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让明末不留遗憾 » 第129章 重回河南(1)

第129章 重回河南(1)

    进攻河南的军队分为三路,东路军由李过亲自指挥,张能为副,包括皮熊、陈邦傅、朱旻如、秦翼明、孙守法、李明忠、郝摇旗等部,从武昌出击,攻击汝宁。中路军由袁宗第指挥,刘体纯为副,包括牛成虎、杨展、李复荣、王祥、张礼、叶云林、谭文、谭诣、谭弘、王光兴、王光恩等部,从襄阳出击,攻击南阳。西路军由高一功指挥,孙可望为副,包括刘文秀、艾能奇、贺珍、王文耀、王永强、秦一藩、曾英、赵印选、胡一青、白文选、丁国栋、李复荣、郝登云、马云翔等部,从西安出击,攻击洛阳。

    此外还有刘芳亮部,以刘希尧为副,包括王兴、曹志建、惠延年、杨彦昌、刘文煌、张鹏翼等部,负责浙江方面的战事,连南直隶的部队也归其统辖。至于浙江这边要怎么打,要取得怎样的战果,李过概不过问。

    武昌朝廷控制的十个省,各有一员大将负责后方的治安,向前线输送后备兵员和物资。党守素负责湖北,贺兰负责湖南,柯天相负责江西,蔺养成负责广东,田虎负责广西,塔天宝负责贵州,辛思忠负责四川,王尚礼负责云南,郭君镇负责陕西,李来亨负责甘肃。除了西营出身的王尚礼之外,全都是追随过李自成的闯军旧将。由于武昌朝廷的各种新制度,各地士绅、土司不满者着实不在少数,叛乱也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后方一定得保证稳固。

    武昌朝廷辖下的明军,此时已经大部分都完成了整编,王兴、李明忠、刘文秀、皮熊等人的队伍基本上都已经融入了闯军,人员进行了混编,裁汰老弱,补充新兵,按照闯军的方式进行整训。不过还有一部分军队的改编没有完成,陈邦傅、曹志建、王祥、杨展、曾英、黄斌卿、马进忠等人的队伍还维持原样,滇军的赵印选、胡一青部倒是完成改编了,但是完全是按照西营的模式改编的,彻底融入了孙可望的队伍。

    虽然整编尚不能尽善尽美,但也差不多了,这一次,明军的动员力更胜于去年的襄阳大战。东路军包括李过部鄂军一万八千余人,张能部湘军两万一千余人,郝摇旗部桂军两万三千余人,共六万三千余人。中路军包括袁宗第部川军一万六千余人,刘体纯部黔军一万七千余人,王光兴部鄂军万余人,共三万四千余人。西路军包括高一功部陕军两万余人,刘文秀部甘军两万两千余人,艾能奇部川军两万四千余人,孙可望部滇军一万九千余人,共计八万七千余人。刘芳亮部包括他直接指挥的赣军一万六千余人,刘希尧部粤军两万一千余人,张鹏翼部出兵三千,南直隶明军暂定大约出动一万人,共五万一千余人。四路大军共计二十三万五千人。其实明军的总兵力远远不止这些,但是动员军队需要大笔的军费,需要粮食被服等各种物资,这些东西可比人难找。虽然义兴朝廷的财政效率比崇祯朝要高,但每年都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持续下去迟早是要扛不住的。目前经济建设搞得最好的就是孙可望,他在云南实行彻底的营庄制,将地主与佃农割裂开来,极大地压缩了地主的田租收入,税收高达五公五民,但是百姓的负担却不升反降。但是云南是一个士绅力量极为薄弱的省份,孙可望手下又有大批西营老兵和在张献忠时代就为西军效力的文官,其他省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主事之人也没有一个有孙可望这样出色的种田能力。去年的襄阳大战就耗资巨万,之后整编军队,开销也极其巨大,无论是武昌的国库还是各省的省库都没有多少积蓄。现在这样的出兵规模虽然没达到明军兵力的极限,却已经是明朝财政能力的极限了。

    高一功指挥的西路军是四路明军之中最强大的,李过希望造成清军的误判,认为明军的主攻方向会放在山西。从去年的冬月开始,陕北明军就在筹集粮草,打造船只,派遣间谍,勘探水文,做出要渡河的架势。清军也做出了应对,增加了太原、右玉驻防八旗的兵力,但是这些动作能不能迷惑得住清军,还是很难说的。陕西明军的后勤转运十分困难,实际上是没法作为主攻方向的。真正的转运枢纽还是襄阳,汉江水运比陆路运输便宜、快捷不知多少倍,所以明军选择河南作为主攻方向是有必然性的。清军恐怕也能判断出这一点,不见得会被陕北明军的疑兵之计骗过。

    李过密切关注着北京方面的动向,根据北方传来的情报,清军也在紧锣密鼓地备战。由于赖恼在沂蒙山大扫荡中受伤,绿营沂州镇又发生了兵变,清军抽调德州、青州驻防八旗的兵力,投入围剿山东明军的战斗中。江宁、京口、乍浦的驻防八旗正在围剿太湖义军,杭州旗军准备接受刘之源的指挥,对宁波发动攻击,而天津、保定的八旗兵却在往开封调动。这样看来,清军多半已经意识到明军会在河南发动攻击。北京的旗人中也流传着要发兵南下的消息,但是具体的目标和人数还都不清楚。李过决定,趁八旗主力未到之机,先给河南清军一记重击。

    刚上任不久的河南提督李成栋,也是闯军的老熟人了,当年三打开封时,他是陈永福的部下,后来李成栋隶属于河南巡抚秦所示麾下,最后归入高杰部。李成栋本人是陕西人,但是从军经历主要是在河南,部下也以河南人居多。洪承畴上任之后,大力保举了两个人,一个是姜瓖,出任山西提督,一个是李成栋,出任河南提督。这两个人都是绿营将领中能力顶尖的人物,但是都不太受待见。姜瓖由于曾经拥立过明朝的枣强王监国,故而一直被清廷认为不可靠。当初他跟着阿济格西征陕西时,因为保存实力不敢冒险,和阿济格的关系处得也不好。阿济格回京之后挨了处罚,当然要想方设法拉几个垫背的,说姜瓖“心怀怨望”。结果姜瓖白白为清朝卖了一回命,还是继续照样当他的大同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