐卖而来的。

    “倒也是。”

    白浩乐赞同苏耀祖的说法,战争期间有点门路的家族,都会远走海外躲避战乱,至于衰败的大户人家,那也不配叫豪门了。

    “这金叶子先我帮你保存着,等你成家立业后,我再还给你,这东西看上去有点历史,真当金子卖,也卖不了多少钱。”

    “嗯嗯,好。”

    苏耀祖对这些金子没有太多额外的感情,苏泽之当初给他时就明言,如果他们失散了,保命最要紧,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接着苏耀祖和白浩乐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始闲谈起来,一开始还正经地推测家训是什么内容,什么仁义道德,内仁外义,光宗耀祖等,毕竟家训一般都是从微言大义的名言警句演变而来。

    聊着聊着,他们二人就开始胡说八道起来,苏耀祖想买豪宅在海边,白浩乐嫌弃海边咸湿,想住在风光秀丽的半山,甚至一本正经地向苏耀祖科普起豪宅的风水布局,把苏耀祖唬得一愣一愣的。

    等陈静买菜回来,白浩乐才结束关于雇几个女佣的话题,他面色郑重地将所有事情告诉了陈静。

    陈静听完后则一脸复杂地看着苏耀祖,手中的菜篮都忘记放下了。

    将心比心,陈静自认做不到苏耀祖这个地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苏耀祖真就不怕他们夫妇二人陡生贪恋,将他闷杀在这里?

    陈静蹙紧秀眉,面容严肃地向苏耀祖问道:“你就这么相信我们夫妇吗?”

    “阿祖,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能改变命运的一笔钱!”

    苏耀祖直视着陈静探究的双眸,如实地说道:“契娘,我不想为三餐疲于奔命,我不想为这些琐事去耗费我所有的精力,我更不想一辈子住在九龙城寨里当个社会最底层,我想过更好,更精彩的的生活。”

    “可是光靠我自己的能力去逃脱这个樊笼,是需要一年?还是是三年?”

    “是更久?还是永远不可能。”苏耀祖语气越发落寞,也越发低沉。

    这几日的纪实生活,让他这个一直活在苏泽之羽翼下雏鸟不得不鼓起所有勇气,装作一副什么也不怕的英勇模样去面对外界的狂风骤雨,可是他的内心苦楚谁又能明白。

    认清现实的苏耀祖更想找到一个可靠的避风港湾,这样他才能够安稳地成长,他才能更快地去熟悉这个陌生城市的游戏规则。

    面对精明的陈静,花言巧语是无用的,只能真心换真情。

    “契娘,我就是希望你们能早日发达起来,有余力时拉我一把就行。”

    “所以我只能赌一把了,契娘,你能让我相信吗?”苏耀祖真诚向陈静发问道。

    听完苏耀祖的内心剖白,陈静走到苏耀祖身边,摸着他的黑发柔声地说道:“我们是一家人,互爱互助不是应该的吗?”

    陈静这一刻真想抱着苏耀祖大哭一场,她和老白也是受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白眼,好不容易才捱到现在的。

    当初老白将麻绳的一端系在自己的腋下,另一端绑在她的救生圈上,艰难地将她拖到了香江,他们从水中才爬出不久,香江的大海上就刮起台风。

    只要再晚一刻,他们就丧命于死神的镰刀之下了。

    还没有到香江时,他们就制定好了将来的事业规划,但是真到达香江后,了解到这里的规则后,才发现以前那些只是他们的妄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初期启动资金的他们,不仅要将计划一再搁置,还要面对生存的困扰,举目无亲地二人也找不到人求助,他们只能干些粗活杂活养活自己,只能在纸屋里相互依偎地望着星空,许下对未来的期望。

    他们也曾想过借钱度过最初的困境,当了解到一些内幕后,就再也不敢生出这个危险的念头。

    在香江,除了向亲朋好友借钱外,也能通过社团筹到巨款,但是这钱好借难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催命符。

    有个卖水果的阿伯因为生病从社团里借了2000元钱,从此之后阿伯不仅要辛辛苦苦地卖水果,还要时不时地应付社团成员的打秋风。

    经过一年艰辛努力后,阿伯最终成功倒欠社团3000元本金,利息也要另算,往后余生都要受社团的剥削。

    何止一个惨字能够道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