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混迹在琉璃厂的日子 » 第二十章 劝解周子贵

第二十章 劝解周子贵

    民国时期的铁路其实大都是清末时期修的,就拿目前这条京汉铁路来讲,主持修建的是李鸿章和张之洞两位大臣。

    满清晚期虽说腐败不堪,但当时中国毕竟还算是一个名义上完整的国家,也有能力挤出一部分资金来发展一下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工程——这其中就包括铁路。

    到了民国初期,虽说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因为军阀混战、派系林立,全国上下都没有一个压得住场子的领袖人物。多数军阀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不断捞钱,不断扩军上面,自然没什么余力去修建铁路了……

    直到把周子贵一路押到车厢里,韩子奇才算是松了口气。

    这周子贵本就是个倔的,韩子奇相信他和那富格格之间的事情,周彝贵和吴德章二人绝对不知。

    当然富三爷大抵也是不知自己女儿已经被尚珍阁的小少爷给“哄骗”得手这么一回事儿,要不然,就算周彝贵在琉璃厂有些名气,在富三爷这样在北京城里跺跺脚都能震三震的人物看来,想要弄死他也不过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罢了。

    “别想了师兄,下个月咱们就回来了。”看着望眼欲穿的周子贵,韩子奇只得开口劝道。

    “子奇,你不知道,咱一下子离开这么久的时间,我怕……”

    “怕什么,怕对方变心?”

    “哪里有,我们就是平常聊的来些罢了。”周子贵有些不好意思道。

    “富三爷家的格格可不是一般人,师兄,你确实有两下子,小弟佩服!”韩子奇调侃着向他作揖道。

    “你——”周子贵一时急得说不出话来,“我们不是你想的那种关系!”

    “不是我想的那种关系?”韩子奇继续调侃,“但你想不想让它变成我想的那种关系呢?”

    听到这话,周子贵明显愣住了,一言惊醒梦中人,他此刻即将离京,才第一次意识到那个女孩子在自己心底所占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他依旧急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富格格的时候,那时他只是一个替居上坊往富府送货的伙计。刚一踏进富府,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被那富丽堂皇的宅门给彻底惊到了。

    要知道,富府在清朝的时候可以王爷府,那等气派一般人如何得见!

    只后来,等那个少女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整个富丽堂皇的富府也就从他眼里消失了,他的眼睛里只看得到那个笑靥如花的少女。

    对方只婷婷的站在那里,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海棠花一般。

    他从未见过这般好看的人儿,像是从画儿里走出来的一样。人未到,香已至,然后就听富格格开口问着他什么。

    他只觉得对方说话像是黄鹂鸟一般好听,眼前是天仙般的人儿,鼻息间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香气,耳朵里听到的是鸟鸣般悦耳的音乐……

    那一天周子贵整个人就如同腾云驾雾一般,他的灵魂已经不属于自己,而一心全在那个少女的身上了。

    后来,他又陆陆续续帮师傅往富府送了几次东西,那少女似乎对他也颇感兴趣,每次都特地在富家进货的门子那里等他。

    这么一来二去,两人也便熟悉了起来,只是……

    “子奇,我配不上人家。”周子贵沉默了好久之后,有些自卑的低头回了一句。

    “哪里配不上呢?”韩子奇却毫不在乎的回了道,“现在都民国了,早就没了什么王公贵族,民国讲究的就是人人平等,富家和咱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他们……”周子贵欲言又止。

    “可他们家有权有势,富三爷在北京城依旧一言九鼎,可以仗着洋人的势力横行霸道对吧?”韩子奇接过他的话茬道。

    “但这又如何呢?”韩子奇接着反问,“大清国都亡了,富家又能辉煌多久呢?”

