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晋雄主李存孝 » 第二十章 首阳危机

第二十章 首阳危机

    狄道城下,李存孝带着飞熊军赶到时,只见四门大开。

    一群身着各色军服的汉子正在打扫城门,擦拭血迹…

    想必这些人便是各家的家将了,李存孝命令飞熊军原地待命。

    自己单骑上前,询问城门众人,

    “我乃大汉平羌中郎将麾下,飞熊营曲长—李安!王国叛军可还在城中?”

    “这位将军!小人是辛匡大人的家将。

    王国叛军已经被华雄将军率众剿灭,四门均已被我等拿下!

    还请将军在此稍待,小人这便去禀报华将军!”

    城门中走出一名体格健壮的大汉,听到李存孝自报身份,也是客气的回应。

    “如此,便有劳阁下了。”

    一刻钟后,便见华雄领着一众衣着华贵的狄道士族,策马赶来。

    看到李存孝后,赶忙下马小跑到身前,双手搭在李存孝的肩上,开怀大笑,

    “哈哈哈哈哈!二弟啊!一个月没见着你,可想死我了!”

    “大哥!你带着数十弟兄潜入城中月余,受苦了……”

    李存孝将手搂在华雄的腰间,轻声安慰。

    “哈哈哈哈哈!我们能受什么苦?

    天天除了训练就是睡觉,你看看弟兄们一个个都胖了!

    二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徐家家主徐兴;这位是赵家家主赵立……此番夺城,全劳众位家主鼎力相助。

    诸位!这位便是我二弟李安!

    前番安排我等进城,便是我二弟的主意。”

    华雄也知道此刻不是叙旧的时候,将身后众人一一介绍给李存孝,双方互相恭维了一阵后,一同进城来到了王国的府上。

    进门便看到辛匡,此时正带人耐心的整理着屋中留下的地图、户籍册等物品。

    “小子李安,拜见辛公!”

    李安对辛匡恭敬的行了一记晚辈礼,他深知若是没有辛匡协助,想拿下狄道恐怕两年都不一定,更别说月余了......

    “李公子,多日不见倒是愈发高大了。”

    辛匡微笑着看向对方,双方交流了一番近日来的战况。

    得知李存孝他们已经俘虏了马腾、阎忠等人,出征的一万大军生生打到了快三万人,他对李存孝更感兴趣了。

    ——“束发之年便能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无论是军事嗅觉还是对人心的把控,此子莫非是冠军侯转世?

    更难得的是此子的身手竟也是勇冠三军!

    如此青年才俊,值得我辛家用心结交!”

    辛匡表面云淡风轻,内心却已是有所决断。

    “辛公莫要取笑小子,听我那大哥言,

    辛公一计围点打援,战损甚至不到两成便拿下了整个狄道。

    小子由衷佩服!”

    李存孝确实佩服辛匡,要知道此人并非出生军旅,却能轻松定计!

    带着一群家将便拿下狄道这座治所大城,即便有华雄等人协助,也掩盖不了他的才能。

    “如今除了王国带领五百叛军溃逃,狄道内外再无战事了,我等也可安心了。

    李公子!这里便是狄道百姓的户籍册,以及周边的地图,还有城防图。

    老夫便一一交给你了,有了这些东西,朝廷再派官员来上任,便可一目了然!”

    辛匡并没有居功自傲,对于世家家主而言,出仕之心并不强烈,他只希望其家乡和平发展,只有这样,世家才能不断传承。

    “辛公!来前我便请示过李蒙都尉。

    军中暂无内政人才,狄道便劳烦辛公与诸位家主代为掌管吧。

    我大军今晚便会抵达城下休整,离开前,会留下三千将士供辛公驱使。”

    李存孝将一番政务问题交给辛匡后,再次开口问询王国的情况,这个移动的军功他可不愿意放弃。

    “那王国逃出城外后不足百骑,出狄道便只有三个方向可去。

    一为临洮,若是走此处必将途经西谷,而我军大部队便在此处,若是从此处过,必死无疑;

    二为安故,此处同样有董司马的数千将士守卫,但如果王国选择首阳则必定要经过安故;

    三为首阳,县内虽无重兵把守,却依托安故。那王国如今既无粮草,极有可能铤而走险,选择最近的安故!

