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混迹在琉璃厂的日子 » 第二章 尚珍阁

第二章 尚珍阁

    韩子奇是一个多月前,被他的师兄,也就是尚珍阁的另一个学徒陈长贵给捡回来的。

    据长贵说,当天一早儿,也是天刚蒙蒙亮的当儿,以前早上开市拆板儿打扫卫生的活计都是自己这个师兄在做,只是现在换成了他这个新员工而已。

    长贵当天刚拆了板儿,打开店门,泼了水正准备扫街,就看到了歪在自家招牌旁边的韩子奇。

    当时的韩子奇一副小乞丐的样儿,浑身上下的衣服没一块儿是完整的,也就是正值仲夏冻不死人,但整个小小的身子让苍蝇包着,整个人也是有进气儿没出气儿的样子……

    长贵赶忙回去禀报了一早儿起来锻炼身体的老梁掌柜,老掌柜心善,吩咐长贵并着自己的大徒弟周彝贵毫不犹豫的把这小乞丐给抬进了店里。

    梁有德安排周彝贵喂了几口粥,又吩咐长贵赶忙去请了郎中,得知这小乞丐只是饿得脱了力,并没什么传染病也就暗暗的放下了心来。

    韩子奇仍然记得当天他醒来之后发生的事情——

    “孩子,你可还知道自己是谁,家住何方?”老人着一席淡青色的长衫,许是时间久了,浆洗的隐隐泛白,一脸关切的问着。

    老人身后并排站着两个中年男子,左边那位颇有几分书生气质,也满是关心的样子,右手那位体型有些发福,一张大圆脸憨厚中带着一丝精明,则是一脸看热闹的神情望着他。

    随着一股原主人的记忆袭来,韩子奇眼前微微晕了一阵,了解到这副身体原主人生平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所处的环境。

    穿越!

    而且是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民国的一个小乞丐的身上!

    小乞丐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记忆,只是跟着老家的人一路逃荒来了北京城,一路上又是兵灾又是匪祸,同行的几个乡亲一个接一个的走散了,只剩下年龄最小的,长得像萝卜头儿般的他。

    “老先生,我叫韩子奇。”微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韩子奇只好报出了自己前世的名字。

    “孩子,那你家住何处可还记得?”老掌柜身后的大弟子周彝贵一脸关切的追问道。

    韩子奇只好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我忘了,一块儿要饭的几个乡亲都走散了……”

    “唉——”老掌柜深深叹了口气,“乱世人比草贱啊!”

    “听这孩子的口音倒像是直隶那边的。”周彝贵分析道,“师傅,我到时打探一下,说不定能帮忙找到这孩子的家。”

    “你就是找到了又有什么用呢,这半大的孩子,本来就是跟着乡亲一起逃荒出来的,还能有什么家人呢?!”老掌柜叹了口气道。

    “那师傅您说咱们该怎么办啊?”身后的胖子二徒弟田守长赶忙问道。

    他了解师傅的性子,何况这梁有德本就是通州人士,算和这乞丐娃子是半个老乡了,师傅万一心这么一软,弄不好就把这孩子留下来了。

    这田守长本就是个老实本分的性子,最多有点儿小市民,放在平常柜上多养个孩子也算不得什么。

    只是……

    常言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尚珍阁本就是个卖古玩儿字画的铺面,老掌柜一家三代才在这四九城边上攒出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铺面。

    眼下正值乱世,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帝国环饲,均把这处于最弱时期的最有文明有历史有沉淀的国家,视为盘中之餐。

    尚珍阁这个古董店,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一年下来也做不成两回正经生意,全仗往年存下来的家底儿支撑着,能够撑多久没人知道。

    柜上的事儿老掌柜梁有德说了算,师兄周彝贵打小儿聪明,把师傅的能耐学了个通透不说,近几年来颇有青出于蓝之势。

    至于田守长,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他本就资质平平,跟在师傅师兄后面跑了也有个二十多年了,单单长了年龄,什么眼力、知识、功夫是半点儿没有。

    好在他一向勤快本分,在师傅师兄的帮衬下娶了媳妇成了家,生了个闺女也出落到十七八的年纪,和师兄周彝贵的儿子算得上青梅竹马,等着两个小辈儿一结婚,自己和师兄亲上加亲,后半辈子也就有了着落了。

    至于尚珍阁,眼看着师傅年纪已大,回家养老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以后这铺子还不是自己和师兄说了算!

