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汉之百姓天下 » 第四十九章 荀爽的考虑

第四十九章 荀爽的考虑

    荀攸原本担心刘英政策会对荀家地位产生冲击,这样一来,自己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他着实没想到荀爽居然有如此大气魄。

    这是一个家族第一、皇权第二的世家时代。

    “公达,你要多关注一下袁家,以我对袁周阳【袁逢】和袁次阳【袁隗】的了解,袁家最近两年有点不对劲”。

    荀爽耐心的对着荀攸说道,把自己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他希望荀攸引起重视。

    荀攸内心一震,因为这是第二次听到类似的话,第一次是刘英离京前对他说过,回想起袁绍在郑府当晚露出那一丝不易查露的憎恨,荀攸好像心里有点明白了。

    “您的意思是……袁家有所图谋?”荀攸不敢相信的说道

    荀爽笑了笑,“当今天子只要在世,他们就没得机会。

    外面不少人说天子昏庸,可事实是这样吗?

    13岁登基,此时宦官和外戚专权,能从这些人手里拿回权力,容易吗?

    几次党锢,那是因为在天子看来,世家手伸得过长了。

    后来,天子变了,准确来说,是天子已经没得雄心壮志了。

    用酒色麻醉自己,身体被掏空了,这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机遇。

    只是谁也没想到,突然大殿下横空出世,打破了很多人的计划。

    不过,大殿下来了一招以退为进,自请戍边,这才让不少人放下心来。”

    荀攸点点头,这些他当然知道,他是黄门令,经常能见到天子,对刘宏的了解比普通人多。

    荀爽继续说道:“辽王现在是在积蓄力量。

    留住洛阳就像鱼离开水,到了辽东,那就真是蛟龙如海。”

    “袁家应该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

    袁公路【袁术】虽是嫡子,但是才能平庸。

    然袁周阳厉害,用了一招就让庶子的袁绍变成嫡子。”

    荀爽哈哈一笑,“是啊!他把聪慧的袁绍过继给自己大哥袁成,袁成当时官拜中郎将,自己大哥刚好无后,这样一来,袁绍就变成袁家长子的嫡子。

    未来天下有变,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袁家名义行事。”

    荀攸默默的点头,袁家这种招数虽然高明,但是,在有心人眼里,尤其是聪明人眼里不算什么。

    “公达,听说袁周阳准备把嫡子袁术放到南阳做太守”。

    南阳郡属于荆州,也是东汉末第一大郡,黄巾之乱前大约200多万人口,只有豫州的汝南郡可以与之媲美,比边境一些州人口还多。

    “的确有这回事,天子一直压着没批。

    袁家又不可能拿钱去买官。

    我琢磨着,一时半会儿落实不下来。”

    “袁家是在为未来准备……”荀爽说完这句话,看向东北方向。

    第三日早朝

    “启奏陛下,近日,华佗和张机二位医师,调查发现,近亲成亲会出现孩子夭折、残疾……”

    “臣通过调查得知,近亲成亲的确出现几率远高于其他成亲。”

    此时,王允站出来说道。

    大汉对医者称呼为医师。

    全场所有人疑惑看向王允,不是因为别的,是没想到王允第一个站出来,因为王允出生于并州世家王家。

    刘宏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一丝微笑。

    “子师,可言是真?”

    “陛下,臣所言是由臣亲自调查过,臣判定为真。”

    刘宏点点头,看向袁隗。

    “袁司徒,你的意见呢?”

    袁隗站出来,拱手行礼说道:“陛下,王子师既然亲自调查过,那么老臣相信。

    老臣以为,陛下应该下诏令,凡是大汉百姓,三代和三代以内不能成亲。”

    满堂哗然,所有人都想到袁隗反对,没想到,袁隗不但赞成,还要求立马处理。

    杨赐站了出来,“陛下,臣有奏。”

    “哦,太尉有何话说?”

    “陛下,臣非反对,只是,臣在想,如果盲目下诏,已经成亲的家庭怎么办?”

    刘宏看着杨赐点点头,没有说话。

    “你们的意见呢?”

    大厅议论声不断。

    “陛下,臣以为,凡是成亲了,有子女的,为了避免人伦悲剧,朝廷应下令,不得再生。

    如果刚成亲,愿意和离的,朝廷应该支持和离。”

    汉唐时期,虽然儒家学说很重,但是人们还不会过于古板,和离很正常,唐朝女子还可以休夫,真正女人地位底下是明清【裹小脚、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都是那时的杰作】。

    此时,王允站了出来说道。

    听完王允的话,虽然算不上良策,不过,也算得上可行。

    “诸位爱卿以为呢?”

    袁隗第一个站出来说道:“臣赞同王子师。”

    杨赐也站出来支持。

    满朝大臣也紧跟着说道:“臣等支持王大人”。

    大家心里虽然对华佗等人不满,但是不敢说出来,事情太大了。

    “既然如此!朕就下诏。

    按照王爱卿的想法办。”

    “诺”

    刘宏知道,世家豪族这次吃了一个暗亏。

    可是,刘宏心里十分开心,感觉好久没这么舒坦了。

    刚回到御书房。

    暗卫统领就进来报告。

    “陛下,辽东加急文书,还有辽王写给陛下的一封信。”

    刘宏接过文书看了看,这是蔡邕所写,作为王府的太傅【表面】这自然是他职责,主要报告了王府修建进展【其实没修】,毕竟钱是朝廷出的,还有就是辽东情况,同时,希望接收更多难民。

    刘宏站起来,来回踱步,突然说道:“给辽东王府回函,朕准许他们在中原接收流民,仅限流民,各州郡县予以配合。”

    “诺”

    刘宏接着打开书写,看完以后,脸都黑了。

    “这小子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等于和天下世家为敌?

    你这是动了对方根基,这个锅朕背不动。”

    刘宏好像在自说自话。

    暗卫首领突然问道:“陛下,怎么回复辽王?”

    刘宏嘿嘿一笑,“不用回复,直接把信给他,他知道怎么做?”

    “诺”暗卫首领退了出去

    “为父不敢拿大汉江山打赌,接下来就看你自己的气魄了。

    世家豪族根基是教育书籍和官场,希望你能顶住他们。”刘宏自言自语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