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 » 第五十七章乱军混战

第五十七章乱军混战

    原来杨奉自为李傕所败,便引军屯终南山下;今闻驾至,特来保护。当下列开阵势。郭汜将崔勇出马,大骂杨奉“反贼”。

    杨奉大怒,回顾阵中道:“公明何在?”

    一将手执大斧,飞骤骅骝,直取崔勇。两马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杨奉乘势掩杀,郭汜军大败,退走二十余里。杨奉乃收军来见天子。

    帝慰谕道:“卿救朕躬,其功不小!”杨奉顿首拜谢。

    帝道:“适斩贼将者何人?”

    杨奉乃引此将拜于车下道:“此人河东杨郡人,姓徐,名晃,字公明。”帝慰劳之。

    杨奉保驾至华阴驻跸。将军段煨,具衣服饮膳上献。是夜,天子宿于杨奉营中。

    郭汜败了一阵,次日又点军杀至营前来。徐晃当先出马,郭汜大军八面围来,将天子、杨奉困在垓心。

    正在危急之中,忽然东南上喊声大震,一将引军纵马杀来。贼众奔溃。徐晃乘势攻击,大败汜军。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

    董承道:“陛下免忧。臣与杨奉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帝命早赴东都。连夜驾起,前幸弘农。

    却说郭汜引败军回,撞着李傕,言:“杨奉、董承救驾往弘农去了。若到山东,立脚得牢,必然布告天下,令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

    李傕道:“今张济兵据长安,未可轻动。我和你乘间合兵一处,至弘农杀了汉君,平分天下,有何不可!”郭汜喜诺。

    二人合兵,于路劫掠,所过一空。杨奉、董承知贼兵远来,遂勒兵回,与贼大战于东涧。

    李傕、郭汜二人商议:“我众彼寡,只可以混战胜之。”

    于是李在左,郭汜在右,漫山遍野拥来。杨奉、董承两边死战,刚保帝后车出;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郭汜引军入弘农劫掠。董承、杨奉保驾走陕北,李傕、郭汜分兵赶来。

    董承、杨奉一面差人与李傕、郭汜讲和,一面密传圣旨往河东,急召故白波帅韩暹、李乐、胡才三处军兵前来救应。

    那李乐亦是啸聚山林之贼,今不得已而召之。三处军闻天子赦罪赐官,如何不来;并拔本营军士,来与董承约会一齐,再取弘农。

    其时李傕、敦汜但到之处,劫掠百姓,老弱者杀之,强壮者充军;临敌则驱民兵在前,名道:“敢死军”,贼势浩大,李乐军到,会于渭阳。

    郭汜令军士将衣服物件抛弃于道。李乐军见衣服满地,争往取之,队伍尽失。李傕、郭汜二军,四面混战,李乐军大败。

    杨奉、董承遮拦不住,保驾北走,背后贼军赶来。李乐道:“事急矣!请天子上马先行!”

    帝道:“朕不可舍百官而去。”众皆号泣相随。

    胡才被乱军所杀。董承、杨奉见贼追急,请天子弃车驾,步行到黄河岸边。李乐等寻得一只小舟作渡船。时值天气严寒,帝与后强扶到岸,边岸又高,不得下船,后面追兵将至。

    杨奉道:“可解马疆绳接连,拴缚帝腰,放下船去。”

    人丛中国舅伏德挟白绢十数匹至,道:“我于乱军中拾得此绢,可接连拽辇。”

    行军校尉尚弘用绢包帝及后,令众先挂帝往下放之,乃得下船。李乐仗剑立于船头上。后兄伏德,负后下船中。

    岸上有不得下船者,争扯船缆;李乐尽砍于水中。渡过帝后,再放船渡众人。其争渡者,皆被砍下手指,哭声震天。

    既渡彼岸,帝左右止剩得十余人。杨奉寻得牛车一辆,载帝至大阳。绝食,晚宿于瓦屋中,野老进粟饭,上与后共食,粗粝不能下咽。

    次日,诏封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起驾前行。有二大臣寻至,哭拜车前,乃太尉杨彪、太仆韩融也。帝后俱哭。

    韩融道:“李傕、郭汜二贼,颇信臣言;臣舍命去说二贼罢兵。陛下善保龙体。”韩融去了。

    李乐请帝入杨奉营暂歇。杨彪请帝都安邑县。驾至安邑,苦无高房,帝后都居于茅屋中;又无门关闭,四边插荆棘以为屏蔽。帝与大臣议事于茅屋之下,诸将引兵于篱外镇压。

    李乐等专权,百官稍有触犯,竟于帝前殴骂;故意送浊酒粗食与帝,帝勉强纳之。李乐、韩暹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却说韩融曲说李傕、郭汜二贼。二贼从其言,乃放百官及宫人归。

    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河内太守张杨献米肉,河东太守王邑献绢帛,帝稍得宁。董承、杨奉商议,一面差人修洛阳宫院,欲奉车驾还东都。李乐不从。

    董承对李乐道:“洛阳本天子建都之地,安邑乃小地面,如何容得车驾?今奉驾还洛阳是正理。”

    李乐道:“你等奉驾去,我只在此处住。”

    董承、杨奉乃奉驾起程。李乐暗令人结连李傕、郭汜,一同劫驾。董承、杨奉、韩暹知其谋,连夜摆布军士,护送车驾前奔箕关。

    李乐闻知,不等傕、汜军到,自引本部人马前来追赶。

    四更左侧,赶到箕山下,大叫:“车驾休行!李傕、郭汜在此!”吓得献帝心惊胆战。山上火光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