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让明末不留遗憾 » 第109章 你的友军是反贼

第109章 你的友军是反贼

    其实王兴也不喜欢和士兵同甘共苦,他这个人贪财好色,爱吃肉爱饮酒,家里已经纳了七个如夫人。但是他分得清轻重缓急,平时在家里的时候,他这个当将军的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不要紧,养几个姨太太也不要紧。到了战场上,必须得和士兵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铺,如果为了自己的私欲误了军旅之事,那就是最大的蠢蛋了。其实平时王兴对待士兵也很亲厚,否则的话根本没法执行严格的纪律。王兴过去做土匪的时候,绰号叫“绣花针”,做事细致绵密,滴水不漏,比大姑娘绣花还仔细,但要是扎起人来,能让人疼得蹦起来。原本他的军纪就比广东的明军正规军更好,加入闯军之后,按照闯军的纪律重新整顿,迅速就成为了一流部队。括弧,一流的山地战部队,平原野战免谈。

    清军很快就发现了从双沟口逃走的老百姓的踪迹,他们都向东去了枣阳,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王兴的军队在哪里?派出的侦察人员不回来其实也算是情报,哪里的侦察人员消失了,就说明哪里有敌人。可是这一次,东西南北全都有夜不收和细作失去联系,但是失踪的又不多,还不足以形成足以藏匿数千兵马的大片盲区。这周围一马平川,王兴能躲在哪里?

    夜晚二更时分,忽然镇外传来了海螺声,紧接着鼓声大震。明军夜袭!汉岱和耿仲明急忙从被窝中爬起,披挂上马。然而清军一出来迎战,明军立刻退得无影无踪。接下来的两天,明军分别在三更、四更来了这一出。追出去的清军骑兵倒也发现过明军,双方打了几场,各死伤了二三十人,但是夜晚之中,清军也不敢深入追击。

    第三天早上的时候汉岱和耿仲明就已经下令,留三千人白天睡觉,晚上守夜,其余部队照常休息,就算有敌人来袭,也不必理会。这天晚上执行得不错,明军的夜袭部队也没多少人,三千人足可以对付了,其余人都老老实实地睡觉。

    但是第四天,王兴又出了新的幺蛾子,半夜派了水鬼来凿船,虽然王兴是山贼,但是麾下的海贼也不少。汉岱和耿仲明也对明军袭击船队有准备,然而明军的水鬼在清军的船底咣咣咣来了几下,把他们都叫醒便逃之夭夭了。

    汉岱和耿仲明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明军躲在附近的村子里。他们白天把武器铠甲藏起来,看起来和老百姓无异,到了晚上就出来袭扰清军。清军的办法也很简单,派出十支二百人的部队下乡扫荡,见人杀人,见屋烧屋,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没剃发就通通格杀,一定要把明军逼出来。

    清军的办法奏效了,很快,多地都传回了和明军交战的消息,明军分布的主要地区就在双沟口东南的官沟一带,离清军不过十余里,汉岱让耿仲明留守大营,自己带着六千兵马前往官沟,准备对明军进行彻底的清剿。

    “虏酋汉岱,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去年的扬州大屠杀,他是元凶之一。既然来了,我们就都得好好接待一下。”王兴挽了一个刀花,“我们的任务是打满两个时辰,两个时辰之后,老百姓也跑干净了,我们的援兵也该到了。”

    王兴部收拢兵马,大约有六千人,与清军兵力相当,但是他们几乎全是步兵,而且过去搞的都是游击突袭,根本没打过阵地战。王兴选择了一个叫崔家楼的小村子,这里地势稍高,西北、西南的两个斜坡形成一个锐角,明军紧急挖沟设砦,自然不可能有太周密的部署,只能是聊胜于无。想到这里,王兴不禁有些懊悔,李明忠原本建议进行彻底的坚壁清野,对双沟口附近的百姓全部执行强制迁移。但是王兴认为明军没有安置那么多百姓的能力,就算迁走了百姓,也无法给他们安排住处、提供饮食,很可能激起民变,所以没有这么做,只迁走了双沟口镇上和附近几个村的百姓。现在看来,还是和清军战斗多年的李明忠更有先见之明,如果提前迁移了百姓,现在王兴就可以立刻逃走了。但王兴其实也没错,没有那些村庄的掩护,他就无法接近双沟口,也就等于彻底放弃了反攻双沟口的机会,这对于明军也是很不利的。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样的大战之中,想保护所有的平民原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是了。王兴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他不见得能救所有人,但如果他参与的这场战争已己方的胜利告终,就能救全天下大部分的人。所以每干掉一个辫子兵,就离拯救苍生更近一步。

    但是每干掉一个辫子兵,王兴就得牺牲两三个弟兄。在火器对射时,王兴部虽然装备了不少火器,但是缺少相关训练,射速和精度都不高,便处于下风。崔家楼的地形和工事都难以依仗,清军很快冲了上来,在近战肉搏之中,王兴的部下们只能凭着一股悍勇作战,远不如清军战术严谨,配合默契,很快就有不支之势。就在这时,一声惊雷响起,瓢泼大雨骤然而降。

    转眼之间,明军的阵地变成了泥潭,两军在泥浆之中摸爬滚打。火器无法使用了,马蹄也开始打滑,战斗变成了单纯的步兵格斗。密集的雨帘模糊了视线,几乎只在闪电划过天空之际才能看得清敌人。王兴虽然庆幸清军最强的两个优势发挥不出来了,但他同样担心,下这样的大雨,援兵还能不能来了?

    “快!快!酉时以前必须赶到崔家楼!”一名眉目修阔、躯干洪伟的青年将领骑在马上,他把遮挡视线的头盔摘下,巡视着有没有人掉队。七千人的队伍冒着暴雨兼程前进,大雨固然让清军难以发现他们,却也让他们的行军更加艰辛。这年头冒雨赶路是很危险的事情,着凉感冒都可能让人送命。缺乏维护的官道在行人的踩踏和雨水的冲刷下变成了一条深沟,此时明军就如同在一条黄泥河中跋涉。一名中年将领说:“这要是在过去,这种仗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打,我一定假定崔家楼已经失守了。”年轻将领说:“没错,换成我也肯定早就跑路了,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你的友军全都是反贼!”中年将领哈哈大笑:“能和你们并肩作战,焦某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