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让明末不留遗憾 » 第190章 南京之战(7)

第190章 南京之战(7)

    “将军,郑芝豹怎生处置?”叶云林说:“大将军特意指示,郑森、郑鸿逵揭发有功,郑芝豹毕竟是他们的至亲骨肉,不可坏了人伦,把他送到广西养马去,这辈子别让他回来了。”李定国还是给足了郑森和郑鸿逵面子,没把郑芝豹往帝汶送,在目前武昌朝廷的几个流放地中,广西西部的山区算是条件最好的了,至少比另一个时空郑芝豹养老的宁古塔好得多。

    明军的阵地上燃起了熊熊大火,炮声隆隆。从广西来的少数民族士兵们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田虎皱了皱眉头:“别让他们跳了,赶快集合队伍,要打仗了。”

    镇江的地面部队是刚刚赶到的广西兵,他们在空地上放火,鸣空炮,造成镇江已经发生兵变的假象,吸引清军过江。大江隔绝了两岸消息,尼堪见这和之前郑芝豹约定好的信号一样,不疑有诈,率部渡江。明军水师战船均挂上白旗,对着几艘打着明军旗号的破船拼命开炮,“保护”清军过江。田虎将金山、焦山等前沿阵地全部放弃,撤入了镇江府城之中,清军随即围城。尼堪立刻要求接见郑芝豹,却迟迟没有答复。当他发现不对时,已是满江烈焰腾空,明军从上游施放大量火攻船,水师炮船随后跟进,尚可喜部下左翼总兵官班际盛被当场击毙,尚可喜侥幸逃回北岸。

    义兴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夜,尼堪、孔有德所部清军近两万人,和北岸的清军主力彻底隔绝。

    镇江东侧的丹徒镇,集结了从浙江战场赶来的张煌言、马进忠所部,贺兰指挥的湘军则从丹阳北上。在镇江城西二十里的高资港,当年朱棣击败建文军的地方,两万明军沿高资河列阵,阵地上打出的大旗是:“皇明征虏大将军西宁王李”。

    宿命的轮回,在这里再度重合了。

    外围三路明军共计近四万人,另有田虎所部镇江守军六千,以及叶云林指挥的水师配合。长江北岸,由多罗贝勒屯齐指挥的清军主力空有八九万众,却无船可渡。洪承畴闻讯,紧急抽调兵力,试图突围增援尼堪,遭到了明军刘希尧、党守素部的拼死阻击。清军的攻势极为猛恶,提督巴山率领部下精兵百余名突阵,给明军造成的伤亡超过了他们的人数,巴山手杀明军九人,最终被乱枪打死。鏖战竟日,明军死伤七千余人,然清军终究没能冲出南京城。

    十一月二十一日,尼堪决定趁明军立足未稳,抢先发动攻击,率领清军强渡高资河,对李定国部发动攻击,希望一举破围,前往南京。明军水陆联合作战,对清军发起猛烈的炮击,经过半日苦战,清军在明军防线上撕开的缺口多达六处,一度逼近李定国本阵,但是始终没能再进一步,由于浙军、湘军逼近,清军不得不退保营寨。

    是夜,桂军夜袭清军营地,但没能得手,折兵数百。

    二十二日,由于李定国部还在整理昨天的苦战造成的损失,由贺兰、马进忠二部负责主攻。但清军的抵抗异常顽强,明军强攻不胜,马进忠之子马自德在激战中中炮身亡。

    二十三日,李定国部移营东进,准备参与到对清军的进攻之中。由于暴雨突降,明军火器无法使用,连弓箭都受潮开胶,尼堪趁机半渡而击之,两军鏖战于高资河畔。战况异常惨烈,明军将领焦元、勃利、王家栋、阎廷桂,清军将领线国安、曹盛、程希孔、杨承先、郑元勋等人相继战死。从云南被调来的元江傣族土司那嵩之子那焘在高资河上游搭建了大型浮桥,将从云南带来的四头战象放出,冲击清军侧翼,虽然大象来到江南之后水土不服,瘦弱了不少,但清军多为辽人,从未见过大象,以为妖物,争相骇蹿。尼堪还是有见识的,最起码读过《三国演义》,见到衣着古怪的“南蛮兵”赶着怪兽过来,估计应该是传说中的大象,也不过就是普通的兽类,必然怕火、怕巨响。可是他的知识这会儿一点用也没有,下着大雨呢,清军既不能点火,也不能开炮。田虎、贺兰、马进忠、张煌言等人从背后猛烈攻击清军,正午时分,清军终于溃散。尼堪马陷泥坑,动弹不得,护卫们不肯离去,围在他周围拼死抵抗,杀伤明军数十人,李定国调集劲卒数百人,轮番飞掷标枪,将他们杀伤大半,随即一拥而上,全部斩杀。孔有德腿上受伤,进退无路,惶急之下自刎于阵中。

    镇江之役,明军共斩首一万五千余级,俘敌四千余人,杀亲王两名,渡江清军全军覆没,其中满洲兵将折损近四千,明军自身死者也多达八千余人,伤者逾万。明军随即恢复了镇江防线,回师南京,尼孔二王的首级悬于城下,让南京城内绿营兵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折磨——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投降?镇江之战中被俘的“新满洲”,也就是索伦士兵有几百人,李定国将其中伤残较重的一百多人释放回去,向索伦人宣扬:索伦与大明素无仇怨,为了侵我疆界?满洲与索伦语言不通,风俗殊异,诈称同族,用些许牛羊布匹哄骗你们,不过是要你们替他们打仗送死。清朝杀害索伦酋长博木博果尔,多次掠夺索伦的人口牲畜,索伦人该与大明一起反对清朝才是。其他那些被俘的索伦人,都愿意为大明效力,已经赏赐了金银绸缎,其他索伦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来投奔大明,等到清朝消灭之后,也可以自由回家。这么简单的宣传手段当然不可能真的让索伦人倒戈,但也足以让尼堪、孔有德之死造成的士气低迷在清军之中愈演愈烈,增加索伦人的厌战情绪以及他们与老满洲的互相戒备。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屯齐接到北方传来的快马急报,不出尼堪生前所料,明军艾能奇、张能、郝摇旗所部突然对中原一带的清军发动了攻击,现在归德已经失守,张存仁正在徐州死顶,如果没有增援,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北京方面济尔哈朗、满达海、博洛、岳乐等人的意见和屯齐、尚可喜等前线将领的考虑差不多,二王战死,军心动摇,大军顿兵与扬州,一旦后路被截,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屯齐所部“后撤保师”,开始交替掩护,向徐州转移。

    此时,洪承畴心中有一万句MMP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