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星辉同行 » 第三章 负剑少年

第三章 负剑少年

    兽潮在云国三宗及云国军队的反击下,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完全平息了下来。

    这次兽潮爆发得毫无征兆,虽有沙河、汲水二县营关、府兵拼死抵抗,又有闻讯而来的军队及三宗修士支援,但被造成破坏仍是巨大的。

    沙河、汲水两县西陲之地及两处营关之间其辐射之外以东近八十里内几近无一人生还。沙河北部、汲水南部第一时间分别得到青云派、灵台宗的支援,才得以控制灾害于未扩散之时。

    而素有云国粮仓之称的平襄县在此次灾害中也是损失惨重。由于两县主要抵抗近百里的空当,妖兽长驱直入,很快的时间便越过两县地域,进而踏入这万顷良田中,一路横冲直撞,肆意破坏着,以致于近半的良田遭遇毁坏。

    其罹难者更是达百余万之数。父失子,子失母,累累白骨无人认,百里良田无人耕。

    云国君主听闻此次灾害详要之时,涕泗纵横,捶胸悲叹:“上亦何故?民亦何辜?”言毕,朝堂一片哀恸。

    云都有讯,诏令四方,曰:云国自建国以来,未有今之劫难,系孤德行有失,令百姓遭此殃祸,致沙河、汲水二县罹者百万,皆孤之过。此为国之殇,乃记秋分日为国殇日,举国挂白帻以祭百万亡魂。

    是时,秋分四日响午时,云国八县士民皆身披素衣裹上白色巾帻向西哀祭,哀角声下,无不为之掩泣。

    汲水城外,有一座茔丘,依傍青山,遥对着城楼。方易正跪坐在茔丘边上,默默地烧着金银。

    方易终是没能找到他的父亲。

    取出废墟之下的钱财,买了口棺材为母亲重新安葬,他没有选择将母亲同其他人一起葬在云岗之上,也没有将母亲葬在小庙之旁。他怕母亲不熟悉那里,也怕母亲感到孤单,也为了留个念想。

    汲水城内正在紧急重建,一切照着原有的模样恢复。待楼阁升起,灯火点燃,人间生气又将会重复在这座城中。

    方易作为少部分存活下来的原居民,本可以在重建后获得更多的分配。然而,他父母皆不在,自己又未成年,只能先入慈幼院生活,待成年后再由官府将分配的资产交付予他。

    然而,方易并不愿选择这种安排,在他见识这世界的残酷以及那三位修士的强大后,他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也只有更强大的自己才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尤其是在知道三宗愿意直接招收此次灾害中幸存的八至十二岁的孤儿为弟子后,便更坚定自己东去修行的想法。

    秋已过半,渐暮寒风流过四野,卷起方易两边鬓发,向南也向东,寒风催人意。

    方易给母亲叩下九次头后,再深深的看了眼生于斯长于斯而将要离于斯的汲水城,背上那把这几天未曾离身的精钢剑,迈着坚定而大步向东向灵台山前去。

    星空不问赶路人。此程先是一路向西南约摸一百五十里进入灵丘县,然后再向东行走两百余里最终到达四峰镇。

    灵丘县山多地险,其中四峰镇的宝岩、青嶂、灵台、飞涧四峰尤为高耸,其余皆以此环绕,呈众星拱北之势。宝岩多宝玉,青嶂多珍植,飞涧多秀丽,灵台最高耸。云国三宗之一的灵台宗便建于四峰之间。

    镇衢上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背负一把长剑,拄着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走着,那带有泥污稚嫩的脸庞,除却方易还能是谁。汲水县城去往四峰镇的路途,本该三天就到的,但方易却是整整走了五天才到达。许是太岁的照拂,方易刚踏入灵丘县地界不久后,便从陡坡摔下,把脚给崴到了;而后又遇上了土匪,若非土匪见他衣裳破碎、蓬头垢面,甚是可怜,他早就做了那孤魂野鬼。带着的口粮吃完了,便遇溪而饮,遇果而食,不是他不想打个野兔野鸡的,实乃腿疾难趋。然而就算如此了,紫薇星君也未曾看他一眼,脚跨两川之地,洪流自高山喷涌而出,停停复续续,好不容易找来一根木棍,才能支起发软的双腿。怎一个惨字了得。

    望着熙熙攘攘的衢道,心里满是茫然,他只知道来往四峰镇的路,只需往大道走就可以了,而灵台宗的山门在哪,又该去哪个位置报道却是两眼一抹黑。也想拉个路人来询问,可这邋遢模样和这拒人三丈之外的气味,实在难以找到可以询问之人。正左右为难之际,一个声音传入方易的耳中。

    “这位小哥,你我有缘,本山人观你潜龙在渊,他日必能飞龙在天,你今印堂发黑,恐怕近有灾祸,且让本山人来予你测上一卦,予你指点迷津。”

