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莲弓狐剑驭怒马 » 第37章 摸灯戏

第37章 摸灯戏

    斑鸠携带着莲心箭被莫名的旋风刮得到处乱飞,忽左忽右,忽东忽西,根本就停不下来。后来,他们被带到一处撂荒多年的废墟。

    这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宫殿,从它高大巍峨的外形和内部巧夺天工的布局,我们不难想象这座宫殿当年该是如何气势磅礴、雄伟壮丽而又极尽奢华。

    然而今非昔比,这里到处残垣断壁,一片狼藉,满目破败没落,直戳心窝:

    麻雀栖息于神像佛龛之上,漆黑一片,老鸹聒噪于雕梁画栋之间,烦乱不堪,遍地鸟粪堆积,随处污秽横流,空气中散布着令人窒息的恶臭气味,人无立足之地,更无正常呼吸之空气。

    呜呼!这哪里是曾经的宫殿,这分明就是眼下的地狱呀!

    这股莫名的旋风裹挟着斑鸠尸体快速席卷过来,穷凶极恶地一头扑进废墟里面,穿过满地鸟粪,扬起无数细小的粪土尘灰,惊得麻雀骤然飞起,吓得老鸹惊叫不已,搅得这里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最后,旋风将斑鸠尸体抛弃在佛龛前面的桌案上,然后一溜烟地打着旋儿奔跑着离去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原来,神弓和莲心箭是心心相印,心有灵犀的。神弓不停地打探、搜寻着,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终于一路追赶着来到这处废弃的宫殿外。

    他静静地打量着这里,对眼前颓废的景象心生厌烦,他没有立即进到里面,而是决定先试一试,看看莲心箭有没有反应。

    他将弓弦挂在宫殿外一株古槐的枝丫上,然后用力向下坠着拉开,不想用力过大,竟然一下子把枝丫给拉折了,这样一来神弓直接就摔落在地下。

    弓弦还是被拉得轻轻地发出了响声,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还是被宫殿内的莲心箭感知到了。

    莲心箭打了一个激灵,一下子就苏醒过来,急切地等待着第二次响声,第二次响声响起来以后,他就会做好冲出去的准备。

    神弓掉落在地上之后,心里一着急,猛然跃身而起,干脆就直接将弓弦挂在古槐树的一根长长的枝条上,然后顺着枝条用力拉开弓向前滑动起来,弓弦每被枝条上柔软的分杈挡一下就会响一声,就这样接连着发出了五六次响声。

    当最后一声刚刚发出,莲心箭便“嗖”的一声朝着神弓急速飞来,眨眼间就贴近弓身,一下钻进莲子壳内,终于回归复位。

    神弓找回了莲心箭,终于可以安安生生地喘口气了。他舒舒服服地趴在地上,本想小憩片刻,不觉竟然睡着了。

    睡梦中,乌鳢莲心弓跌跌撞撞地来到观世音菩萨面前,向她倾诉着寻主的无助无奈,多有后悔变身神弓之意。

    观世音菩萨将手中杨柳枝徐徐插入净瓶,将瓶中甘露抛洒在乌鳢莲心弓身上,面带笑容,口吐莲花:

    “须知世道艰难,难于上青天,天下哪有一蹴而就之事?譬如一锹刨不出井来,一口吃不成胖子。但凡容易之事,世人皆可轻易做成,又怎能显出你的不同寻常之处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你要谨记教导,好自为之。阿弥陀佛!”