    “何况你我都还年轻,谁说咱们数年之后不能超过富三爷呢?”韩子奇道。

    周子贵是他的师兄,且又是个有能力的人,只是先前被长辈们压制的有点儿太过于循规蹈矩了。

    韩子奇知道,这个年代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可以造就英雄的时代。

    年轻一辈,本就应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不是屈居在父辈的光环之下苟且偷生。

    “想想吧师兄,一年多前我不过是一个在尚珍阁门口差点儿饿死的乞丐,后来师爷把台湖书店交给我的时候账上拢共不到一百块大洋。”

    “而现在呢,台湖书店已经是通州书籍最多最全的书店,而咱们不过是出一趟门而已,我身上却装着不下一万大洋的银票……”韩子奇压低声音道。

    周子贵怔怔的望向韩子奇,像是第一次认识自己这个师弟一般。

    “没事的师兄,想要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现在我们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正是我辈奋发向上之时,区区一个富府,当不在你我眼里才是!”韩子奇眼神里满是坚定之意。

    “师弟,我听你的!”周子贵点了点头。

    “就从这次汝州之行开始,这一路过去,要是单纯只为挖几锹黄土回来那多没劲儿啊!”韩子奇说道。

    “师弟,那你想干什么?”周子贵有些好奇的问道。

    “河南,这可是中原啊,单历朝历代的古都就数不胜数,洛阳、开封、许昌、郑州……不要忘了咱们的老本行,这一路走去能够碰上多少好物件儿,那可是无法估计啊!”韩子奇语气里满满的都是渴望之意。

    “师弟,咱们还是——”

    周子贵话只说了一半,便下意识的停了下来,因为有个人不知为何,慌慌忙忙的朝自己这边的座位上坐了过来。

    “两位小兄弟,非常抱歉,我能在这边儿跟你们挤一下吗,我可以另付给你们车钱!”那人有些慌乱的向两人问道。

    跟后世高铁上分一等座、二等座、三等座一般,此时民国的客运列车也是有等级之分的。

    从火车头开始,一直到火车尾分别是三等车、二等车、一等车和头等车。因为离火车头越近,震动越厉害,煤灰飘的也越多,发生事故时也越危险。

    此时的火车都是蒸汽车,烧的全是锅炉,自然无法与后世我们自主研发的高铁相提并论。

    不过,到了冬天的时候,车厢顺序则又会反过来,因为火车暖气的热水是从锅炉流出来的,离火车头越近,暖气越热。

    这时候,就算你是特等人,为了避寒也就顾不得什么震动或者煤灰的侵扰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民国的火车进行过批判——

    “同是中华民国的主人,而在铁路上的反映,说得好听些,是有超等主人,头等主人,二等主人,三等主人,四等主人的分别;

    说得不好听些,中华民国的铁路仍旧是满清的遗制,坐花车的主人,坐头等车的奴隶,坐二等车的是奴隶的奴隶,还有奴隶的奴隶的奴隶,只好如同牲口一样,拥挤在三四等车里。这种人为的等级在革命政府之下,应当不应当存在?”

    放在后世,韩子奇大抵是只坐的起高铁二等座的,而在穿越到民国之后,韩子奇倒有能力坐所谓的一等座了。

    为了避免麻烦,韩子奇特地找黄牛买的一等车的车票,四张票花了整整二百八十块大洋。

    之所以买了四张票,是因为这一等车厢上,每四人一室,左右各两床,分上下层。有铺盖、电灯、电扇等各种设备,算得上是一个像样的小宾馆了!

    为了避免麻烦,韩子奇二人特地占了一整个房间。

    二、三等车厢里少不了偷鸡摸狗捞偏门儿的人存在,一不留神身上带的东西都得被人偷了去,火车走的再远一些甚至有直接明抢的!

    一等车厢则没有这些顾虑,这里的安保工作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坐的起一等车的人,一般都是非富即贵的存在,一般贼偷儿都不敢来此处作案。

    因为第一次坐火车,韩子奇和周子贵都没有记得插上房间门,就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家伙就这么混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