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敢问阁下,吾妻何在 » 三百九十一章 采桑女

三百九十一章 采桑女

    面对公子光的出价,卑梁伯很动心,但他自己做不了主,只能找来祝平炎。

    祝平炎也很动心,不过肯定要谈很多细节,他和卑梁伯不可能再写信交流,只能亲自赶来。

    一番商讨之后,祝平炎同意每个月运一千四过来,对其他人谎称只运来八百,剩余六百给公子光。

    每个月的盔甲数量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多一点少一点很正常,不过若是每个月都少两百,肯定惹人生疑,所以祝平炎让卑梁伯对外宣称,公子光的手下私自打探铠甲上游信息,之后不再卖给公子光,且运往吴国的铠甲减到八百。

    这样一来每月八百铠甲很合理,而且削减的分量都在公子光身上,其他人的意见也不会太大。

    这主意是祝平炎出的,但是公子光比他做的更狠,直接当众斩了自己的一个门客,并且带着大批金银财宝前来赔罪,最后当然是被拒绝,将已经换成铠甲的车辆运回去。

    谈好了这笔大生意,祝平炎也不再逗留,带着一百骑兵返回莒国,恰好见到远处有人打群架。

    来卑梁的时候,他曾在这见到两个小女孩在争吵,吴女认为桑树在吴国,楚女认为桑树在楚国。

    吴楚素有争执,两女争吵一番后也毫无疑问的打了起来,最后楚国的小女孩被打跑了,吴女兴高采烈的采桑叶。

    现在打架的这群人中,也有这两个小女孩,想必是当初的争端扩大,两个家族打了起来。

    战争说白了就是为争夺利益而打斗,所以在古代两族为利益争斗,说是村斗,其实也就是小规模战争,特别是当这两个家族隶属于不同国家,战斗就没有丝毫收敛。

    离远了只觉得两帮人打群架,靠近了才发现战斗比想象的惨烈,许多人被打成重伤甚至死亡,吴国家族落败,正在撤退,楚国人步步紧逼,竟是想赶尽杀绝。

    此为卑梁境内,吴国家族自然也是卑梁子民,祝平炎既然见了,就策马冲去,插进吴楚之间,一句话不说,只是挡在楚国人面前。

    楚人中性情暴躁的,当即就要冲过来将祝平炎打杀,祝平炎岿然不动,连剑都懒得拔,只等这些人冲过来。

    楚人的家族领袖见祝平炎气度不同于平民,没有贸然动手,又见远处一群骑兵正在冲来,只认为是卑梁的军队,惊恐逃走了。

    边境冲突这种事向来很难处理,祝平炎吃不准卑梁伯是什么态度,也就没有理会逃走的楚人。

    他本来想直接离去,见到吴人全部负伤,唯一剩下的那个小女孩,根本不可能把伤员带回去救治,就干脆好人做到底,打算将伤员都送回去。

    只是祝军刚一靠近,迎来的不是感激,而是小女孩的怒骂。

    虽然骂些什么听不太懂,骂人的态度总归是明白的,祝军都很茫然,难道这些吴人以为自己是楚国的军队?但从刚刚的情况来看,不应该会有这种猜测吧?

    他们试图解释一下,但是语言不通,完全无法解释明白。

    吴国方言和中原完全不同,与吴国大夫这种高层交流还只会觉得口音不同,但是与吴国百姓就完全没法交流了。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与吴国,即便是中原之内,甚至一国之内,每一个地区的语言也都不同,大夫之间尚且能交流,与平民则完全无法沟通。

    这种情况直到大一统都没有被改变,统一的只是官话,各地方言依然存在,再加上地方习俗等缘故,中央只能通过大族来控制地方,皇权不下乡。

    不过这种情况对祝平炎不适用,因为祝平炎自带翻译,否则别说吴国方言他听不懂,就是中原官话他都听不懂。

    他令祝军暂退,自己上前沟通,很快就知晓了缘由。

    吴人以为祝军是吴国的军队。

    若祝平炎一人前来挡住了楚人,吴人会很感激,但现在是一支军队赶来,拥有绝对优势,却没有把楚人杀掉,吴人只觉得是懦弱无胆。

    祝军不知道这些人的意思,感觉到他们有敌意,就拔剑防御,这更引起吴人不满,觉得这些军人只能窝里横。

    本来可能会引起暴力冲突的矛盾,因为祝平炎这个翻译官到来,简单两句就说清楚了,之后祝军带着伤员返回卑梁。

    一百骑兵不算太多,但也不少了,折返回卑梁,肯定要事先通报,所以祝平炎先派了斥候去通知卑梁伯。

    但他没想到,当他到了卑梁城前,迎接他的是数千卑梁军,吓得他都没敢接近,先派人去询问情况。

    与卑梁相邻的楚国城邑叫钟离,打杀吴人的家族便来自钟离,卑梁伯准备进攻钟离为吴人报仇。

    两个采桑女的争执竟然要引起正式战争,这事说起来有点魔幻,但其实再正常不过,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卑梁和钟离的战争也没少过,不需要理由也能打,何况是有理由。

