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吟诗作赋(二)

第一百七十三章 吟诗作赋(二)

    王明缓缓地走到众人身边拱手,恭谦地说道:“在下叫王明,字诚德,很高兴见到各位!”

    看着王明拽拽的样子,站在一旁的不少白衣书生脸上浮现出不悦和鄙夷,心想哪里来的山野村夫?如此没有礼数?介绍如此简单,连几句上得台面的话也不知道说几句。

    身后的李勋看着众人反应有些冷漠,为了缓解尴尬笑道:“王公子也是有功名身份的,只是很少参加诗会这类似的活动,各位文友多多担待!”

    杨子爵见王明这样简洁地介绍自己,生怕王明得罪了人不知情。笑着说道:“诚德啊,这些都是我们江宁的学子,你也是廪生本应该多多交流,下次乡试也好有个照应!你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多多介绍一番,让大家对你有所了解!”

    书生们听到王明是廪生,是有功名的人,脸上不由露出了嫉妒之色。禀生可是秀才功名的优等生,男人就是这样,谁会在大众场合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尤其是有两个举人功名身份的书生,顿时头就不自觉地仰了起来,鼻孔都是朝着人的,仿佛秀在他们眼里,你们都是渣渣!

    得知王明的身份后,顿时引起了周围的书生一片骚动和交头接耳。这个王明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那么老了也才是一个秀才而已,一个秀才而已在这里有什么好装的?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众人脸上不由又是一阵鄙夷。

    这个时代二十岁之前能取得秀才的功名的人真是让人仰望的存在,只是王明是三十五岁的人,看起来有二十七八岁,但在大梁实际身份也不到十八岁而已。

    王明笑道:“二哥,你不是不知道?我这几年都不能参加科举的,我今日也本来是过来玩玩的,这些文友我就怕谁照顾谁还不知道呢?到时候再说吧?”

    王明说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知道梁国如今的大势。这梁国未来岌岌可危,也不知道周国什么时候打过来。能不能参加科举或者梁国还在不在都不好说?这些书生们哪里知道国家的安危?国家都没有了,抱着读死书有什么用?正如一句诗词说得好: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些书生还如此对诗词还乐此不疲,真要上了战场这些人有什么用?

    王明这样想,可是身边的书生们却不是这样想。这王明的态度分明是看不上在这楼上的所有人的——我不是针对你,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这样挑衅的话说出来谁能顶着住?

    听到王明这样嚣张的话语,再看看刚才和杨静怡在大庭广众撒狗粮,简直就是有辱斯文!一个身着白衣道袍书生坐不住了,跳了出来大笑道:“王公子!你也是我们江宁的学子?怎么之前没有见过你?敢问师从何处?哪家书院学子?”

    这个书生一脸正气,大约二十四五岁,长相十分俊朗,身材有些柔弱,皮肤麦肤色。这个白衣书生一连四问颇具杀伤力,这摆明了是和王明宣战了,而这名书生身后的几个学子满脸期待,好似终于有人给他们出头了一般。

    王明心想,这些社会的寄生虫有什么用?一不能保境安民,二不能肩扛袋米。我要是随便出一道鸡兔同笼的数学题目他们肯定不会,行军布阵更是纸上谈兵!王明抬眼看了看桌上的字画,众人好像是在吟诗作赋,书案上摆着几张书写苍劲有力的诗词,看起来书法造诣深厚!至少王明是写不出来,但是话说回来会写诗词能当饭吃吗?

    王明撇了一眼跳出来的白衣书生,戏谑道:“这位白衣文友!你这是查户口吗?”