    看着菩萨飘然而去,乌鳢莲心弓猛然惊醒过来,他尽力搜索、回忆着刚刚梦中面见菩萨的情形,细细咂摸着她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特别是“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怎么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似的。不过这话说得确实好极了,有道理,有见解,有水平,真知灼见,百听不厌。

    沉思许久,乌鳢莲心弓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管前路有多么危险,他都要誓死捍卫他百折不挠、筑梦明天的不屈尊严。

    奚岩松莫名其妙的大病一场后又奇迹般地转危为安,村里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大家就胡乱猜想,妄自揣测,众说纷纭,一时间传得满镇风雨。

    有人埋怨奚连生家祖坟埋得不对,有人埋怨他家的宅子风水不好,也有人埋怨他毕竟是收养来的,䞍受不住祖辈的福分,竟然还有人预言奚岩松这孩子命犯太岁,早晚要遭遇血光之灾……

    时间长了,有些话儿就不经意间传进了奚连生夫妇的耳朵里,气得奚连生伸手抄起家伙就要出去找人算账,幸好被妻子甄如花一把拽了回来。

    甄如花慢慢地将丈夫手中的家伙接过去,然后轻声细语地一字一句对丈夫说:

    “你说你这是要干啥嘛?生气有用吗?找人算账有用吗?嘴巴长在别人身上,谁想咋说就咋说去呗。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吗?说两句又能咋的?咱还不是一样吃饭、干活、睡觉,侍候老人养活孩子平平安安地过活着。

    “这人哪,过日子就得这样——不仰人鼻息,不卑躬屈膝,不自轻自贱,不听别人瞎扯淡。老娘俺就不信这个邪,谁还能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愣是把公的说成母的,把头上的官帽子说成是脚下的破鞋咋的?”

    她充满深情地瞅着丈夫,发现丈夫的情绪明显好转不少,就放缓了语气,动情地嘱咐他道:“咱该干啥干啥,不论别人咋说咱就当没听见,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孩子无事最是靠谱。骑驴看唱本——咱走着瞧呗!”

    镇子上搭台唱大戏,白天唱的是《王华买爹》,大家都嚷嚷着没意思不好看,说是夜里要加班唱灯戏,就是夜里挑灯唱大戏。至于唱什么戏,就故意卖了个关子吊着大家的胃口,说是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奚连生的老娘可是老戏迷,加上孙子奚岩松身体奇迹般地好转,自然人逢喜事精神爽,便早早吃过晚饭,和老伴儿、媳妇甄如花三个大人带着奚岩松一起高高兴兴地去赶夜场摸灯戏,奚连生自愿留下来在家看守门户。

    露天戏场里人头攒动,煞是热闹。戏台上演员们轮流上场,你方唱罢我登台,举手投足极尽表演之能事,一颦一笑方显角色之灵性。策马奔驰原只是手中马鞭轻摇,夜行千里也无非退场后重新登台,“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灯戏唱的是《寇准背靴》,讲的是杨家将满门忠烈,那六郎杨延昭,一腔赤诚,忠君爱国,却反被奸臣陷害,忍辱负重,不幸入狱,后被朋友冒死救出后秘密潜回天波府,隐姓埋名,深藏不露,对外却宣称在狱中患病身亡,后被双天官寇准识破,借夜晚守灵时悄悄尾随送饭的柴郡主,暗访杨延昭,请他再次出山领兵挂帅,奔赴前线抗击来犯之敌。

    为了天下苍生和黎民百姓,杨六郎不顾个人荣辱和安危,毅然决然地率领将士赶赴边关,冲锋陷阵,平定叛乱,痛击来犯之敌……

    煞戏时已经是深夜时分,祖孙三代四个人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地看着戏台,跟随着摸灯戏的人群往家里赶。由于老人家走得慢,他们很快就落在人群后面。

    甄如花搀扶着婆婆,岩松搀扶着爷爷,好在戏台离家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他们就这样慢慢地一步步往家走。奶奶还深陷在戏里不能自拔,自得其乐地沉浸在其中,一边往前走一边不由自主地轻声哼唱起来:

    千岁

    强敌年年犯北塞

    苟安求和是下策

    那北国贪婪性难改

    咱必须兵发边关抗外来

    …………

    走着走着,奚岩松突然眼睛一亮,蓦然发现前方路面以下金光闪耀,璀璨夺目,而且正在不停地向路右侧的田地里移动着。

    他来不及多想,慌忙松开手丢下爷爷急切地撒着欢儿撵了上去,一边撵着一边不停地摇着手喊道:

    “等等我……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