    如今他王国只有百骑,却有五百人共行。

    想必也走不快。今日连番大战,我便带飞熊军于城内休整,明日便去追杀王国!”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存孝领着飞熊军在城内休整。

    华雄见城内再无战事,领着飞熊将官们回归大部队。

    …

    …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

    华、李两弟兄早早便来到了李蒙的大帐外求见,将王国的情况汇报清楚后,李蒙欣然应允。

    毕竟飞熊军作为全军机动性最强的部队,这种追击任务最适合他们。

    用过早饭后,千骑出狄道,直奔安故县城。

    两地相隔三十里出头,两刻钟不到便赶到了安故县城外。

    收到消息的董旻亲自出城迎接,自然是免不了对李存孝的一番嘉奖。

    众人随董旻进入府中,李存孝深知如今的王国乃穷寇耳,向董旻汇报了他的猜测。

    董旻当即命守城的将士前来配合问询,在李存孝的一番追问下,守城将士表示并未发现城外有军队活动的身影。

    “那这两日可有察觉进城百姓中有不少青壮?”

    李存孝再次提出一条并不显眼的问题。

    “回禀李将军!昨日城门关闭前,倒是陆续有不少百姓入城。

    小的检查过,其中倒确实有不少青壮!

    倒是今早,也有不少百姓入城,安故本就是大县,敌军若是单个乔装百姓混进来,很难察觉。”

    “这一伙人极有可能便是王国残部,这帮人如今穷途末路。

    依末将猜测,不排除在城中大肆破坏的可能!”

    李存孝的话也让董旻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下令加派人手!

    在城中仔细盘查近两日入城的青壮。

    “二弟!

    那王国目标若是安故。

    我等应马上将飞熊将士们带入城中,安故城内可是有数百户百姓!

    排查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华雄此刻焦急万分,如今西凉军中大部分将士的家眷都在首阳、安故两县,若是真被那王国偷袭了安故,后果不堪设想!

    董旻赶紧命人将飞熊将士带入城中,但他们没想到的是,

    王国的目标可不是安故,他们早就已经出了安故城,直奔首阳而去!

    ...

    ...

    首阳城外,王国已经在此地陆续开始集结部下。安排众人伐木造梯,打造简易的攻城器械。

    城中的县兵们也在此刻发现了城外的动静,县令当即下令关闭城门!

    如今城内只有不足两屯的县兵,且军需不足,单论战斗力比之王国叛军差之千里!

    如今生死存亡之际,县令将消息通知了城内的四大世家协助守城,并派遣传令兵去安故求援。

    可城内可没有什么良驹,出城的几人骑着驽马,不消片刻便被王国手下的几十骑亲卫追上,当场斩杀!

    首阳本就是一个小县,自是比不上狄道这种治所内的世家,以王家为首,众人也是集结了三百左右的家将。

    来到城门楼上,看到城外的敌军如此凶残,一个个惊惧不已。

    “敌军若是不顾伤亡的猛攻,我们这点人怕是撑不住两天!

    不如先和谈,拖住对方,再想办法通知安故守军。”

    王家家主王璨率先打破沉默,这人便是王琳的父亲。

    而此时,王琳也是跟着父亲一同参与议事。

    众人不知敌人的目地,决定先交涉一番再做打算。

    “城外众人听着,我乃是首阳县令张呁!尔等为何贸然来犯?”

    王国见县令询问,不屑的应了一声,

    “楼上的人给我听好了!我乃合众将军王国!

    今特来灭李安全族!为我军将士雪恨。

    尔等赶紧将李家全族带到城外,本将军绝不牵连无辜!

    若是冥顽不灵,城破后一个不留!”

    城上众人听到此番回答,一个个大惊失色!

    “张大人!李安乃我西凉军悍将,这王国必是吃了败仗,特来此报复!

    我等当竭力守城,以待援军!”

    王璨与李赫本就相交甚好,如今听到叛军竟然是为了灭李家而来,第一个提出反对。

    其他三大家族跟随王家一一表态,县令断然拒绝了王国的提议。

    王国见这帮人竟敢拒绝,当即催促士兵加快打造进度。

    一切准备妥当后,立即攻城!

    而听闻叛军是冲着自己来的,李赫带齐了李家五十多名护卫前来支援,李家的护卫多为西凉军,战力远超县兵!

    李三亲自接过指挥权,在城楼上带队应敌。

    三个时辰后,王国发起了进攻!

    叛军越过早已干旱的护城河,架上简易的云梯就开始向城墙上攀爬!

    首阳城防本就薄弱,又缺乏守城利器。

    县兵们在李三的带领下只能以弓箭反击,而王国见状,果断下令身旁的亲卫以弓箭支援。

    双方一轮对射后,县兵伤亡惨重,叛军却只有少数人,被李家的护卫射杀……

    激战一直持续到夜晚,王国命令叛军们停止攻城,就地扎营休息。

    战后首阳守军清点伤亡数,却发现作为守城一方,伤亡数竟然远超攻方。

    本就一共只有六百余人的守军,如今伤亡竟已过半…

    最致命的是守军所剩弓箭不足,若是明日被叛军登上城墙,打开城门!

    以王国的凶残,首阳百姓哪还有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