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晋雄主李存孝 » 第十一章 飞虎破城

第十一章 飞虎破城

    光和元年,八月十五。

    陇西太守府内,董旻跪坐在主位之上,堂下便是一众西凉将官与飞熊军众将。

    如今距离上次大败阎行,已过去二十余天。

    李存孝凭借上次的军功,已是彻底坐稳了曲长一职。

    后又安排华雄将自己所受赏赐,大半分封给阵亡将士的家眷,剩下部分也是分与其他将士。

    此举过后,华雄拜服!其他弟兄们也纷纷效忠!

    一场大胜之后,众将领几乎每日都来府上请战,董旻自是应允,可每战都是毫无结果,因为阎行压根不出战!

    无论董军如何辱骂,叛军都是龟缩不出!

    此刻的董旻一脸难色,

    “如今那阎行高挂免战牌。

    据探子回报,陇关所剩粮草足以支撑半年以上,那阎行更是安排了两千羌兵,严加看管粮仓。

    我军士气虽盛,然兵马有限,贸然破城恐伤亡惨重。

    金城之战也是互有胜负,那韩遂指挥作战有方,牛校尉也是束手无策……

    临边的狄道又有王国三万叛军虎视眈眈!

    我军如今两万大军驻扎于此,若是空耗粮饷,绝非长久之计!

    诸君可有破局之策?”

    眼下,李儒随董卓大军出征长安。

    剩下的如杨定之流,多是有勇无谋之辈。众人听到主将问计,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李存孝。

    李存孝此刻内心也是万马奔腾,自己一代虎将,居然还要身兼谋士之职…

    不过凭借两世为人,他的作战经验自然不是在场众人可比。

    清了清嗓子,

    “以安之见,要引那阎行出城颇有难度。

    陇关城小,且并无瓮城。

    为今之计只有不断的袭扰叛军,大人可每日率兵小股攻城。

    坚持半月左右,待守城叛军习惯我军攻势后,我再带飞熊军以奇兵攻之,强夺城门!

    城门一破,便是巷战,此战可定!”

    董旻听后必未应允,而是问出了心中所惑,

    “李贤侄此计倒是可行,但我军即便不停袭扰,那陇关城各门也只需安排数百将士轮番守城即可,且那城门坚固,若想破城怕是不易。”

    李存孝也知道董旻担心的是什么。

    “董司马勿虑!此计重在麻痹敌人!

    只消半月,那阎行必以为我军无破城之策!

    届时我率领众弟兄强攻城门!

    凭我手中禹王神槊,胯下墨麒麟。

    只要佯攻的弟兄们,能将城楼下的叛军尽可能的吸引上楼!陇关城门,我定以力破之!”

    董旻见李存孝胸有成竹,眼下也确实没什么其他办法,只能将信将疑的安排手下去做准备。

    耗时五日,终是打造了部分井阑和云梯以及攻城木,见准备工作已成。

    董旻便依计行事,每日带着杨定、李蒙等将领,从辰时便开始攻城,一日三次。两方人马也是互有伤亡......

    九月五日,陇关西羌大营内。

    阎行与程银一脸的疲态,如今麾下无大将,四部将阵亡其三。

    程银冲阎行行了一礼,

    “阎将军!如今我军兵微将寡。

    而那董旻又如疯了一般,每日率众将士频繁攻城。

    将士们虽然可以轮番休战,但厌战情绪颇高。

    军营中也是流传着不少怨言,还有人说主公已经放弃了我们这支孤军。

    主公若是再不派兵来援,恐引起哗变啊!”

    阎行倒是没有程银如此悲观,轻轻一笑。

    “程将军多虑了!

    眼下那董旻两万大军,被我们这数千人马牵制在陇西,每日粮草消耗乃我军的三倍有余!

    我军只需以逸待劳!不出月余,那董旻的粮草必定无法支撑!

    待到敌军混乱,便是我军反攻之时!

    主公如今与那牛辅在金城对峙,金城乃我军命脉,断不能失!

    程将军就别指望主公来援了,早点歇息,再过两个时辰,那董旻的第三波攻城就要开始了。”

    见阎行如此胸有成竹,程银也不再多言,告退后,来到城楼准备防御工事。

    如今陇关叛军们,已经习惯了董旻的攻城节奏。

    虽然士气不高,但他们也知道城破人亡的道理,都只能忍着疲惫,备战守城。

    那阎行倒是颇有治军之才,半个月下来,叛军们竟无一人叛逃......

    当日酉时,陇西大营内。

    董旻也开始指挥今日第三波攻城任务:

    命李蒙领兵三千,攻东门;

    杨定领兵三千,攻西门;

    胡轸领兵三千,攻北门;麾下的飞熊军暂交予李存孝统领!

    南门外埋伏三千西凉铁骑,由华雄领兵!

    此乃围三阙一!

    作战命令下发后,董旻一脸严肃的看着众将,

    “今日攻城与以往不同!将以往攻城的两个时辰减至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内,

    将士们必须不计伤亡的猛攻!