    在去年冬天,钟离像以往一样来卑梁劫掠,这次卑梁大夫没有龟缩在城内,而是带着卑梁百姓一同抵抗,最终获得了胜利。

    此后钟离又进攻过几次,但都无功而返。

    贩卖盔甲的利润让卑梁大夫富裕起来,购买了很多奴隶来弥补人口不足的问题,现在他的士兵扩大到了一千人,而且都身穿铁甲,今年秋收已经结束,他早就想试试主动出击了。

    这个时候的战争就是劫掠,打赢了就抢钱抢人,只要有赢的信心,打仗就是好事,人人都想参加,有了之前的胜利,卑梁人对战胜钟离很有信心,根本不需要战争动员,几千卑梁人就自发入伍了。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卑梁伯邀请祝平炎一起去。

    自从与吴国交战之后,莒国再没有战争,祝平炎不能养一群新兵在家,所以带着部队去当了雇佣兵,因为有乌龙罩着,而且不是打自家人,只要部队规模不超过一千,莒子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有参战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弃,虽然他带出来的这一百骑兵全是二级,但能升些骑兵军官也不错啊。

    他本来想谈谈雇佣报酬,但见卑梁伯没有要提报酬的意思,也就大方的免了,毕竟他和卑梁伯之间的交易金额比区区雇佣兵报酬多太多。

    虽然双方对这次参战的理解有点误会,但是影响不大,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这样带着一堆误会活着,大军开拔。

    相比于长途行军去参加全国性战役,城邑之间的战争能动员更多平民。

    因为两城战争基本上就是互相劫掠,攻击一方一旦获胜就能抢夺大量好处,这个时代民风彪悍,自然都愿意参加。

    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城市,只有城邑,大致可以理解为城堡,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军事要塞,大部分平民都暴露在城外。

    所以防守方的平民别无选择,要么战斗,要么只能被掠夺,只要大夫敢出城迎战,这些平民都会自发参战,这是真的保卫自己的家园。

    于是双方都是由少量正规军带领着大量民兵,总人数超过一万。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钟离都占据优势,每年都会来卑梁掠夺,导致卑梁人口凋敝,算上购买的奴兵和最近接收的流民也只有四千,而钟离的总兵力则接近八千。

    双方的兵力相差将近一倍,不过实际战力却未必如此悬殊,卑梁的四千人有一千的正规军,钟离虽然有八千人,实际上正规军数量还不到一千,披甲的更少,只有战车数量超过了卑梁。

    如果这是祝平炎领导的战争,他最担心的就是钟离战车将民兵撞散,导致己方民兵崩溃,出现一千打八千的情况。

    钟离有五辆战车,而他有一百骑兵,要么双方互相虐菜,比谁先攻溃对方的民兵,要么针尖对麦芒,强者决战。

    如果是祝城对战钟离,他肯定会选择后者,因为骑兵的威慑力还是不如战车,而且钟离的民兵太多,互相比拼打压士气,很可能是战车获胜。

    但这是卑梁与钟离的战争,他深知强攻战车的难度,可不愿意牺牲自己的骑兵。

    于是在双方对阵之初,他就告知卑梁伯,他可以解决侧翼两千民兵,但需要卑梁伯牵制住战车。

    卑梁伯对祝骑的战斗力有些了解,但是对于一百骑兵要解决两千人这种事情还是难以置信。

    他路上制定的战术是让这一百骑兵去骑射骚扰战车,祝骑的战马堪比灵马,速度比战车快,也比战车更灵活,牵制一下总还是能办到的。

    骑兵利用灵活性牵制战车,这也是很常规的战术了。

    不过即便没有这一百骑兵,他也早就有对付钟离战车的法子,毕竟去年已经打过,钟离优势在于战车,己方优势在于精锐步兵,这是双方早就心知肚明的事。

    他能买来奴隶,也能买来战车,但是不可能买来天骄,没有天骄的战车毫无意义。

    钟离人或许能搞到一些铁甲,但除非祝平炎也选钟离作为代理人,否则钟离人没资金让所有人装备铁甲。

    既然是早就心知肚明且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双方必然都会有针对性的战术,之前的战斗都是卑梁获胜,这次如果没有什么变数的话,也会是卑梁获胜。

    这次当然有变数,之前是钟离进攻卑梁,卑梁人拥有主场优势,现在则相反,钟离人有主场优势。

    而且钟离人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劫掠,参战积极性更高,来的人比之前主动出击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