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从火红年代开始 » 第七十一章 香江

第七十一章 香江

    三天后,两张到香江的邀请函放在了阎解旷面前,落款是香江小天鹅制衣有限公司,这是娄家让人亲自从香江那边送过来的。

    这年头可还没有京城到香江的直飞航班,要等到2003年12月2日,国泰航空公司才开通两地直飞航班。

    这时候香江要来京城最快的路线也得先通过罗湖口岸,然后乘火车到羊城,在搭乘飞机到京城,能在三天内送来,可见娄家的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

    七八天后,阎解旷、阎解成哥俩通过关系,以最快速度办好赴港手续,跟着娄晓娥踏上了去羊城的飞机。

    阎解旷已经将论文交给了导师,并跟他请了个长假,他研究生的课程基本已经结束,等到六月底回去参加论文答辩就可以毕业了;阎解成则从医院弄了个证明,跟厂里请了长期病假。

    阎解旷这次去香江是准备去薅资本主义羊毛的,阎解成则将成为香江人士。

    三个多小时后,一行人到达羊城机场,谢家华带着两辆借来的皇冠车,早就等在了出口。接上几人后,一路驱车直奔鹏城,在罗湖的关口,司机将几人放下,自行开车回羊城。

    阎解旷等人出示赴港通行证过了口岸,换乘娄家派来的两辆车一路往港岛方向驶去。

    坐在劳斯莱斯车内阎解旷看向窗外,此时的新界这边和内地区别不大,都是些农田和荒地,直到进入九龙,才逐渐热闹起来。

    穿过红磡海底隧道,到达港岛,这里才是整个香江最繁华的地方,高楼林立,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商铺招牌横七竖八地挂在街道两旁,看得阎解成眼花缭乱。

    但对来自后世的阎解旷来看,也就那样,内心没多少波澜。不说早就在各种电影录像中看过此时香江的情景,更亲眼见过2010年前后的香江,那时的香江比这时更加繁华,就是后世有些发达的地级市都要比现在的香江建设的更好。

    到了香江,当然是住在娄家了,娄晓娥的母亲和大姐亲自在大门口迎接。阎解旷赶忙下车见礼:“怎敢劳烦阿姨迎接,您这是要折煞晚辈啊!”

    “你当得起,这些年,要不是听了你的建议,我们娄家也不可能这么顺风顺水。”

    “您客气,晚辈不过是点浅见,全是你们娄家与人为善,挣下的人脉,自有朋友帮扶,跟晚辈没多大关系。”

    “妈,站在门口干嘛,还不请解旷兄弟进去?”娄晓娥看二人站在门口说着客套话,上前催促了一句。

    “对对,快请进。”

    娄家住的是半山带花园的别墅,众人进屋后,佣人端上茶水,闲聊一阵后,娄母给两兄弟安排房间洗漱休息,还贴心地给他们准备了几套换洗衣服。

    在内地,阎解旷兄弟穿着白衬衫,兰裤子还算不错,但到了香江就显得老土了,别人一眼就看出来他们是从内地来的,多多少少都会带点歧视。

    阎解旷虽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有时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就入乡随俗,接受了娄家的好意。

    洗漱一番,阎解旷换上娄家准备的一套浅灰色的休闲服,人靠衣服马靠鞍,气质立马就不一样了,都有了那么点阔少的感觉。

    晚上,娄家准备了丰盛的晚宴,娄晓娥的大哥娄正邦也赶了回来,全家一起出席,欢迎阎解旷兄弟。

    阎解旷也见到了娄晓娥的一双儿女,这再次证明了许大茂不能下蛋的事实。

    饭后,娄小娥、谢家华夫妻陪同阎解旷兄弟一起喝茶。阎解旷方才说明来意:“我这次来是想从股市里面淘一把。”

    谢家华皱眉道:“解旷兄弟,你在内地恐怕不知道吧,这几年我们香江股市持续低迷。前两年也我进去玩了一把,结果不但没赚到钱,还小亏了一点。”

    阎解旷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家华哥,你要是信我的话,就跟着我玩一把。不说多的,三个月赚二三十个点还是有的。”

    “你这么有信心,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谢家华猜测。

    阎解旷笑笑不语,谢家华见阎解旷不愿多说,只好摇头道:“那行吧!明天我先带你去开个股票账户。“

    第二天一早,阎解旷起床后在阳台上,站了一会三体式,呼出一口长长的浊气。倚着栏杆,极目远眺,这里正好能看到维多利亚港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海上船只来往不断,真的是繁花似锦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内地人口流入香江,带来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当时的香江实业一片繁荣。

    数量最多的是门槛较低的纺纱厂,多达一万多家,一家几口再雇用几个帮工,便开起一个作坊来。香江制衣业的基础由此成型,产品在东南亚大受欢迎。

    规模稍次于纺织产业的,就是塑胶,李黄瓜就是靠做塑料花起家。香江生产的塑料制品遍布海内外。塑料花产业降温之后,香江企业开始转向为欧美生产塑料玩具等。

    除此之外,香江在金属、电子、油漆等制造业上,也混的风生水起。

    然而石油危机的爆发,使香江的初级加工制造业遭受了重重打击。纺织,塑料,金属这些支柱行业开始衰落,剩下还有优势的,只有玩具和成衣;幸好电子行业异军突起,生产的电子表在最高峰时一度占全球产量的80%。

    此时正是香江制造业的高光时刻。但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江制造业开始转移,生产端后移到内陆,只把销售端摆在这里。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顺利度过中东石油危机的香江,经济在1976年后开始全面复苏,香江本地生产总值增幅高达17.1%,由此揭开了香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高速发展的经济让它顺利的跻身于和南韩、台岛、星城并称的亚洲四小龙行列。

    香江的几大家族把握住时代的浪潮,乘上经济复苏的东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十本一利的制造业,把目光转向了更赚钱的房地产。

    香江成为亚太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后,吸引了大批国际金融资本涌入,香江地少人多的环境,决定了房地产是稀有资源。内部和外部的富余资本、人口膨胀、家庭结构的转变等因素极大地推动了香江房地产市场繁荣。

    从此香江的经济就被房地产所绑架,排名前50的大富豪中,有一半靠做房地产发家。也让香江变成了一个实业孱弱,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只有房地产和金融,最多加上依托内地的转口贸易支撑的城市。

    香江人,就生活在房地产商创造的商业生态网里,住着全球第一高房价的狭小房子,每月辛苦为地产商们工作,赚来的钱拿去给他们供楼还贷,在他们开的超市消费,为他们制造的商品买单。

    这对香江人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时谁也难以说清楚。

    “阿旷,看什么呢,这么入神?”谢家华进来,见状问道。

    “哦,看维多利亚港。”阎解旷指着前方道。

    “怎么样,比内地繁华吧?”

    “嗯!不过我在想,在繁华的表象下,香江的普通民众过得真比内地人民幸福吗?我看不见得吧!”

    谢家华一愣,思索了好一会,才想起他是来叫阎解旷吃饭的。