    听到王明这样回复,书生们一阵窒息,整个空间安静地落针可闻。俄顷,众人便哄堂大笑起来,就连坐在楼台窗前的姑娘们也捂嘴颤颤地偷笑。问话的书生环顾一周众人,看着众人对自己的嘲笑,脸色气得如猪肝一般红润。

    “简直是粗鄙不堪!我怀疑你的秀才功名是买的吧?在下只是简单问候公子的来历,你当我是那些粗鄙的衙役捕快吗?”问话的年轻书生忍不住地对王明咆哮道。

    李勋和杨子爵没想到王明的一句话就让这书生直接暴跳如雷,李勋忙着跑到年轻书生身边一顿去安抚起来。轻声道:“文渊兄,你何故惹王公子?王明可是在这江宁城出了名的商贾,现在还是府衙有官身的人,你不可如此轻佻孟浪的!要是追究起来,你已经犯了不敬之罪了!”

    这位叫文渊的书生顿时呼吸一滞,脸色尴尬的拱手作揖退下。

    “哈哈哈!这是我听到最大的笑话!一个秀才还可以做官?想必这官也是买的吧?听说现在朝廷里三百两纹银就可以买一个县令!哈哈哈,王公子!你花了多少钱?”另外一个姓唐的书生也忍不住跳了出来嘲讽道。

    这个唐姓的书生是唐家的纨绔子弟,唐家在江宁颇有实力。江北一半的丝绸田都是他家的,并且家中有人在江宁织造局任员外郎,从六品官职。这江宁织造局是个肥差,官职很小,权利倒是很大。织造局主要是供应宫中的御用和官用的纺织品,管理织造衙门的内务官员。本地官员见到了也要绕着走的存在。

    唐姓书生虽有二十二岁左右,但还没考得功名。家人已经托人到衙门准备给他去捐一个官,所以他对买卖官员的事情非常了解。所以唐姓书生才敢如此胆大妄为地把朝廷买官的内幕揭露出来,显得自己对官府的潜规则了如指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不简单。

    众人听到唐姓书生如此说来,才知道原来官员也是可以买卖的,不由大惊失色,这消息太过于劲爆了。众人纷纷地看向王明露出一脸鄙夷,好像在说王明这个官肯定是买的,不值钱的!

    杨子爵知道这个姓唐的家族势力不好惹,王明是不知道的。他开始悔恨自己怂恿王明过来参加什么诗会。要是姓唐的要发起什么疯来,杨家也不一定能抗得住的,万一污蔑王明干扰了江宁织造局正常生产秩序闹到了朝廷,自己大哥杨子豪在翰林院也不顶事的,吃亏的肯定是王明。

    这诗会本来就是雅事,大家不谈身份就此吟诗作赋不好吗?为什么动不动就亮身份,摆架子。一些世俗的气息渲染了会让这诗会变了味。

    杨子爵怕王明忍不住惹事,连忙拉住王明,低声说道:“诚德!你消消气!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你安心回去坐着陪小妹喝茶吃水果就可以了。”

    王明忍住了心中的怒火,笑道:“二哥!你觉得我现在还坐得住吗?都问我功名和官是花钱买的了!”

    姓唐的书生见王明吃瘪,心中暗喜,得理不饶人笑道:“买不买谁知道呢?”

    杨子爵转身对着挑衅地姓唐说道:“这位兄台!你无凭无据不要轻易污蔑人!诚德的身份可是咱江宁府正八品民团练总,宁波府的禀生!这些都是可以查得到的,这官要买吗?”

    王明心里吐槽:二哥真是个猪队友!好好地把自己给卖了,这一说不是更是火上浇油?以为这样就能让人因为自己是官就退缩了?

    众书生们听到王明还有官身,并且是外地的秀才,心想这年轻人有些不简单!书生们对官的心里还是有些敬畏的。两个本来气不顺的书生顿时就更加鄙夷了。

    那个姓唐书生推开李勋,跳出来对着王明戏谑道:“王公子,不,王大人!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千万不要让大人的乡兵把我抓起来!哈哈哈!”

    李勋拦住姓唐的书生说道:“唐兄,你少说几句。这是诗会,请注意你的言辞!不要扫了大家的雅兴!”

