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晋雄主李存孝 » 第三十章 平定羌乱

第三十章 平定羌乱

    此时城中早已混乱不堪,张温带领数万人朝着西、北二门发起了猛攻!

    南门早已被破,飞熊军一马当先冲向东门,所过之处血光四溅!

    在李傕、郭汜的带领下,飞熊军势如破竹,光是倒在他们身下的叛军就有数千之众!

    飞虎军则是在李存孝与马腾的指挥下紧随其后,叛军此时群龙无首,只能在一些底层军官的带领下苦苦支撑...

    在董越对东门发起猛攻的同时,飞熊、飞虎二营里应外合。瞬间便杀穿了东门的防线!

    牛辅在南门杀的兴起,逃亡的叛军毫无战意,被其率部斩首无数!

    此刻正收拢降卒,看到东门战事已定,飞虎军已是杀了回来。

    李存孝向牛辅行了一记军礼,对这个董卓的大女婿,给足了善意。

    当然!

    李存孝图的可不是他牛辅,而是牛辅招募的主簿

    ——贾诩,贾文和!

    李存孝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贾诩在牛辅帐下并不显眼。

    今日卖他个人情,日后方便开口要人。

    ...

    伸手不打笑脸人,见对方与自己平级,还如此客气,牛辅回了一礼!

    李存孝带牛辅来到韩遂的营帐内,将宋建的首级割了下来,

    “牛将军!此人便是与那王国齐名的叛军首领之一,宋建!

    在安与韩遂诛杀边章等人时,侥幸逃出了营帐。

    幸得被牛将军所截,当场斩杀!”

    李存孝将宋建的首级递了过去,牛辅见状也不推辞,如此大的功劳谁能抵挡得住?

    “好!这份人情牛辅记下了!

    贤弟今后便是我牛辅的兄弟!

    日后有谁跟你过不去,便是与牛某人为敌!”

    白捡的功劳让牛辅自觉惭愧,向李存孝激动的许下承诺。

    西北二门的叛军,见董卓军攻破了东、南城门。

    一个个再无战意,纷纷跪地请降!

    董卓此时已率领大军入城,此次攻城收获不菲!

    除了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军械,俘虏更是达到了整整一万五千人!

    带着麾下的将领们来到北门,准备去寻那张温拜访一番。

    董卓自认为与那张温,均属袁家阵营。

    此战非但给了对方极大的善意,还让出了大半功劳!想着趁此机会结交一番。

    却不知对方眼里,董卓这类西凉蛮夷不过是袁家的一条狗罢了。

    他张温乃南阳世家出身,与袁家是合作关系,又怎会将董卓放在眼里?

    ...

    ...

    西北二门的叛军此时均已投降,张温的俘虏更甚,达到了两万余人!

    听说董卓来访,毕竟是人家的主动邀约,才有今日这番收获。

    张温当即命人将董卓请来,随着董卓步入帐中,身后随行的正是李儒两兄弟。

    “凉州刺史、平羌中郎将董卓,拜见车骑将军!”

    董卓三人向张温行了一礼,张温微微颔首,示意不必多礼。

    “张将军!如今大局已定。

    卓打算明日去雒阳述职,不知将军可愿同行?”

    董卓颇为客气的向张温打了声招呼。

    “不必了!本将军自有打算!不知董将军的战俘如何处理?”

    张温内心瞧不上董卓,只是看在袁隗的面上才未发难,毕竟打狗还得看主人嘛。

    言辞之中毫无谢意,一副拒人于千里的高傲姿态!

    “此刻,贼首已尽数伏诛!

    羌军多是被蛊惑的百姓,自是释放老幼回家,征集青壮入伍!”

    董卓疑惑的看着张温,不知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贼首已尽数伏诛?

    我看不竟然吧,某听闻那韩遂可是活的好好的!

    董将军什么时候有权决定反贼的生死了?”

    张温一番阴阳怪气,说的董卓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那韩遂早已弃暗投明!

    此番破城,若无他为内应。

    我军怎能如此顺利的将美阳收复?”

    董卓强忍怒气,此刻说话的语气早已没了先前的恭敬。

    “汝岂不知边、韩二人乃是天子必杀之人!

    身为朝廷命官,非但卖主求荣,还成了叛军的首领!

    此等竖子留着不杀,你董卓是何居心?”

    张温见董卓如此不敬,厉声质问!

    “韩遂的命,自有天子定夺!

    董卓自会将此次战况如实奏告陛下!

    张将军如此咄咄逼人!莫非此战的俘虏你还打算带回雒阳听候发落?”

    董卓瞬间爆发,冲着张温发起了质问!

    “大胆!汝不过西凉边军,竟敢质疑车骑将军!

    如此轻上无礼,想造反乎?”

    就在这时,张温身后走出一将大声呵斥!

    李存孝见状,当即起身,挡在董卓身前!

    观此人身长八尺有余,广额阔面,虎体熊腰,想必也有些本事!

    “汝是何人?有何资格质问本将军?”

    董卓眼中已是杀气腾腾!张温傲慢倒也罢了,手下的人也敢质疑他!找死不成?

    “江东孙坚,字文台!

    我乃车骑将军麾下参军,怎可容你在此放肆!

    那边章、韩遂在西凉作乱一年有余,本就死有余辜!

