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让明末不留遗憾 » 第52章 血染扬州

第52章 血染扬州

    弘光元年五月,清朝的两路大军共十余万众剑指江南。

    东路清军的指挥官为肃亲王豪格、饶余郡王阿巴泰,下辖李率泰、准塔、柯永盛、夏承德等部,主要是原本用于镇压青州义军和宫文彩义军的队伍,还有从京城来的满洲正白旗都统英俄尔岱、镶蓝旗都统巴都礼指挥的援军。共计六万余人。西路军则是多铎从襄阳带来的五万余人。清军打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两路大军都十分疲劳,如果明军能像松锦之战时那样集结起与之实力相当的大军,进行一场大会战,并非没有一战克捷的可能。然而史可法麾下的江北四镇兵马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得知清军到来的消息,史可法与高杰放弃徐州向扬州撤退。刘良佐带头倒戈,驻守淮安的刘泽清留下部将柏永馥守城,自己泛舟逃亡海上,柏永馥当然也不可能给朝廷尽忠,迅速投降清军,高杰部下的李成栋、杨承祖等非嫡系兵马也纷纷叛逃。江北四镇在一个月之内就瓦解了两镇半,投降清军的明军多达二十万众,让清军将领们都为之震惊,他们虽然早就预料到江北明军会比李自成、宫文彩、张家玉要好对付,可实在没想到他们居然烂成了这个样子。明军投降速度之快让清军措手不及,明朝降军倍于清军,迅速吃光了清军的粮食储备,清军连改编他们都来不及,只能让这些降将继续挂着大明的官衔跟着他们去征讨大明。

    明朝并不缺少勇士,很多中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地方上的士绅和百姓也有不少为了保卫家园而战,但是他们没有军饷、没有粮草、没有弹药、没有援兵。清军根本不需自己动手,只靠明朝的叛将们就把这些抵抗者一一消灭。史可法发出督师大令,调集各路兵马保卫扬州,然而除了刘肇基、乙邦才等寥寥数人统兵入援之外,再无人理会他,张天禄、张天福等直属于史可法的部将纷纷倒戈。弘光朝廷耗竭江南民脂民膏供养的,就是这样一群卖国贼。

    史可法决心与扬州共存亡,他可以依靠的只剩下了高杰。可一方面是扬州士民还记着当初高杰在扬州周边杀掠的惨状,另一方面是高杰对史可法的赴死计划也根本没兴趣。五月十八日,清军兵临扬州城下,二十二日,城中守将李栖凤、高歧凤、胡尚友、韩尚良等人出城投降,扬州危如累卵。高杰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史可法,率领自己的兵马逃出扬州。然而当他来到长江边上,发现守卫长江的明军水师郑鸿逵、郑彩所部不放他过江,弘光朝廷唯恐江北的败兵荼毒江南,下了严令:“凡逃军南渡,用炮打回,不许过江一步。”高杰部掠夺民船过江,结果在江上遭到炮击,损失惨重。高杰权衡了一下,他手上没有足够的船只,如果向东逃窜,恐怕最终会被堵在海滨,于是他当机立断,趁着史可法、刘肇基等人还在扬州抵挡清军的机会,向西奔滁州而去。

    五月二十四日夜,清军以重炮轰开扬州城墙,次日,扬州沦陷。

    刘肇基为了保卫扬州,率兵四千星夜驰援,路经高邮时连自己的妻儿都来不及接。入城之后负责镇守扬州北门,发炮击毙清军参领金应、骑都尉色勒布、云骑尉祖应元。城破后率四百人坚持巷战,流矢贯额而死。刘肇基本是关宁军将领,清军之中多有他的旧识,投降的机会不计其数,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牺牲。除刘肇基外,还有乙邦才、庄子固、马应魁等二百余名明军军官战死,任民育、何刚等文官、幕僚、儒生、百姓也协助史可法守城,殉难者极多。

    史可法被俘,被解至多铎面前,多铎说:“累以书招而先生不从,今忠义既成,可为我收拾江南,当不惜重任。”史可法答道:“我天朝大臣,岂可偷生,作万世罪人哉!吾头可断,身不可屈,请速死,从先帝地下。吾意早决,城亡与亡,即劈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

    多铎下令杀害了史可法,却并没有听从史可法的遗言。扬州是清军入关以来攻克的最大、最繁华富庶的城市,经过一年的艰苦战斗,清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消耗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士兵们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李自成宝藏,又疲惫不堪,不满情绪不断蔓延,如果不拿财宝和女人满足他们,多铎就要控制不住军队了。但是只要在扬州大肆劫掠一番,让士兵们满载金银美女而归,多铎就还是伟大的统帅。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他所著的《鞑靼战纪》中这样记载:“鞑靼人进行的战役中,应特别提到,在他们进入各省之前,已挑选和任命将攻占城市、地区的官员、守令及吏员,所以像闪电般很快在攻占后驻守和防卫。那里有个叫扬州的城,鞑靼屡次进攻都遭到激烈抵抗,损失了一个王爷之子。这座城由忠于明室的大臣史阁老防守,但他虽有一支强大的戍军,最后还是失败,全城被洗劫,百姓和士兵悉遭屠杀。鞑靼人为了不使尸体污染空气,发生瘟疫,把尸体置于屋顶,放火焚城及四郊,一切都化作灰烬,成为一片焦土。”

    扬州百姓本以为改朝换代之后还能继续生活,清军入城之后,下令让百姓离开家门集中起来点卯,众百姓并未怀疑,清军随即又以防止逃跑为由,把他们捆绑起来,百姓们也并未反抗。但是一旦他们束手就擒,清军立刻露出了本来面目,将五六十人捆绑在一起、毫无反抗之力的百姓全部屠杀。女人们被长索系颈,拖在马后一步一跌地带回军营,满街都是被遗弃的幼儿,任由马蹄践踏。许多人躲藏在秽物之中,或是装作尸体,但是清军不放过每一个角落,对地上的人不论死活都补上一矛。直到六月一日,清军才宣布封刀,扬州城内的许多河道、池塘都被尸体填平,在盛夏的烈日下,全城散发出骇人的恶臭,多铎便下令纵火焚城,许多原本躲藏起来幸免于难的人也因此被烧死熏死。两天之后天降大雨,才救下了少数幸存者。清军南移之后,僧侣们收敛尸首,多达数十万具,昔日的烟花繁华之地,沦为了人间地狱。

    是因为史可法不够忠诚吗?是因为扬州的守军不够勇敢吗?都不是,这些人都是明朝的忠烈,都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不惜一切代价,可这样的英勇却挡不住清军一日的进攻。这个大明,这个朝廷已经从根上彻底地烂掉了,这就注定出卖它的人才能生存,保卫它的人只有死亡。

    但这并不意味着,炎黄子孙只有留着金钱鼠尾做奴才一条出路。腐土之中诞生的新芽,早晚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其中的过程会万分艰辛,会有狂风摧折、洪水肆虐、烈火焚烧。但是这份希望,足以让无数人前赴后继,牺牲一切为这棵新芽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