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毒妃倾朝 » 第十章·惊飞双燕(双更)

第十章·惊飞双燕(双更)

    公元1089。

    大宋王朝。

    祁泠刺杀赵城三天后。

    ***

    朝廷。

    “皇上,近日突厥国频骚扰我大宋边境,我军士气低落,请陛下允许我率领三万将士一举拿下突厥!”

    “准奏!”

    “然,臣恐……那突厥狡诈多端,依我一人之力,恐难分暇应对。陛下,可否给臣派一得力将使,与臣齐心抗厥!”

    皇上看向说话之人“狄青,此事我已有安排。”

    皇上顿了顿,眼神瞟向大殿之中站立板直,气度不凡的某人。

    他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此次,郡王将跟随大军出征。”

    “谢陛下!”

    “吾皇万岁万万岁!”

    二十多名跟在狄青身后的将士齐齐跪下。

    在坚硬的石青砖上发出铿锵掷力的响声。

    令满朝文官冷汗相觑。

    狄青年纪轻轻,就已位至枢密使副使,年少有为。

    人又长得仪表堂堂,飒飒武将威风。

    一身盔甲在身,显得他大国担当,英勇善战。

    令皇上看的心中欣慰,再看向那个站在一旁的逆子,突然气不打一处来。

    “郡王,你何故不领旨?”

    他气愠开口责问赵城。

    明明站在距离自己与大臣议事最近的风水宝地,却每回上朝都一声不吭,非等到叫他才懒洋洋领旨。

    尽跟他作对!

    皇上看着赵城,没由来的不痛快。

    这赵城,皇上看他不顺眼是满朝文武百官人尽皆知的事,可他偏偏理政处事才能凛冽天赋。

    令众人刮目相看,又不得不叹之,感慨。

    皇上不顺眼。

    嗯,那又如何?

    人家能力强啊!

    皇上他一天到晚都要忙不过来了。

    有儿子当然要好好利用啊!

    逆子?

    那就逆吧,忍了!!

    赵城站前一步,与狄青齐身。

    “儿臣走神了,乃是昨夜未休息好。”

    他昨夜想了一晚上的雪糕刺客,能休息好才怪。

    赵城这番举动,令身后大臣忍不住小声议论。

    “这郡王,好大的脸面,他怎敢与狄副使齐面?那不是看不起人家吗?”说这话的,是太子党的人。

    “嘘,你我又不是不知他第一天这样。上回那相国公与皇上议事,叫他到跟前听旨,他直接越人家一个头,站跟前。相国公回去后,气的一整天都吃不下饭,弹劾都写了好几封给皇上呢。”其身旁一人小声跟他接耳。

    见此,站郡王的高笑臣,忍不住笑出声:“哈哈哈哈,活该,就他心眼子多,踢到硬板了吧!”

    他笑都没笑完,突然听到一声威严肃杀的声音喊他大名。

    “高笑臣,你何故如此大声喧哗?这里是朝廷!你是不是不把朕放在眼里?”

    是皇上!

    高笑臣冷不丁被吓得一阵惊惧,赶紧站好,正身危站,眼神四处乱瞟,不敢看着皇上回答。

    “臣,臣,只是腹有胀气,忍不住跟邻座攀谈一番如何忍住。我二人各自说辞,故臣争执的过于激烈了些。”

    “请皇上恕罪,臣不是有意而为之!臣以身家担保!”

    高笑臣说起胡话来,顺口成章,毫不犹豫,他身边的同僚一脸鄙夷的看着他,嫌弃至极。

    这高笑臣,十七岁,进士及第。

    家中只一老母,廉洁清正,又出身名门正派,高家一族出来的子弟皆都朝中得力大臣。

    罢了。

    高笑臣今年也才二十几岁的年纪和那个逆子一般大,好人才不可折损。

    皇上想了一轮。

    既想小教训一顿这个年轻人,又不能浪费人才能当下便有一计。

    “笑臣,殿中侍御史一职可还习惯?”

    “回皇上,还有些地方,臣愚笨,学术不精,故还需些时日加以钻研精致。”

    他这一番话,是谦虚的说辞,哪知道到了皇上耳里,就是:他现在很闲,闲得慌,都有时间拿去搞钻研了!

    “既如此,此次出征,你便随郡王一齐去吧。”

    “沿途钻研,更能精进你的学术!”

    皇上不给二人反应时间,立马又说:“郡王,高御史听旨!”

    赵城和高笑臣只好一齐下跪。

    “郡王赵城,武艺超群,文韬武略,德行兼备,命你为枢密使,尔乃是朕殷切之子。”

    “高笑臣乃朕之肱骨之臣,此去便陪同郡王,沿途记载。”

    “现,朕命你二人随狄青前往突厥,助我大宋,平定蛮夷!!”

    “臣领旨!”

