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混迹在琉璃厂的日子 » 第三十章 挑山工

第三十章 挑山工

    韩子奇开始有了杀掉黄大锤的想法,一旁的周子贵举双手表示同意……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俗话说的没错,但山前的路到底好走不好走俗话并没说。

    通往石头村的是条货真价实的石头路,用约三尺长的青石板铺就,蜿蜒二三十里,道边是坚强生长出来的些许草木,一眼望去颇有几分曲径通幽处的禅意……

    只是——

    牛车过去不啊!

    黄大锤死活不肯把车上买的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丢掉,还颇有几分智慧的从一旁弄了些不知什么植物的藤蔓过来,简单搓成绳子,用这简易的“绳索”把酒坛子、肉罐子、粮食布袋之类的全部搭在了大黄牛的背上。

    不仅如此,这厮还创造性的拿藤蔓做出三个“双肩背包”出来,一大二小,大的比牛身上放的东西也少不了多少,小的也足足有韩子奇的个头那么高……

    “不是吧?!”韩子奇和周子贵二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黄大锤。

    黄大锤则双眼满是希冀的回望了过来,很是坚定的朝二人点了点头:“放心,俺这种捆法以前都是扛石头下山用的,结实得很肯定掉不了!”

    东西肯定是掉不了,但我俩的小命儿就不一定了。

    二人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一样,恨不得把黄大锤直接给掐死。

    好在三人在山脚下没等多久,就碰到了几位黄大锤的老乡——据说是每人扛了一头石狮子来临汝城卖的……

    韩子奇感觉自己是碰到的一群绿巨人,黄大锤并着他那四个老乡,一人一个“双肩包”竟然把满满一牛车的东西给扛完了!

    而且,因为怕大黄牛不好走山路,这群家伙把黄牛背上的东西都瓜分干净了,据韩子奇肉眼判断,每人肩上至少扛了小两百斤的货物!

    看到这一幕,韩子奇忍不住想起来后世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挑山工……

    很显然,黄大锤一行人的行为比挑山工更加艰难。

    其一,他们带的货物明显更多,并且一个个看起来都颇有余力的样子,韩子奇想要在后面帮忙托一下都被对方拒绝了。

    其二,前往石头村的山路虽不及华山那般陡峭,但距离无疑要远的多。

    其三,这群村民看起来都是一副瘦骨嶙峋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平常吃不饱饭,而且脚上穿的都是草鞋……

    也许,这才是这个时期普通民众最最真实的生活!

    就像是石头山间犄角旮旯里长出来的野草一般,毫不起眼,无人问津,无人知晓,自然也无人压迫。

    但它们还是这样,扛着一整座山的石头,肆意且坚定的成长了起来……

    山林间只有这么一条小路,行不多时天已渐渐暗了下来,韩子奇本来建议在路上休息一会儿,吃点儿东西的,但黄大锤他们则坚持继续赶路,口中说着“一会儿就到了”。

    从临汝县西关出发,直到石头村,这所谓“一会儿”的功夫,整整走了一整个下午,等韩子奇看到石头村零星的火光的时候,夜幕已渐渐暗了下来。

    接着手中的火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村口摆放的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在看到石狮子的那一瞬间,韩子奇就知道这次石头村之行并没有白来。

    那狮子雕的足有近两米高,在火把的照耀之下,几乎像是要活过来了一般!

    雕刻一道,刻人难在神,刻动物则难在形,这两只狮子可谓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刻功若不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漂亮,真漂亮,鬼斧神工,不外如是!”韩子奇忍不住点头赞道,“这就是刘师傅的手笔吗?”

    “刘师傅?”黄大锤一脸懵逼的看了过来,随即像是想到什么一般,连连点头道,“对的,对的,这俩狮子都是刘小凿刻的。”

    狮子后面便是入村之前的牌坊,也是石头雕刻出来的,并且是一个完整的石头,未做任何拼接,这其中难度更是极大。

    要知道,想要把这四五米高的石头从中间掏空,且不伤其衔接处,造成一个牌坊形状,单凭锤头之类的简易工具其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几人走进石头村,石制的各类工具随处可见,磨盘、撵滚、石锁、石物甚至还有不少石质雕像。

    石头村,名副其实!

    众人进村的时候夜已深了,韩子奇判断最起码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了,在后世而言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此刻尚未开始,但对于而今的村民来说,各家各户早就熄了灯熟睡了过去。

    睡得早些,可以省一顿晚饭,最起码人肚子感觉不到饿了,就算是饿那也是梦里边饿。

    再者说,灯油这么贵的东西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别说灯油了,就算是柴火,寻常庄稼人除了做饭的时候,谁舍得烧那东西照明,扛到山外换几两咸盐不好吗!

    因此,韩子奇他们进村的时候,除了不知谁家的狗叫了两声之外,再没有半点儿回应了。

    “狗娃子,羊崽子,老末俺回来拦!”跟着韩子奇一路行来的黄六子朝着一间石屋里喊了两句。

    首先从石屋里跑出来的就是黄六子的三个娃,黄狗娃子、黄羊崽子和黄老末子,随即陆陆续续的其他石屋的村民也有人跟着走了出来。

    才晚上九点,谁他妈睡得着啊!

    两口子的,肚子饿的不急的情况下这时候大抵都在造人。

    小孩子因为晚饭没有吃饱,往往在炕上一边吞口水一边听大人给自己讲故事。

    年纪大点儿的不少都窝在门口磕着老烟杆子,准备再抽一袋子就回屋睡觉……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太多的娱乐设施,但大家该过的日子还是得过,每个人都能在晚上找到打发时间的乐子……

    石头村有人今天去集市上卖石像了,村里人都知道,东家让帮忙捎个针头,西家请人从集市带个线脑,帮黄老大买了半斤盐粒,替黄金叶带了半斤烧酒……

    石头村离临汝县实在太远,又不通车,往往几个人逛集的时候,替的是全村人逛的集。

    只不过,这一回他们带来的东西好像有点儿多,村民们看着自己眼前的五座“小山”一时间愣住了。

    你们是去逛集,还是去临汝县把集市给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