    此时的方易何止是印堂发黑,脸上的泥秽都快把印堂遮住了。寻着声音看去,挨着衢道的巷子口处,一张方桌,一张矮凳,坐着一个灰袍牛鼻子老道,其边竖着一幡,幡上写有——命算半仙。

    本着骗子好歹也是人,多少能问个路,顺便看他能否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老道约摸七八十岁人,银须垂胸,鹤发鸡皮,却拥有着一双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眼睛,平静而清澈。

    “你这娃娃,不识礼数,一身臭味是丢进臭水沟了吧!”说罢,还用衣袖扫了扫面前的空气。

    方易连忙收住那直勾勾的眼神,尴尬的退了半步。

    这老道也是个怪人,摆摊算命的,却连一张凳子也不提供给客人坐。不过,就算真的有凳子在方易面前,他也不敢坐上去,实在是怕脏了别人的凳子。细想之下,能在灵台宗眼下挂着这个一个幡号,应该不至于太不靠谱吧。

    “别愣在那啊,你是打算测字、卜签,还是摸骨?”老道嫌弃的看了一眼,也不管方易咋想便补了一句:“你还是卜签吧!”随即摇了一下签筒,示意他赶快抽签。

    真是人嫌狗憎呐。也未多想,随意抽出一根竹签,老道只是瞥了一眼,说道:“紫薇星暗淡,果真是个福缘浅薄之人。你要去的地方就在那灵台峰的山脚下,看见那边那座最高的山峰没,朝着它一直走,山脚处有一间药堂,便是你要寻的地方。”并示意他收好这只卦签。

    听闻此言,方易连忙将卦签藏于怀中,并向老道行拜谢之礼,内心只觉遇上了仙师,恐之前举止怠慢了仙师。

    看着举足无措的方易,老道脸面微仰,轻抚长须,一副享受的姿态。而后,向方易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小娃娃你自西而来,又是这番年纪,一路吃了这么多苦,更逢是这几日时光,总不能是来投亲的吧!”说罢,露出了揶揄的笑容,并示意方易交付卦钱。

    刚收回礼势的方易,听闻了这番话,顿时脚步一踉跄。稳了稳脚步,向老道拱手咬牙道:“谢过道长,小子囊中羞涩,择日必将还付卦钱。”说罢便转身朝着灵台峰方向走去。

    “倒是个懂些礼数的娃儿,就是有些无赖,记得还欠老道我一支卦钱。”老道的声音从身后幽幽传来,引得方易又是一个脚步不稳。实在是身无余粮,只能想着赶快赚些钱财来还清。还未多走几步,身后又传来了那老道的声音。

    只见那老道正哈腰拱手,那一张老脸上,显尽谄媚的姿态,拉着一位身穿云纹锦缎,身材肥胖之人坐在自己的凳子上,一边还说着:“张老板,你我有缘,您面若明镜,正是吉星高照之时……”

    看到如此谄媚的老道,顿时更觉得上了这老匹夫的道,直想扔掉那支卦签,又心疼欠下的银两。

    越是临近灵台峰,越真正地见识到灵台峰的高大,只见白云不过腰间,白日独立峰尖。其下有一间药堂,名曰:慈仁堂,往来者不绝,一副门庭若市的模样。方易正要上去询问,店里走出一年轻的伙计连忙将之驱赶,并说道:“哪里来的泥猴子,别再这妨碍生意。”

    推搡间,一个身穿华服的俊秀青年来到身旁,给了小伙子一记爆栗子,让他不得无礼,并令其退下。

    “底下人不懂事,还望小公子多多包涵。”华服青年拱手道歉道。

    方易连连摇手:“没有没有,是我身上的污秽给你们带来了不便。”

    “忘了给小公子介绍自己了,在下端木方明,小公子称呼我端木大哥就好,不知小公子怎么称呼?”

    “端木公子,我叫方易,是从汲水县过来加入灵台宗的,不知是不是在这里报道的。”

    “原来是方小公子,先随我去后堂洗下身子,换身衣服。另外,叫我端木大哥。”说罢,便要领着方易去往后堂。

    “谢谢端木公……大哥”方易满脸羞愧道。

    端木方明也不嫌弃他的蓬头垢面,摸了摸他的头“这才乖嘛!”

    待洗完身子,换上干爽衣服,一个少年郎剑眉星目,与之端木方明的面若冠玉不同,小小年纪的方易便有了些许英气。

    咕~咕~

    如果可以的话,方易此刻只想找条缝钻进去,又或者假装晕死算了。

    “先带你去吃点东西吧!”

    一大碗阳春面很快被埋头干完了。倒是真的饿得饥不择食,而是希望这无地自容的时间早点过去。

    “还要不要再来一碗。”端木方明关心问道。

    “不,不用了,饱了。”“呃~”方易头埋得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