    一帮蛮夷,俘之何用?应尽数诛杀!”

    孙坚一席话,引得董卓三人均怒目而视!

    就连脾气最好的李儒,都已脸色铁青!

    对方说羌兵均为蛮夷,董卓军中便有大批的羌兵,何况他们久居西凉。

    按孙坚的话说,岂不是嘲讽他们均是蛮子?

    “孙参军!若依你所言。

    我凉州羌汉混居,羌人同样是我大汉子民!

    你一口一口蛮夷!是代表你个人?还是代表张将军?或是代表当朝天子!”

    李儒阴沉的看着孙坚,连环逼问!

    “哼!我可没说尔等都是蛮夷...”

    孙坚悻悻地嘟囔了一句,不再多言。

    “张将军!

    羌人同样是大汉子民!

    如今边章等人,皆已伏诛!

    城中俘虏的生死,自当交由陛下定夺!

    尔等若敢枉杀!休怪董卓翻脸无情!”

    董卓索性撕破脸,直接向张温发出威胁!

    他当真是后悔不已,早知这张温如此刻薄,就不该来拜访!

    “哼!叛军俘虏我要之何用?就交给董将军自行处理吧!

    董将军如此爱护叛军,我自当奏明陛下定夺!”

    双方不欢而散,董卓带着二李怒气冲冲的走了...

    ...

    “将军,这董卓如此狂妄!为何不以军法杀之?”

    孙坚对这群西凉蛮子颇为不屑,心里对张温的懦弱不满,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

    “此事已定,休再多言!文台,你去召集将士们明日撤军!”

    张温懒得解释其中的关系,董卓是袁隗的人,他可以得罪董卓,但岂能得罪袁隗?

    ...

    “这张温欺人太甚!如此藐视于我!气煞我也!”

    董卓回到营中,再也忍受不了,彻底爆发!

    “主公息怒!这张温不过是一买官的鼠辈,何苦与他一般见识!”

    李儒轻声安慰。

    “贤婿,我好心送他功劳,此獠却如此辱我!是何缘故?”

    董卓实在不明白,自己的百般善意为何造成了此等局面!

    “主公!

    这张温的态度,便可代表中原士族!

    我等终究是西凉出生,在他们眼里与蛮夷无异!

    张温得罪了主公,想必袁公也不会难为他。

    今日之事,非是偶然!

    不排除张温对主公的试探!

    往后与中原士族交集,主公还需多有防备!

    士族之言,不可尽信也!”

    李儒趁此机会劝诫。

    李家如今依附于董卓,此时两兄弟羽翼未丰,还需不断壮大董卓势力!

    “贤婿言之有理!有朝一日,我定要这张温死无葬身之地!”

    董卓眼中杀意更盛!他自认出生颍川,也属士大夫阵营。

    今日张温这番羞辱,将他视作蛮夷,还有那孙坚!都进入了董卓的必杀名单!

    “主公!

    中原士族将我等视作蛮夷,又怎知我西凉军的战力,岂是他们可比?

    如今羌乱已平,主公可趁此时机,休养生息!

    待乱世来临,便是我西凉军崛起之时!”

    李儒为董卓制定了往后的发展策略,凉州这两年战乱四起。此时早已是粮食紧缺,经济萧条...

    ...

    一切商议结束,二李告退。

    随后,李儒独自一人将韩遂召到帐中议事。

    二人在帐中交谈了近三个时辰,李存孝来时,便见那韩遂一脸后怕的离开了...

    “兄长!

    那韩遂当真不杀了?此人如此狠毒,任其发展岂非养虎为患?”

    步入军帐,李存孝向李儒提起了韩遂。

    “既已承诺饶其性命,自是不杀了!”

    李儒轻笑,似是并不在乎韩遂的威胁。

    “兄长莫要说笑!韩遂狼子野心,不杀了他,始终是个祸患!”

    李存孝见到韩遂对边章的所为,对他早有杀意。

    “韩遂,豺狼也!

    若是再有反叛,安弟自可请命平乱!

    如今羌乱已平,即便韩遂屯兵河西,数年内也已无威胁!

    将其圈养之,将来即便反叛也在我等掌控之中!”

    李儒的解释,还是让李存孝不敢苟同。

    “那兄长为何非要留其性命?斩草除根岂不更好?”

    “安弟!此事无需再提!

    那韩遂我自有安排!

    有朝一日,你会感谢他的!”

    李儒故作神秘,始终不言此事,李存孝只得无奈作罢!

    ...

    ...

    次日,张温大军撤退。董卓将三万余俘虏交于牛辅等将,命其带回西凉。

    又命李儒随他去雒阳述职。

    李存孝则带着飞虎军返回狄道,此战大捷,相信不久后,董卓便会带着朝廷的封赏返回西凉!

    如今羌乱已平,李存孝带兵返回狄道后,查看了这几月的藤纸收益,竟有足足数千万钱!

    财大气粗的李存孝,除了每日督促将士们训练,每晚都以酒肉犒赏全营!

    光和三年,二月。

    距离董卓去京述职已过去月余,李存孝今日终于收到了兄长的书信。

    得知其两日后即将抵达狄道,李存孝的一颗心终于悸动了起来!

    待封赏结束后,他便可以和兄长一同回到曲阳,去履行和王异的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