    “儿臣遵旨。”

    一道清脆,一道低沉,二人之声齐齐回荡大殿。

    底下百官无一人敢出声,他们怕……怕自己等下像高笑臣一样多嘴,被皇上抓去出征!

    那突厥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鸟不拉屎的荒野之地。

    一群蛮夷子跟个裸奔一样套着兽皮大衣四处奔跑,冷不丁冲上来扒你一身的夷臊子味。

    言行举止荒唐,不如他们一般文雅有礼数。

    这些大臣都是喝着细水睡着细软锦衾,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细弱文人。

    除了武将。

    若是让他们去接触那些人,他们就是宁愿跳河也不愿意过去!

    故,他们谁也不愿意被抓到边境或者跟随哪位皇子,武将出征,除非是被贬,或者……像高笑臣那样,被皇上瞧中的倒霉蛋。

    高笑臣此时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忍不住看向一旁的郡王。

    却见他目光冷色,眼帘微压,很是淡定,仿佛,出征对他来说,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

    不愧是他站的郡王殿下,真淡定!

    他果然没有看错人!

    ***

    与此同时,开封府。

    祁泠跪倒在地,磕头不着地,表示她心有不服,望县令能认真对待她的案子。

    县令余光望见,面有一丝动容,但掩饰极快。

    祁泠酝酿情绪后开口说道:“民女叩见县尊。”

    开封府县尊坐于案牍之侧,手中拿着毛笔,手指骨节分明,正低着头在写着东西。

    他看起来不过三十上下的年纪,眉目整肃,一身官服看着颇有风骨。

    “平身吧。”县令淡漠开口,头也不抬。

    “小娘子为何事而击响登闻鼓院申冤鼓?”

    “鼓响,就要作出生死抉择。”

    县令问完,抬起头,看了一眼祁泠,神色淡淡。

    祁泠跪在原处并未起来,而是抬眼看向县令。

    县令看着跪在下方,执着态度的祁泠,来了兴趣。

    “可是冤案?”

    祁泠听到县令的询问,点头。

    “回禀县尊,民女之父,乃是汴京一名小小衙内,掌行会,为汴京经济枢纽重要人物。”

    “早年去世,留下家产万贯,家业铺子数间,民女自幼丧母,留家父一人拉扯长大。”

    “家父走后,民女惨遭二伯雪中贪一家排挤,他们不仅独吞家父万贯,林立百家铺子,而且还将民女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差点……”

    说完祁泠假装痛心疾首,鸿萌在暗中用声波和她传音,在她脑海里指挥祁泠如何表现。

    “祁泠,你表情有点僵硬,再自然点。”

    祁泠戚戚哀捂心,垂眸,显得凄伶。

    “对,就是这个样子,不错!”

    “再把昨晚我们商议好的台词说出来,一切就OK了!”

    鸿萌一脸臭屁的指挥祁泠。

    若是鸿萌的白猫载体在跟前,估计祁泠会忍不住想揍它一顿。

    县令看着眼前的小娘子,再联系她那一番话,心中触动。

    他也是有家室的人,如此小娘子,令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

    比小娘子幸运的是,他是个有身份的,不像他的父亲,只是一个衙内。

    纵使钱财再多,也保不住至亲骨血。

    “竟有此事。”

    他忍不住有些怜惜眼前的小娘子。

    “如今民女在汴京做生意,手头宽裕,所以才有底气到此申冤,以求公道。”

    祁泠说完,从袖中抽出一沓银票呈递上来。

    “你且起来说话。”县令接过银票,眼正视不斜,并没有因为这些银票而态度谄媚。

    县令随后继续问道:“你可有证据?”

    “没有证据,你的这一番说辞,到头来只是纸上谈兵,空口无凭。不但我不能替你申冤,你想申诉那一方倘若身后有人,论是你千百张嘴,也说不过人家。”

    祁泠听到县令的话,不过多言语,安静从地上站起身,从怀中取出一锦色绣花纹纸,上前一步,递给县令。

    县令看着那上等花色和刺绣,眼中暗暗吃惊,立马放下笔,恭敬接过。

    待展开看完之后,他眉头紧皱。

    “这是何人所写?”

    “乃是郡王亲笔。”

    “郡王亲笔?!“县令心头吃了一惊。

    “可是真的?”

    “回禀县尊,民女不敢欺瞒,若是民女有半句假话,愿遭天打雷劈,五马分尸,万箭穿心。”

    县令听了祁泠毒誓,心头惊讶的同时忍不住多看几眼眼前的小娘子。

    这小娘子一身祥紫,头簪鎏金翠玉蝴蝶簪。

    那是最新款式的流行簪,极为昂贵。

    眼前的小娘子一眼一板,端正,淡定,且仪态大方,谈吐文雅,态度恭和,是教养,涵养皆同具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