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让明末不留遗憾 » 第100章 商原(6)

第100章 商原(6)

    李来亨也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明清两军都已经到了极限,如果非要血战到底,把清军逼得狗急跳墙,结果便难以预料了。他不怕牺牲,可也不想现在就牺牲。王永强也是沙场宿将,很清楚这一点。明军收拢混乱的队形,逐步稳住阵脚。豪格的冲击又给两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是也没能对战场局势造成多大的改变。天色已晚,明军和清军的体力也濒临耗尽,实在不能再摸黑拼命了。清军缓缓东撤,明军也退向洛河以西,商原之役就这样结束了。

    李来亨部一万三千人,阵亡四千,伤者七千,身上没见血的连两千人都不到,王永强、刘弘才部一万五千人,阵亡两千,伤者八千,也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人,主要将领中黄色俊战死,刘弘才断臂。两万四千清军,战死五千余人,伤者一万两千,也损折了巴颜、喀尔楚浑等将佐。围攻白塚镇的王永吉、秦一藩得到王永强传讯之后即刻撤退,尼堪又趁机出城追杀了一阵,再加上攻城时的损失,前后总共死伤、被俘三千多人,逃散者大约也有此数。

    这一场战役可以说没有赢家。豪格部下的满洲兵约有三千人,在这一战中战死了将近五百个,伤者逾千,然而豪格既没能歼灭敌人,也没能夺下城池,他得好好考虑考虑回京之后如何交代了。同时,李来亨和王永强的兵马也丧失了作战能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许多身经百战的老兵战死、残疾,这都是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马匹也严重损耗。

    但是对于整个陕西,乃至全中国的战局来说,这一战的意义就不同了。豪格解西安之围的计划彻底化为泡影,想必何洛会、孟乔芳等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脸上的表情一定会十分精彩。

    李来亨和王永强来到刘弘才的担架边,刘弘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让他本就颜值堪忧的脸变得更难看了。李来亨激动地拉着他的左手:“弘才叔……”不禁有些哽咽,刘弘才笑道:“脸别这么难看,我们不是打赢了嘛!只可惜我是个废人了,将来怕是再难帮上你们了。”又看了看李来亨手臂上的绷带,“我营中有烈酒,你拿来洗洗伤口,免得溃烂。这一次死伤了这么多兄弟,但这一仗打得值,从此之后,陕西就是咱们的了,永远都是咱们的了!老掌盘泉下有知,也一定夸我们打得好!”

    王永强虽然也做过农民军,但并非李自成嫡系,自然不会像刘弘才和李来亨这样时时念着李自成,他抹了抹脸上的血污,拱手行礼:“这次我的兵丢了人了,若不是二位将军率部浴血奋战,我险些坏了国家大事,王某在此赔礼了。”李来亨说:“同为国家效力,何分彼此。”刘弘才说:“经此一战,我们已经是生死之交,战场之上背靠背的兄弟,还计较这些干什么。”王永强说:“我是下定决心了,趁着这次休整的机会,一定要按照闯军的军纪重新整顿部队,再不能他妈这么乱糟糟地打仗了。”王永强之前对李来亨这个太过年轻的上司还颇有些不以为然,觉得他是靠李过养子的身份才得居高位,但是经此一战,他觉得此人的确有资格做自己的领导。因为从五岁起就在李自成军中,从小见的都是兵戈杀伐,他并没有同龄人中常见的稚嫩,自三年前独立领兵,开始敌后斗争以来,李来亨被淬炼得更加沉稳刚毅。商原一战,更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气魄。王永强心中除了佩服之外,还有了一些别样的想法。刘宗敏无子,就算有,征虏大将军一职也不见得父死子继,而闯军年轻一代的将领中,无论出身还是能力,有谁胜得过李来亨呢?

    由于损失太大,李来亨决定全面放弃同州、朝邑、潼关一带,把兵马拉到蒲城、富平附近休整,豪格的粮道倒是打通了,可吃粮的人却没那么多了。

    李来亨的捷报传到西安,高一功原样转给刘宗敏,在孙守法和贺珍的建议下,高一功命人重新写了一个版本,连夜抄写一万份,用箭射入西安城中。

    “义兴二年四月十日,王师于同州商原大破东虏,斩首两万五千零四十一级。伪肃王豪格负创弃盔而逃,都统巴颜、汗孙喀尔楚浑等毙命,缴获粮草军械、铳炮马匹无算。虏兵仓皇夜遁,逃窜山西,又于黄河之中遇风翻船,葬身鱼腹者数万,今已翦灭无遗。西安军民,皆为秦人,缘何助纣为虐,抗拒王师?虏兵暴虐,残害关中,杀我父老,夺我金帛,掠我土地,毁我文明。今虏势已微,黄龙之捣在即,孤城岂可困守。大明权将军郧阳伯高,发大兵二十万,今已光复全陕,独西安未下。体念陕西父老乱世求生不易,为虏胁迫,甚是可怜,故不轻动兵戈,以免玉石俱焚。盼尔等勿忘祖宗,勿做奴才,勿为鞑虏殉葬。有能擒何洛会者,封伯爵,擒孟乔芳者,封子爵,以下官兵反正归顺,皆既往不咎,按月给饷。倘为虎作伥,怙恶不悛,甘为汉奸走狗,破城之日一概诛戮,绝不宽宥。”

    这份文书伴随着箭雨一同射入城中,同时明军还用投石机把李来亨从商原送来的首级抛入城内。虽然只有三千来颗,而且大部分都是绿营兵的脑袋,但城内的百姓和普通士兵又哪里分得清楚。西安城外竖起了一根高杆,挑着“豪格”的头盔(其实是巴颜的),两旁挂着巴颜和喀尔楚浑的首级,西安城内下了这一场人头雨,本就不稳的军心民心濒临崩溃。文书中的具体数字肯定有水分,不过清军的援军吃了大亏,有两个都统被打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城内守军大部分都是绿营,有几个肯给大清尽忠?何洛会和孟乔芳一口气斩杀了几十名“谣言惑众”的士兵和百姓,才算暂时控制住城内的局势,而明军射进来的信却只收回三千多张。他们开始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看谁都像叛徒。

    但是不久之后,更坏的消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