    必须要让叛军们感受到我军破城的决心!

    一个时辰后,西北二门分兵两千,调至东门外待命。

    接下来便看李安如何破城了,城门若破,大军迅速进城!

    后面便是巷战了,我军数倍于叛军,巷战必能一战而定!

    待叛军由南门溃逃时,华雄!

    你便率城外的三千西凉铁骑追之!”

    “喏!”

    众将接令后,也纷纷开始组织战前动员。

    此刻李存孝的面前,便是如今陇西所剩的所有飞熊军将士,共计七百骑。

    面朝众人李存孝缓缓开口,

    “弟兄们!

    一个月前,我飞熊军初战阎行,被那厮设下空营计,导致我部弟兄阵亡三百余人!

    此乃我军奇耻大辱也!

    圣人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如今那三百弟兄魂归九天,匹夫无不报之仇!

    今日我李存孝对天发誓!

    必破陇关!不杀阎行,誓不为人!”

    飞熊军将士们此刻早已双目通红!

    想到曾经的战友们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

    若非有李曲长拼死相救,当日倒在战场上的可能就是自己!

    如今主将如此,安敢不效死命?

    众人挥舞着兵器,大声附和。

    “不杀阎行,誓不为人!”

    李存孝将右手举天,由掌变拳,一握之下,全军噤声。

    “出发!”

    率众出击,直奔东门方向......

    两个时辰后,董旻大军早已兵临城下。

    此刻三路大军正在猛攻城墙之上,此战若不拿下,士气必将溃散。

    众将也自是知此道理,个个身先士卒!

    东门城下,李蒙手持佩剑,率先上了云梯,一跃之下登上城墙。

    斩杀了数名叛军,东门将士们见主将如此英勇!

    也是士气大振!个个悍不畏死,浴血冲杀!

    守城的叛军们,刚一接触便察觉不对。

    程银此刻正在北门城楼上指挥作战,士卒来报。

    “程将军!

    今日敌军攻城之势远胜往昔!

    如今东、西二门城墙之上,皆受到敌军猛攻,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程银闻言,内心闪过一丝慌乱,强作镇定的回应了一声。

    “速令城门下的将士登楼支援!

    敌军怕是粮草不足,孤注一掷了!

    快去禀告阎将军!”

    一个时辰后,此刻的西、北门城墙之上,残肢断臂不计其数。

    正在西、北门的守城叛军感到绝望之时,却发现压力骤减!

    攻城的西凉军们竟是停止了突进,只守着被攻下的部分城楼处与叛军对峙。

    叛军虽是不解,却也不敢松懈。

    而反观东门方向,此刻已经集结了近万人,李蒙所部的三千将士奋勇冲杀,驰援的四千西凉将士也是严阵以待。

    大战至此,城楼下的叛军只剩几十人守在城门后方,阎行带着亲卫们登上了东门城楼。

    手持长矛,大声喝道,

    “金城阎行在此!只要有我在,尔等休想破城!”

    说着便带军杀向李蒙所部。

    李蒙自知不是此人对手,招呼弓箭手重点照顾这阎行!

    自己继续带人斩杀城楼上的叛军们。

    就在所有人目光都放在城楼上时,李存孝动了!

    带着七百飞熊军一马当先,直取城门!

    便见李存孝手持禹王神槊,一夹马腹。

    墨麒麟心领神会,猛的提速!

    禹王神槊在墨麒麟的加速下带起万钧之力,猛砸在城门上!

    “咚!”

    只闻一声闷响,木屑纷飞!

    只是一击便在城门上凿出了一个大洞!

    城上的阎行听到此动静,彻底慌了。

    “快去驰援城门啊!”

    招呼数百叛军赶紧去支援城下。

    而李蒙见状,自然不会如他所愿,率众猛攻。

    城下的几十名叛军也是不敢露头,只能全部依靠在城门后方,奋力阻拦。

    李存孝策马后退,待退到五十步开外,又是一轮冲击!

    连续三次冲击之下,此刻的木城门已经出现了好几个大洞!

    身旁的飞熊军们手持长弓,瞄准缺口处便射!

    几个倒霉的叛军,只是露头看了一眼,瞬间便被射成了马蜂窝。

    李存孝见状,也知道此刻的城门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翻身下马,亲抚了几下墨麒麟,将其牵到一旁。

    “将攻城木推来!”

    一声令下,飞熊军中便走出了数十名体格健硕的大汉,众人推来一辆简易的冲车。

    车上固有一巨木,高约八米,长十数米、宽五米。

    李存孝站在巨木后方,身旁数十名大汉助力之下,将巨木缓缓推向城门,速度越来越快。

    “咚!”

    又是一声沉闷的巨响!

    城门在这巨木一撞之下,再也承受不住!

    门后方的叛军在冲击之下,仰面飞向城中。

    而阎行此刻,也是拼死带着数百叛军冲下了城楼,看到眼前这一幕,彻底绝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