    王明看都不看这秀才一眼,说道:“我不会和小人一般见识!这里是诗会!请不要打扰了诸位的雅兴!各位文友继续吧!”

    王明短短几句轻飘飘的话就把姓唐的书生气得不轻。王明也是一个不会给人台阶的人,有人出来怼自己,自己肯定也要找回场子的。l

    王明的心里是憋着气的,想想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不可能和这些热血书生胡搅蛮缠。他不理会众人的眼色,一脸微笑地坐在杨静怡的身边。端起了茶盏喝起了茶水来,就像没事人一样。杨子爵走到王明身边劝慰道:“诚德,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要是在这里待得不开心就出去走走?都是二哥不好,拉你过来参加这诗会!让你受气了!”

    姓唐的书生看着王明如同无事人一般,心里越想越气。当即扔了手中的扇子,不顾众人的劝慰,气冲冲地走下楼去了。众人也是一脸懵逼地看着姓唐的背影远远地离去。有几个姓唐的好友,也纷纷拱拱手托辞有事和李勋告辞。

    李勋也是一脸尴尬看着还有十多个书生,竭力控制局面笑道:“大家别为这些斗嘴皮子的小事扫了雅兴!咱们继续!刚才是哪位兄台要做这春节的诗词来的?来!我出三十两做彩头,看谁做的诗好,这奖励就归他所有!”

    众书生们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和姓唐的那么有背景的。很多人都是出生寒门,诗词写得好,拔得头筹的可以扬名立万。这几个青楼花魁可是等着这些才子们写好了词,再谱曲后要回到自己的青楼里要艺压群芳的!所以书生们写好了词,既可以得到三十两的银钱,还可以让自己的词在青楼里传唱,何不美哉?

    顿时,李勋拿出三个十两的银锭作为彩头,“哐啷”一声放在了书案上。众人看着银光闪闪的银锭,顿时就来了兴致!李勋作为主事人要求众人来写一首咏春的诗词。这时候,诗已经不是主流的,而词牌是青楼的佳人们最爱的,所以才子们纷纷地摇头晃脑思索起来。

    杨子爵走到杨静怡和杨子爵身边叹了一口气坐下来。心想:好在事情已经平息了,想必这姓唐的书生自己面子挂不住,自讨没趣走了吧?

    杨静怡看着杨子爵一脸不高兴地说道:“二哥,这就是怂恿要过来的诗会?都是一些什么人?有的人以为自己肚子里有点墨水就目中无人!”

    杨子爵叹气道:“唉,文人嘛!不都是喜爱用文才斗气的?这诚德也是,服个软不好吗?非要让对方难看给气走了,差点扫了大家的兴致!”

    王明看着杨子爵,心里一肚子怒火无处发泄。心里吐槽:不是你个二货加猪队友拉我来这诗会的吗?我不来能有这事吗?但当着杨静怡面前,加上大过年的,王明发脾气真的没有必要。

    王明叹息一声,对杨子爵无力地说道:“二哥,你去玩吧,我就和静怡在这里等你,诗词这附庸风雅之事我没有兴趣,你玩得开心。”

    杨子爵见王明和小妹的神色自然,也好像没什么事,安慰道:“你们安心就在这里坐着喝茶,我去会会他们!”说完,像似阵风的速度挤进人群中。

    王明看着杨子爵一脸兴奋地和众人说着话,转身看向身后的丫环柳儿,笑道:“柳儿,回杨府去把我的五个护院唤到醉仙楼下面待命!”

    柳儿一脸蒙圈,心想着这姑爷叫自己护院做什么?疑惑地问道:“姑爷?为什么要调护院过来?”

    杨静怡脸色一僵,她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身看着柳儿严厉道:“相公让你去就去!哪有那么废话?还不快去!”

    丫环柳儿大眼看着自己小姐今晚像似变了一个人,忙着点头道:“好的!小姐,我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