    正因为如此,田守长才任劳任怨的在尚珍阁一直干着,师兄算是半个掌柜的,他则兼着账房伙计数职。

    古玩儿这行,伙计向来都算半个学徒,工资什么的全看掌柜的心情,管住管饭顺带管带徒弟,只不过这徒弟一般没人教没人管,能学到什么全看自已的能耐。

    小伙计陈长贵就算是师兄的徒弟,已经学徒三年,整天跑前跑后的颇为勤快,倒是让田守长省了不少事情,要知道以前这些个活计可都是他在做的,他这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虽说如此,田守长认为尚珍阁有一个伙计也就够了,今时不同往日,师傅师兄都是实诚人,尚珍阁也和别的古玩儿店不一样,小伙计也是每个月都发薪水的。

    账上的钱一向是田守长在管理,店里的经济状况他也最清楚,再雇一个伙计倒不是用不起,只是确实没有这个必要啊。

    田守长刚想开口替师傅先把这小乞丐给拒了,无非是给几个大子儿打发出去接着要饭罢了。

    “韩子奇——”

    没等他开口,师傅梁有德先说话了。

    “好名字!”梁有德咂摸道,“我这小号儿雅名尚珍阁,你恰恰又带个奇字。”

    “子奇,子奇,你父母是取了奇货可居之意,一珍一奇,你这名字跟我这小号儿算是呼应上了。”

    “既然你倒在了我这门前,也算是咱爷俩儿有缘,小娃子你要是无处可去,就呆在我这店里当个学徒可好,他日若你能寻得父母亲朋只管离去,老头子也只替你高兴,你看如何?”梁有德一脸濡沫的向韩子奇问道。

    学徒,韩子奇对这个时期的学徒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几乎是三百六十行里公认的说法。

    除非极少数获得师傅传承的关门弟子,那种学徒基本上是被当儿子养的,像是尚珍阁的周彝贵。

    老掌柜梁有德无儿无女,基本上把周彝贵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周彝贵才能在不到四十的年纪就隐隐能青出于蓝。

    答应当学徒,对于刚刚穿越过来的韩子奇而言,不仅仅是有了一份儿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也有了一个不错的落脚处。

    目前的韩子奇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选择权,他当即强撑着身体,从炕上爬起来就准备朝着梁有德磕头。

    “行了,行了,好孩子,等你身子骨儿养好了再行拜师礼也不晚!”梁有德伸手按住韩子奇,一旁的周彝贵也帮忙扶着韩子奇重新躺了下去。

    “子奇,你可识字啊。”梁有德等韩子奇躺好后接着问道。

    “在家念过几年私塾,读书看报没有问题。”韩子奇赶忙回道。

    这个年头念过书的人可是不多,加上韩子奇的名字起的颇有几分书香气,这让老掌柜忍不住生出几分爱才之意。

    年纪大的老人最是喜爱的就是小孩子,膝下无儿无女的梁有德更是如此,韩子奇年纪虽小,身世更是可怜,但双目炯炯有神,面对众人询问回答也是有理有据没有一丝惧怕,再加上一条知恩图报……

    “那子奇你可愿意做我的关门弟子啊?”梁有德满是期待的询问道。

    “师傅,您都这把年纪了还收什么弟子啊,实在您要实在是喜欢这孩子,让我师兄收了不也一样吗。”一旁的田守长闻言赶忙打断道。

    师傅本来就他和师兄两个弟子,师傅无儿无女,以后这尚珍阁迟早要落在他们师兄弟二人头上,要是再多一个徒弟这尚珍阁岂不是又要分润一份儿出去!

    更何况,他和师兄二人都陪了师傅半辈子了,这么一个不明不白捡来的乞丐娃子何德何能配和他们师兄弟比肩。

    “师傅,守长说的倒也在理儿,您要是不介意,这孩子我替您收了,就当入门弟子,以后直接让他喊您叫师爷!”周彝贵也跟着道。

    他倒没田守长那般小心眼儿,只是怕累着师傅,这才开口想把韩子奇给要过来。

    老掌柜闻言,微微沉吟了片刻,说实话自己近来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之所以想要收关门弟子,除了跟韩子奇这个小乞儿有缘之外,多多少少也有些年龄大了想带个孩子在身边当个伴儿的意思。

    大弟子周彝贵行事向来稳重,梁有德也最是倚仗于他。这弟子不仅把自己在字画鉴定上的造诣学了个八九成,在瓷器文玩儿上甚至已经青出于蓝了!让他当韩子奇的师傅,也算是这小乞儿的造化了……

    就这样,韩子奇顺利“入职”尚珍阁,并且稀里糊涂的成了周彝贵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